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克斌专利>正文

智能点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1754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点滴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智能点滴器,它的上部是储药盒,下部是机体盒,储药盒和机体盒通过隔板隔开,它包括限流控制器、液晶显示屏、键盘、红外监控器、电机及控制电路,通过键盘对输液速度进行设定,通过红外监控器对输液过程进行监控,并反馈给控制电路,进而通过电机控制限流控制器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并达到设定值,实现自动、精确地调节点滴速度的目的,又具有报警功能,对点滴异常状况、点滴完毕等做出报警;具有结构紧凑、携带方便等特点,可用于野外救护;还具有血压、心率测量功能,方便了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基本状况。(*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点滴器。
技术介绍
打点滴又名输液或者挂水,是指由静脉滴注的方式往人体内输入大剂量(一次给药在IOOml以上)注射液的一种给药治疗方法,通常将药水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使用时通过夹在一次性输液器的手动调速器来调整点滴滴速,使药液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药物等。目前用于点滴多为重力式点滴,即将液袋或者液瓶悬挂在固定的架子上,使液体由于自然重力而滴下进入血液中。而点滴速度则依靠调节夹在一次性输液器上的手动调速器来调节,点滴速度的调节只能凭借医护人员的经验,而无法实现精确控制,且点滴速度往往随着针头相对药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点滴速度在整个点滴过程中往往不容易得到稳定。由于液袋或者液瓶需悬挂在固定的架子上,移动性差,当病人想上厕所时,需要有人帮其将药瓶举高随行,很不方便。目前点滴过程的监护方式依然采用人工监护,当发现点滴结束或点滴过程异常时,需要按动设置于病床附近的报警按钮来通知处于医护室中的医护人员前来处理。由于点滴过程较枯燥,病人或陪同人员容易打瞌睡,无法及时发现点滴结束或点滴过程出现的异常状况而出现事故。当患者独自一人进行点滴时,尤其是重症病人,其独立按动报警按钮发出报警是十分困难甚至不可能完成的,增加病人及家属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点滴设备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自动、精确地调节点滴速度的智能点滴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点滴器,其要点在于,它的上部是储药盒,下部是机体盒,储药盒和机体盒通过隔板隔开,它包括限流控制器、液晶显示屏、键盘、 红外监控器、电机及控制电路,通过键盘对输液速度进行设定,通过红外监控器对输液过程进行监控,并反馈给控制电路,进而通过电机控制限流控制器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并达到设定的范围内,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开关P、开关Q、开关A、开关B、开关C、电机控制电路、 供电线路、单片机M,开关P、开关Q、开关A、开关B、开关C、限流控制器、液晶显示屏、键盘、 红外监控器、滴斗凹槽在其外部,机体盒内部有电机、电机控制电路、供电线路,单片机M,电机与限流控制器相连,电机控制电路主要由Jl继电器、J2继电器、J3继电器组成,开关A、 开关B、开关C均为复合式微动行程开关,包括一个动断触点和一个动合触点,开关P、开关Q 为动断式微动行程开关,开关A—端连接供电线路,另一端连接开关C,开关C另一端的动断触点接Jl继电器线圈电路,动合触点接上盖指示灯电路,两电路汇合后接在开关B上,开关 B另一端与供电线路相接,开关P、J3继电器线圈、J2继电器常闭触点、键盘的按键五组成一个串联电路,Jl继电器常开触点与J2继电器常闭触点、键盘的按键五并联,开关Q、J2继电CN 202185019 U说明书2/8页器线圈、J3继电器常闭触点、键盘的按键六组成另一串联电路,两串联电路并联后接在供电线路上,电机两端均连接有一个J 2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一个J3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其中一端的J2继电器常开触点与供电线路接地端相连,J3继电器常开触点与供电线路电源端相连,另一端J2继电器常开触点与供电线路电源端相连,J3继电器常开触点与供电线路接地端相连,红外监控器装于滴斗凹槽中,电机控制电路、红外监控器、键盘均连接在单片机M 上,单片机M的输出端主要分两路,第一路接在J 3继电器线圈与J2继电器常闭触点之中, 第二路接在J3继电器常闭触点与键盘的按键六之中,液晶显示屏与红外监控器相连。本技术专利的突出特点在于,通过电机、红外监控器、限流控制器和控制电路组成一反馈系统对点滴器的输液速度进行控制,实现自动、精确地调节点滴速度的目的,在手动调节模式中,它能精确地手动调控点滴速度,在自动调节模式中,当点滴出口(针头) 高于或者低于本仪器时,正常点滴速度就会偏慢或者偏快,本仪器就会自动将它调节到设定的范围内。本技术的机体盒内部设有报警装置,机体盒外部设有通信插口,报警装置的输入端与单片机M相连,报警装置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穿过机体盒和通信插口相连,另一路接在Jl继电器线圈与开关C之间。当系统自动检测到点滴过程结束或者出现异常状况时,可立即关闭点滴管路,发出声音报警以提醒患者和医护人员,并通过电缆直接将报警信息传送给医护室,以便医护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这样当点滴出现异常状况或点滴结束时,患者不需要亲自按动报警按钮通知医护室的医护人员,即本技术可以代替人工而自动、直接地向医护室发送报警信息,减少了信息传输的中间环节,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的机体盒内部装有充气泵、液袋与液瓶的切换阀、空气过滤器、单向阀、压力传感器、排气阀、单片机N、输液管进气口、电池,机体盒外部有电池指示灯,储药盒中装有气囊,排气阀的控制部分一端与供电线路相连,另一端与开关A相连,充气泵的输出管上接有排气阀、压力传感器,充气泵的输出管穿过隔板与气囊相连,气囊的出气管上接有切换阀,切换阀、空气过滤器、单向阀顺序相连并穿过隔板连接输液管进气口,压力传感器连接在单片机N上,充气泵控制部分一路连接在单片机N上,另一路接在键盘的按键四上, 电池指示灯与电池相连。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具有一套智能气压调节系统,使得储药盒中的液瓶、液袋始终处于稳定的压力环境中,液瓶、液袋的出液靠气囊中的气压的作用,而不是药液自身重力的作用,克服了传统的重力式点滴器对液瓶、液袋放置高度的限制,配合上点滴速度调节系统和电池(用作移动电源),使得该点滴器具备了便携性,患者可自行随身携带该点滴器并且放置在如地上,床头柜,担架边上等任意位置,点滴速度始终能保持稳定。本技术的机体盒内部设有震动传感器,震动传感器与单片机N相连,单片机N 与液晶显示屏相连,机体盒外部设有血压、脉搏测量插口,血压、脉搏测量插口穿过机体盒的壳体后分成两路,一路连接震动传感器、另一路连接压力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用作脉搏传感器,调用压力传感器作为血压传感器,单片机N作为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使得该点滴器具有血压、脉搏测量功能。本技术的机体盒在滴斗凹槽所在侧面装有一个面门,面门与机体盒铰接,开关P、开关Q、开关A、开关B、开关C在面门上,面门上有面门指示灯、开关X、面门按钮、闭门勾、视窗,开关X —端与供电线路相连,另一端分成两路,一路接在开关P上,另一路接在开关Q上。本技术将一次性输液器的输液管路放置于机体盒内部,并且在面板上相对应于滴斗的部位开了一个视窗,封闭式结构使得该专利技术在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 不用担心因空气、环境的污染混入药液中进入人体,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视窗直观看出滴斗中滴液的状况。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既能精确地手动调控点滴速度,又具有智能监控功能的智能点滴器,它可自动、精确地将点滴速度稳定在设定范围内,并对点滴异常状况、点滴完毕等做出报警;还具有结构紧凑、携带方便等特点,可用于野外救护,具有血压、 脉搏测量功能,方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基本的身体状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1。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2。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1储药盒 2机体盒 3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克斌
申请(专利权)人:叶克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