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790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5 0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在一显示板上设有一触控面板叠层结构,所述触控面板叠层结构具有一铟锡氧化物导电塑料薄膜,且铟锡氧化物导电塑料薄膜的上方叠设有一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的上方叠设有一电极图案层,电极图案层由两平行的X侧电极与两平行的Y侧电极以矩形围绕于透明导电层表面周缘,上述电极图案层上方设有一素玻璃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可不需经过表面硬化层的处理,而能简化制作过程,以提高产率与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可减少电磁对透明导电层与电极图案层的干扰,从而提高其触控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叠层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科技蓬勃发展,信息商品的种类推陈出新,满足了大众不同的需求。早期显示器多半为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显示器,由于其体积庞大与耗电量大,而且所产生的辐射线对于长时间使用显示器的使用者而言,有危害身体的疑虑。因此,现今市面上的显示器渐渐将由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IXD)取代了旧有的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具有轻薄短小、低辐射与耗电量低等优点,也正因此而成为目前市场主流。再者,伴随着近年来由于面板生产制科技的快速跃进,已使触控面板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因此触控面板目前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一般的电子产品上,在这些电子产品上,触控面板被配置于电器的显示屏幕上使用,以便让使用者可进行交互式输入操作,而大幅改善人与机器的间沟通接口的亲善性,并提升输入操作效率。从技术原理来区别触控面板,其可分为电阻技术触控面板、电容技术触控面板、红外线技术触控面板、表面声波技术触控面板、电磁技术触控面板与光学技术触控面板等。其中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定位准确,但其价格颇高,且易因刮伤而损坏。红外线技术触控面板的价格低廉,但其外框易碎,容易产生光干扰,在曲面情况下易失真;而表面声波触控面板解决了以往触控式屏幕的各种缺陷,清晰抗暴,适于各种场合,缺点是面板表面的水滴、尘土会使触控面板变得反应迟钝,甚至不能工作。而近年来,受到智能型手机贴心的触控接口,使智能型手机有机会赢得更多人的青睐。而多点触控功能的出现,如iPhone、HTC等智能型手机,更引起了使用接口的新革命,从而大幅改善人与机器间沟通接口的亲善性,并提升输入操作效率,让用户能以直觉的方式使用该多点触控面板的电子产品。现有技术的触控型液晶显示器的结构,请参阅图1、图2,其包含有一显示板20与一触控面板10,其中触控面板10具有一透明基板11,透明基板11上方设有一透明导电层12,而透明导电层12上方设有一电极图案层13,该电极图案层13由围绕成矩形的两相对X侧电极131与两相对Y侧电极132形成于该透明导电层12的周缘部分,再者电极图案层13上方表面覆设有一绝缘保护用的硬化层14,其中透明基板11系选自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而透明导电层12可选自氧化铟锡膜andium Tin Oxide ;IT0)或氧化锑锡膜(Antimonydoped Tin Oxide ;ΑΤΟ),用以补偿该透明导电层12上的一电场的曲线分布,而硬化层14则选自二氧化硅(SiO2)等。而该触控面板10直接设置于显示板20的上方,当使用者经由手指或导体触碰触控面板10时,即可通过手指或导体触碰触控面板10的位置,所形成的不均勻电场,从而得知正确的手指或导体触碰触控面板10的位置,进而通过电路与作业软件使显示板20显示对应的工作。上述电容式触控板技术在运作架构上,系统会在ITO层产生1个均勻电场,当手指接触面板会出现电容充电效应,面板上的透明电极与手指间形成电容耦合,进而产生电容变化,控制器只要测量4个角落电流强度,就可根据电流大小计算接触位置。表面电容式技术虽然生产容易,但需进行校准工作,也得克服难解的电磁干扰(EMI)及噪讯问题。就环境因素而言,EMI是常见的设计难点,在讯号复杂的手机中,又显得更为困难;气候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不同的温度、湿度或下雨状况,都会影响触控感测的正确性。而上述电容式触控面板10在结构上最外层为一薄薄的二氧化硅硬化层14,硬度达到7H,第二层为透明导电层12,而最下层的透明基板11是为了遮蔽电磁波,以能在良好无干扰的环境下工作。但实际上,其硬化层14需经半导体的镀膜制作过程才能完成,且其均勻度要求高,因此制作不易、且成本高,再者其容易因厚度不足,而使触控面板10的透明导电层12与电极图案层13受到外在环境的温度、湿度或电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其感测的正确性,造成电流大小的输出有误,从而产生计算接触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所述显示器包含有一触控面板叠层结构与一显示板,所述触控面板具有一铟锡氧化物导电塑料薄膜(ΙΤ0Film),且铟锡氧化物导电塑料薄膜的上方叠设有一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的上方叠设有一电极图案层,电极图案层上方设有一素玻璃层(以保护触控面板不被刮伤,且能减少电磁干扰与噪讯问题等),以此构成一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通过铟锡氧化物导电塑料薄膜一侧表面叠设于显示板的上方。作为上述一种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铟锡氧化物导电塑料薄膜选自透明的的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薄膜。作为上述一种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极图案层在透明导电层的上、下边缘分设有一相对的X侧电极;所述电极图案层在触控面板叠层结构左、右边缘分设有一相对的Y侧电极,且X、Y侧电极的阻抗向同侧以等差或等比方式递增或递减布设,使触控面板叠层结构在同一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触点阻抗产生梯度,防止两个不同触点移动时电流互相抵销,供透过电流大小计算求得两个不同触点的位置。作为上述一种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极图案层选自导电性生物碳胶、银胶或其混合物。作为上述一种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素玻璃层选自透明的素玻璃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所述显示器包含有一触控面板叠层结构与一显示板,所述触控面板叠层结构具有一铟锡氧化物导电塑料薄膜,且铟锡氧化物导电塑料薄膜的下方叠设有一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的下方叠设有一呈矩形围绕的电极图案层,电极图案层下方表面设有一素玻璃层,以此构成一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通过素玻璃层的一侧表面叠设于显示板的上方。作为上述另一种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铟锡氧化物导电塑料薄膜选自透明的的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薄膜。作为上述另一种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极图案层在透明导电层的上、下边缘分设有一相对的X侧电极;所述电极图案层在触控面板叠层结构左、右边缘分设有一相对的Y侧电极,且x、Y侧电极的阻抗向同侧以等差或等比方式递增或递减布设,使触控面板叠层结构在同一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触点阻抗产生梯度,防止两个不同触点移动时电流互相抵销,供透过电流大小计算求得两个不同触点的位置。作为上述另一种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极图案层选自导电性生物碳胶、银胶或其混合物。作为上述另一种显示器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素玻璃层选自透明的素玻璃片。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叠层结构,可不需经过表面硬化层的处理,而直接使用素玻璃进行保护,其除能简化制作过程外,还可提高产率与降低制造成本,同时通过素玻璃的设计,还可减少电磁对透明导电层与电极图案层的干扰,提高其触控的准确性,且触控面板叠层结构还可反向设置,使触控面板叠层结构可通过素玻璃的一侧表面叠设于显示板上,从而增加其适应环境与应用上的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吴栋许治平邱启峰
申请(专利权)人:毅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