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欧氏几何的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的构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65536 阅读:26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4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基于欧氏几何的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的构造方法,步骤为:I、选取欧氏几何EG(m,ps),构造出K个稀疏矩阵,II、将K个矩阵作为子矩阵构造矩阵H,III、对于给定的码参数:行重1≤ρ≤K,列重1≤γ≤ps,构造阵列H的子阵列H(γ,ρ):IV、通过随机排列得到稀疏矩阵,可选门限(γ!)ρ-1>T≥104,随机排列T次得到T个稀疏矩阵,计算对应坦纳图中6环的个数;V、从中选择6环个数最少的一个作为LDPC码的校验矩阵,完成码的构造。所得LDPC码为(2550,1553),(5100,4103),(15345,11286)。本方法利用欧氏几何的结构特征,构造出不包含4环的QC-LDPC码,并可选6环最少的具有优良环分布及优异纠错性能的QC-LDPC码,适用于中国数字声音广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行业的信道编码
,具体为一种基于欧氏几何的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Quasi Cycli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QC-LDPC)的构造方法。
技术介绍
通信系统旨在将信息由信源高效、可靠地传送到信宿。有扰通信信道的噪声会对传输的信息产生干扰,从而可能降低通信的可靠性。所以,通信系统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在随机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而可靠地传输信息,其核心是通过增加冗余的方式,为将要发送的信息比特提供免疫能力以抵抗通信过程中噪声对信息的影响,信道编码技术就是为了保证通信可靠性。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C. E. Shannon在其开创性的权威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信道编码定理,给出了所谓通信的信道容量以表示信道传输能力的极限,此即aiarmon限。在其信道编码定理的指引下,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纠错能力尽可能接近^iannon极限,且编译码复杂度较低的可以实际应用的信道编码方案。低密度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码是一类能接近信道容量并且具有实用译码算法的线性分组码。LDP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原华王新梅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思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广东省深圳市电信] 2015年03月18日 10:29
    欧ōu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江苏淮安山西太原,内蒙古乌海,江西金溪、崇仁,广西田林,云南河口、陇川、泸水、兰坪,四川合江,青海西宁,湖南长沙,贵州遵义、贵州黔东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怒族、水族、瑶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傈僳族等多个民族有此姓。汉代有欧宝,平都人;宋代有欧庆,乾德人,永春知县;明代有欧大,顺德人,国子博士。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