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兆轩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双拨号盘的密码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8529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5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双拨号盘的密码锁,包括具外壳、内壳及盖体的壳体,该外壳有容室及槽道,该内壳设在该外壳中且具缺槽,该盖体盖住该容室的开口;该锁栓组包含锁栓,该锁栓的一端延伸到该容室中且具卡栓凸部,该弹性件提供弹力使该锁栓朝该容室的相反方向移动;该第一盘组设在该容室中,包含一轴管及复数同轴并列在该轴管上的盘体,每一盘体的周缘具一缺口;该第一拨号盘位于该外壳的相反于开口的一侧且可使该第一盘组的复数盘体转动至使其上的缺口依序对正该缺槽;该第二盘组设在该容室中,包含轴及复数同轴并列在轴上的盘体,每一盘体的周缘具有一缺口;该第二拨号盘位于该第一拨号盘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不易被开启的良好防盗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码锁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不易被开启而具有良好防盗效果的具有双拨号盘的密码锁
技术介绍
一般的锁具分为电子式与机械式的两大类,其中电子式的锁具容易被扫描破解, 而机械式的锁具则没有这缺点。机械式的锁具又概分为钥匙锁与密码锁,其中,钥匙锁需要以一相匹配的钥匙才能将其开启,因此常会有忘记带钥匙而无法开启的情形发生,而密码锁则仅需记忆住密码便可轻易将其开启,所以不会有上述问题,而具有较佳的便利性。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密码锁其主要是利用拨动复数个拨号轮来控制该锁具的启闭,然而,由于每一个拨号轮皆只有O 9十个号码,而且其不论是顺转或逆转皆可达到开启的目的。因此,其密码的排列组合较少而会容易被轻易破解开启。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是针对上述现有密码锁在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被开启而具有良好防盗效果的具有双拨号盘的密码锁。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双拨号盘的密码锁,其中,包括一壳体,包含一外壳、一内壳及一盖体,该外壳具有朝一侧呈开口状的一容室及贯通到该容室的一槽道,该内壳在该容室内区隔出一第一槽室及一第二槽室,且其具有一缺槽,该盖体结合在该开口上以封住该第二槽室;一锁栓组,包含一锁栓及一弹性件,该锁栓可在该槽道中移动,该锁栓的一端延伸到该容室中且具有一卡栓凸部,该卡栓凸部可在该缺槽之中移动,该弹性件提供弹力并使该锁栓朝该容室的相反方向移动。一第一盘组,包含一轴管及复数同轴并列在该轴管上的盘体,该轴管的一端可转动地结合在该内壳上,另一端可转动地穿过该外壳的容室的封闭侧,该复数盘体位于该第一槽室中且可相互咬合旋转,每一盘体的周缘的一缺口可供该卡栓凸部在其中移动,其中一个盘体固定在该轴管上,其余盘体可相对该轴管旋转;一第一拨号盘,位于该外壳的相反于该容室的开口的一侧面上,且同轴地固定在该轴管上;一第二盘组,包含一轴及复数同轴并列在该轴上的盘体,该轴可转动地穿设在该轴管中,且一端延伸到该第二槽室中,另一端凸伸出该第一拨号盘外,该复数盘体位于该第二槽室中且可相互咬合旋动,每一盘体的周缘有一缺口可供该卡栓凸部在其中移动,其中一个盘体固定在该轴上,其余盘体可相对该轴旋转;以及一第二拨号盘,位于该第一拨号盘的外侧,且同轴地固定在该轴上进一步,该第一盘组及该第二盘组的每一个盘体的周缘具有复数凸纹,该壳体中具有一干扰弹片,该干扰弹片的至少一侧边顶抵在该盘体的周缘上。进一步,该第一盘组包含一第一盘体及一第二盘体,该第一盘体固定在该轴管上且具有一轴部,该第二盘体可转动地套在该轴部上,该第一、二盘体的相对盘面上分别设有相互拨动的两带动凸块;该第二盘组包含一第三盘体及第四盘体,该第三盘体固定在该轴上且具有一轴部,该第四盘体可转动地套在该轴部上,该第三、四盘体的相对盘面上分别设有可相互拨动的两带动凸块。进一步,该第一盘组包含一套在该第一盘体轴部上的垫圈,该垫圈隔在该第一、二盘体的盘面之间,该第二盘组亦包含一套在该第三盘体轴部上并隔在该第三、四盘体的盘面之间的垫圈。进一步,该弹性件为一压缩弹簧,其一端顶在该锁栓上,另一端顶在该内壳上。进一步,该外壳对应该第一拨号盘的一侧面上设有一对正记号,该第一拨号盘的盘面上设有一环数字标记,该第二拨号盘的盘面上设有一环数字标记。进一步,还包括有一锁杆,该外壳具有一贯通槽道的锁孔,该锁杆可供穿设于该锁孔中,且该锁杆上具有至少一个可供该锁栓卡入的卡槽。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通过该第一拨号盘便可连动该第一盘组的复数盘体转动,使各盘体的缺口依序对正该缺槽;通过该第二拨号盘便可连动该第二盘组的复数盘体转动,使各盘体的缺口依序对正该缺槽。当该第一、二盘组的所有盘体的缺口皆对正该缺槽时即允许该锁栓的卡栓凸部可在该缺槽及该些缺口中移动以达到开锁的目的。而且,欲使该第一盘组中的每一个盘体的缺口皆对正该缺槽的位置,仅能由该第一拨号盘右转或左转的对号方向与顺序完全正确时才能达成;同时,欲使该第二盘组中的每一个盘体的缺口皆对正该缺槽的位置,仅能由该第二拨号盘右转或左转的对号方向与顺序完全正确时才能达成;尤其是该第一、二拨号盘上具有较大的盘面可供设更多的号码(如100个),因此其密码的排列组合非常多,而不易被破解。所以其较现有密码锁结构更不易被开启而具有良好的防盗效果。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该第一盘组及第二盘组的每一个盘体的周缘具有复数凸纹,该壳体中具有一干扰弹片,该干扰弹片的至少一侧边顶抵于该盘体的周缘上。如此,当该盘体转动时该凸纹便会使该干扰弹片跳动而产生音声,进而使宵小无法由该盘体的转动听出其缺口的位置。因此能更进一步具有更佳的防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拨号盘与第一盘组的立体组装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拨号盘与第二盘组的立体组装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剖面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锁时锁栓与内壳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开锁时锁栓与内壳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的组合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的示意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中壳体1外壳10内壳11缺槽110盖体12干扰弹片13容室14第一槽室140第二槽室141槽道15锁孔16对正记号17锁栓组2锁栓20弹性件21卡栓凸部22第一盘组3轴管30第一盘体31凸纹310缺口311带动凸块312轴部313第二盘体32凸纹320缺口321带动凸块322垫圈33第一拨号盘4第二盘组5轴50第三盘体51凸纹510缺口511带动凸块512轴部513第四盘体52凸纹520缺口521带动凸块522垫圈53第二拨号盘6 锁杆7卡槽70机车锁8汽车锁9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的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双拨号盘的密码锁,包括一壳体1、一锁栓组2、一第一盘组3、一第一拨号盘4、一第二盘组5、一第二拨号盘6及一锁杆 7。其中该壳体1包含一外壳10、一内壳11、一盖体12及一干扰弹片13。该外壳10具有朝后侧呈开口状的一容室14,贯通到该容室10的一槽道15,及贯通该槽道15的一锁孔16, 该外壳10的前侧面设有一对正记号17。该内壳11位于该外壳10中且将该容室14内区隔出位于前侧的一第一槽室140及位于后侧的一第二槽室141,且该内壳11上对应该槽道 15处具有一缺槽110。该盖体12螺锁在该外壳10的容室14的开口中并供盖住该第二槽室141,且并以焊接的方式将其与该外壳10焊合。该干扰弹片13结合在该内壳11上,且具有至少一侧边延伸到该第一槽室140与该第二槽室141中。该锁栓组2包含一锁栓20及一弹性件21。该锁栓20可在该槽道15中移动,该锁栓20的一端延伸到该容室14中且具有一卡栓凸部22。该卡栓凸部22可在该缺槽110之中移动,且该卡栓凸部22的长度大于该槽道15。该弹性件21为一压缩弹簧,其一端顶在该锁栓20上,另一端顶在该内壳11上,该弹性件21可提供弹力使该锁栓20朝该容室14的相反方向移动。 该第一盘组3包含一轴管30、一第一盘体31、一第二盘体32及一垫圈33。该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轩刘友淳
申请(专利权)人:刘兆轩刘友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