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6160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钻孔装置,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支架上,第一步进电机通过直线位移装置与外壳连接,外壳与第二步进电机固定连接,外壳以及第二步进电机滑动配合在支架上;外壳上设有一个用于设置钻孔参数的键盘;外壳上内设有一个与键盘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连接于控制器输出端的驱动放大器,该驱动放大器将来自于控制器的脉冲频率进行放大;以及连接于驱动放大器输出端的第二步进电机,该第二步进电机接收来自于驱动放大器的脉冲信号后按实际的脉冲数量进行工作,第二步进电机输出端通过连接杆与钻头连接;第一步进电机与所述驱动放大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按照预定的参数进行钻孔,使假体安装在孔后的稳定性得到保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髋关节有多种常见疾病及外仿,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严重的能白骨折等。这些疾病最终常需进行人工破关节置换手术以解除病痛。现这种治疗方法已在我国县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人工破关节置换术是用金属假体替换已病变的股骨头颈,有时包括髋白。此手术操作的关健步骤是股骨上端髓腔扩大后置入假体。在手术中,假体的规格是相对固定的,髓腔扩大后的内腔形状与假体合适,可以使假体获得较大的稳定度,对防止假体早期松动、下沉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普通髓腔扩大锉扩大髓腔,该扩大锉通常为一面略带弧形的直杆,靠锤敲及手用力锉动来锉出股骨内腔,不能准确地控制锉出腔体的参数,使得假体安装后增加了假体松动下沉的发生率,同时,利用普通髓腔锉扩大髓腔平均耗时约1 小时,有的长达2小时,费时费力,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这种操作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一般没有经验的医生所用时间更长,更增加了病人纳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钻孔装置,它能按照预定的参数进行钻孔,使假体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德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