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6050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3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筒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滚筒的辊芯外包覆耐酸碱橡胶包覆层,所述耐酸碱橡胶包覆层包括以下组份及重量份:氯丁胶70、天然胶30、硫化剂8~10、促进剂0.3~1、活性剂1~2、补强剂40~70、增塑软化剂10~15、防老剂3~4、专用配合剂10~25。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胶料制备、辊芯处理、成型、硫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该耐酸碱橡胶包覆层通过采用新配方的材料制备,能长时间在酸碱浴液作用下保持原本物理机械性能,从而使输送机滚筒能够长时间在酸碱及化学药品环境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机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普通滚筒橡胶包覆层不能在酸碱,盐洛液等化学品中工作,当普通滚筒橡胶包覆层在接触酸碱、盐洛液药品时造成腐蚀,引起橡胶的溶胀,发生橡胶分子断裂、解聚以及配合剂的分解、溶出等现象,致使它的机械强度、物理性能突显下降,橡胶层逐渐发粘、氧化、变硬、脆化、裂口等,受臭氧攻击而产生龟裂,以至腐蚀完全失去工作能力。随着工业化生产不断发展,要求滚筒使用范围用途越来越广,对耐化学药品滚筒的要求也越发凸显,此配方研制成功,填补了这一空白,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途十分广阔。经检索发现,中国为带式输送机橡胶滚筒及其制作方法,申请号 200710053813.7申请日2007年1月8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橡胶滚筒,包括滚筒轴和滚筒钢管,在滚筒轴上过盈套装由一个以上废轮胎橡胶圈组成的外表面开成弧形的耐磨缓冲层。该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带式输送机橡胶滚筒的制作方法。利用废轮胎橡胶圈制造的耐磨滚筒、缓冲滚筒、梳形滚筒、锥形调心滚筒、摩擦调心滚筒和橡胶调心滚筒。在保证滚筒密封性能有的前提下,在滚筒钢管或轴上套装废轮胎橡胶圈,制造的耐磨滚筒、缓冲滚筒、梳形滚筒、锥形调心滚筒、摩擦调心滚筒和橡胶调心滚筒。检索中还发现,中国技术专利短纤维增强橡胶缓冲滚筒,申请号 200820015355.8申请日2008年8月30日,该专利涉及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短纤维增强橡胶缓冲滚筒,特征是在滚筒筒芯的表面整体模压硫化有短纤维增强橡胶层,短纤维增强橡胶层与滚筒筒芯为整体结构。所述的短纤维增强橡胶层为沟槽与突起相间的环形或螺旋形。虽然以上的技术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使滚筒在防腐蚀、防锈蚀、耐磨损、耐冲击、 耐老化、抗撕裂等方面带来改善,但是这些技术仍然没有解决滚筒长时间在酸碱化学药品中同时又涉及高温、低温环境中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输送机。该耐酸碱橡胶包覆层通过采用新配方的材料制备,能长时间在酸碱浴液作用下保持原本物理机械性能,从而使输送机滚筒能够长时间在酸碱及化学药品环境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滚筒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所述滚筒的辊芯外包覆耐酸碱橡胶包覆层,所述耐酸碱橡胶包覆层包括以下组份及重量份氯丁胶70、天然胶30、硫化剂8 10、促进剂0. 3 1、活性剂1 2、补强剂40 70、增塑软化剂10 15、防老剂3 4、专用配合剂10 25。优选的,所述硫化剂为氧化镁、氧化锌和硫黄;所述促进剂为1,2亚甲基硫脲和二硫代二苯并噻唑。优选的,所述活性剂为硬脂酸。优选的,所述补强剂为高定伸半补强炉黑和/或混气炭黑。优选的,所述增塑软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辛)酯和固体古马隆。优选的,所述防老剂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N-环己基-N'-苯基对苯二胺和石蜡。优选的,所述专用配合剂为硫酸钡和/或陶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滚筒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胶料制备按所述的各组份及重量份备料;再分别进行氯丁胶、天然胶塑炼;将塑炼后的氯丁胶和天然胶一起投入密炼机中混合3min,然后依次投入氧化镁、防老剂和硬脂酸;补强剂、专用配合剂和增塑软化剂;搅拌后再分次加入氧化锌、促进剂和硫黄进行混炼,混炼均勻后排胶,排胶温度110°C ;最后在开炼机上出片,停放冷却待用;第二步,辊芯处理打毛刺除锈后用汽油或丙酮清洗油污;干燥后涂胶粘剂、刷胶浆,完全干燥后待用;第三步,成型将上述第一步中制得的冷却待用的胶料在开炼机上热炼,精炼出片;在第二步中处理好的辊芯上用机械法加压包胶成型;第四步,硫化采用直接蒸汽内控压力硫化罐登峰式硫化方法对第三步中在辊芯上包胶成型的胶料硫化处理,硫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一段115°C,60min 90min ;二段 125°C,60min 90min ;三段 133°C,90min 120min ;四段 144°C,60min 150min ;五段 149 151°C,60min 150min ;接着闷罐60min后出罐。优选的,第一步中,所述氯丁胶塑炼方法为辊温30 35°C,辊距先以5mm通过4 次,使该胶受热压软,再以3mm辊距通过4次,接着用Imm辊距薄通lOmin/lOkg,最后以5 6mm下片,放置8小时以上待用;所述天然胶塑炼方法为生胶在16时开炼机上进行分段薄通塑炼,辊距1mm,滚筒温度为45 50°C,每段塑炼后停放8小时以上再进行下段工序,塑炼可塑度为0. 38 0. 45,最后放置8小时以上待用。优选的,第三步中,所述精炼出片为分层出片,单片厚度为3 4. 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胶料加工过程中采用了最精湛的塑混炼工艺,严格控制和掌握开炼机和密炼机的操作过程,把握塑混炼温度和胶料可塑性以及加料顺序;严格执行粘合剂粘合工艺和胶料贴合工艺;在硫化过程中采用直接蒸汽内控压力硫化罐设备,采用科学的登峰式,从低温到高温的硫化方法,准确掌握硫化时间,根据滚筒大、小和橡胶层厚度给330min 到600min不等合适的硫化时间,严密掌握和控制硫化工艺“三要素”,使生产出来的滚筒橡胶包覆层达到最佳硫化点,也是对耐酸碱滚筒的经久耐用起到重要作用。2、本专利技术的滚筒橡胶包覆层能在长时间酸碱中并在寒热老化作用下保持原来的物理机械性能,并能正常使用,有效地解决了普通滚筒所不能使用的缺陷,填补了我国的冶金、矿山、码头等使用输送机上用耐酸碱滚筒的空白,同时满足了用户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制造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但是以下的内容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验例1 6实施例1 6中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材料为以氯丁胶与天然胶并用为主体的耐酸碱胶料,包括氯丁胶,天然胶,硫化剂,促进剂,活性剂,补强剂,增塑软化剂,防老剂,专用配合剂;实施例1 6中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材料中各组份及用量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 6的组份及用量(kg)权利要求1.一种滚筒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辊芯外包覆耐酸碱橡胶包覆层,所述耐酸碱橡胶包覆层包括以下组份及重量份氯丁胶70、天然胶30、硫化剂8 10、促进剂0. 3 1、活性剂1 2、补强剂40 70、增塑软化剂10 15、防老剂3 4、专用配合剂10 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剂为氧化镁、氧化锌和硫黄;所述促进剂为1,2亚甲基硫脲和二硫代二苯并噻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剂为硬脂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剂为高定伸半补强炉黑和/或混气炭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软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辛酯和固体古马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为2,2, 4-三甲基-1,2- 二氢化喹啉、N-环己基-N'-苯基对苯二胺和石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的耐酸碱橡胶包覆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莹青钟普查梅松桂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盛运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