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海英专利>正文

一种两轮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4553 阅读:5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17:50
一种两轮滑轮,包括外架、升降架、内架、第一支承轴、第二支承轴以及两个滑动轮,所述第一支承轴、第二支承轴安装于外架上,所述升降架装置于外架内并与第一支承轴、第二支承轴配合连接,该升降架上设有一内架安装轴,所述内架装置于升降架内并与内架安装轴配合连接,所述两滑动轮安装于内架的两侧,所述外架的一侧设有用于调节升降架位置的调节装置。由于在外架内安装了升降架和内架,所述内架安装于升降架上,所述升降架安装于外架上,所述外架上设有两根支承轴用于支承升降架和内架,所述两根支承轴能分担滑轮所承受的重量,有效的避免现有两轮滑轮由一根支承轴支承内架,所述支承轴由于承受压力过重导致变形甚至损坏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门窗五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轮滑轮
技术介绍
滑轮是一种常用的门窗五金件,广泛应用于门窗特别是质量较大的门窗之上。上述门窗一般由铝合金型材制成,所述门窗安装于门窗框上,所述滑轮安装于门窗的下部,该滑轮的与门窗框接触连接。安装可滑轮以后,所述门窗就可通过滑轮在门窗框上移动,移动的顺滑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不仅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而且可以减少门窗与门窗框之间的磨损。两轮滑轮是市场销售最多的滑轮之一。现有的两轮滑轮包括一外架、一内架以及两只滑动轮,所述两只滑动轮安装于内架上,所述外架上设有一根支承轴,所述内架设置于外架内并安装在支承轴上,所述两轮滑轮还设有一用于调节内架位置的调节装置。上述两轮滑轮虽然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两轮滑轮上只设有一根支承轴,所述滑动轮分设于支承轴的两侧,所述门窗的重量通过支承轴承转移到两只滑动轮并通过滑动轮转移到门窗框承担,由于所述一根支承轴要承担整个门窗的重量,承受的压力过大,因此其容易受压变形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滑轮,旨在解决现有滑轮支承轴承受压力过大,容易受压变形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两轮滑轮,包括外架、升降架、内架、第一支承轴、 第二支承轴以及两个滑动轮,所述第一支承轴、第二支承轴安装于外架上,所述升降架装置于外架内并与第一支承轴、第二支承轴配合连接,该升降架上设有一内架安装轴,所述内架装置于升降架内并与内架安装轴配合连接,所述两滑动轮安装于内架的左右两侧,所述外架的一侧设有用于调节升降架位置的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内架安装轴位于第一支承轴与第二支承轴之间。其中,所述升降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升降孔和第二升降孔,所述第一升降孔、 第二升降孔与第一支承轴、第二支承轴配合连接,该第一升降孔和第二升降孔均为腰形斜孔。其中,所述第一升降孔和第二升降孔的倾斜度为45度,该第一升降孔和第二升降孔的倾斜方向一致。其中,所述两滑动轮可转动的安装于内架上,所述内架安装轴位于两滑动轮之间。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调节螺丝、垫片和调节螺母,所述垫片安装在外架一端的内壁上,所述调节螺母安装在调节架一端的内壁上,所述调节螺丝上开设有一调节螺丝凹槽,所述垫片上开设一垫片凹槽,所述调节螺丝穿过外架、调节架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螺丝凹槽卡接在垫片凹槽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承轴、第二支承轴以及内架安装轴均为铆钉制成。其中,所述滑动轮两侧分别设有滑动轮垫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由于在外架内安装了升降架和内架,所述内架安装于升降架上,所述升降架安装于外架上,所述外架上设有两根支承轴用于支承升降架和内架,所述两根支承轴能分担滑轮所承受的重量,有效的避免现有两轮滑轮由一根支承轴支承内架, 所述支承轴由于承受压力过重导致变形甚至损坏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轮滑轮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轮滑轮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轮滑轮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轮滑轮的仰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轮滑轮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轮滑轮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轮滑轮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两轮滑轮,所述两轮滑轮一般安装于铝合金门窗(图中未示出)的下部,且该两轮滑轮滑动装置于门窗框(图中未示出)上,所述门窗的重量通过两轮滑轮传递到门窗框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轮滑轮的底部设有滑轮安装孔14,所述两轮滑轮通过滑轮安装孔14安装到铝合金门窗上。请参阅图1-7,所述两轮滑轮包括外架1、升降架2、内架3、第一支承轴12、第二支承轴13以及两个滑动轮4、41 ;所述第一支承轴12、第二支承轴13安装在外架1上,所述升降架2装置于外架1内并与第一支承轴12与第二支承轴13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架2的中部设有内架安装轴33,所述内架安装轴33位于第一支承轴12与第二支承轴13之间。所述内架3装置于升降架2内并与内架安装轴33配合连接,所述两滑动轮4、41分别安装于内 3的两侧。所述外架1的一侧还设有用于调节升降架2位置调节装置。请参阅图1-7,所述升降架2上设有第一升降孔21和第二升降孔22,所述第一升降孔21、第二升降孔22与第一支承轴12、第二支承轴13配合连接;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支承轴12、第二支承轴13分别穿过第一升降孔21和第二升降孔22将升降架2限定在外架1 上,所述升降架2可在第一升降孔21和第二升降孔22的范围内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升降孔21和第二升降孔22为腰形斜孔,该第一升降孔21和第二升降孔22与两轮滑轮之间的夹角a为45度,第一升降孔21和第二升降孔22的倾斜方向一致,倾斜方向均是由右向左倾斜。请参阅图1-7,所述内架3上设有3个内架安装孔,分别为内架安装孔34、内架安装孔35以及内架安装孔36,所述内架安装孔34、内架安装孔35以及内架安装孔36均为圆孔,所述内架安装轴33穿过内架安装孔35将内架3安装在升降架2上;所述内架3上设有滑动轮安装轴31、33,所述滑动轮安装轴31、33穿过内架安装孔34、36将滑动轮4、41安装在内架3上。由于所述内架安装轴35安装于两滑动轮4、41之间,因此所述内架3能以内架安装轴33为中心转动。所述滑动轮4、41以滑动轮安装轴31、33为中心转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由于在外架1内安装了升降架2和内架3,所述内架3安装于升降架2上,所述升降架2安装于外架1上,所述外架1上设有两根支承轴12、13用于支承升降架2和内架3,所述两根支承轴12、13能有效的分担门窗的重量,有效的避免现有两轮滑轮由一根支承轴支承内架,所述支承轴由于承受压力过重导致变形甚至损坏情况发生。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调节螺丝5、垫片52和调节螺母54, 所述垫片52安装在外架1 一端的内壁上,所述调节螺母M固定安装在调节架2 —端的内壁上,所述调节螺丝5上开设有一调节螺丝凹槽51,所述垫片52上开设一垫片凹槽53,所述调节螺丝5穿过外架1、调节架2与调节螺母M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丝凹槽51卡接在垫片凹槽53上。具体来说,调节螺丝5穿过外架1开设的安装孔11以及调节架2开设的安装孔23 与调节螺母讨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丝5上设有一调节螺丝凹槽51,所述调节螺丝凹槽51 卡接于垫片凹槽53上。由于垫片凹槽53卡住螺丝凹槽51,因此所述调节螺丝5只能在垫片凹槽53内转动,又由于调节螺丝5与调节螺母M螺纹连接,因此转动调节螺丝5时,所述调节螺丝5推动调节螺母M以及调节架2在内架1内左右移动。顺时针旋转调节螺丝5,所述调节螺丝5推动调节螺母M以及调节架2向外架的右侧移动,由于所述调节架2上设有的第一升降孔21、第二升降孔22均为腰型斜孔,并且其倾斜方向一致(均是由左向右倾斜),因此所述调节架2会向外架1的底部移动,当所述第二支承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马海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