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式自锁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040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3 17:14
一种拉式自锁螺栓,涉及一种自锁螺栓,螺杆(7)由杆体的中部穿孔(3)下部穿入,所述螺母(1)与螺杆(7)的上端丝接,由锥形块(9)形成对中部穿孔(3)下部的胀紧,其中所述防转动凸起(8)对应胀缩槽(5);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旋拧旋拧端,使得旋拧端下部的外螺纹与工件另一侧的螺母丝接,然后由所述螺杆下部的锥形块迫使杆体下部的胀缩槽变宽,而后使外螺纹膨胀与螺母实现锁紧,需要拆下本发明专利技术时首先旋拧所述螺母,使锥形块解除对扩孔的压力,使用中在螺杆与扩孔内注入具有一定浓稠度的机油,可起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锈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锁紧效果优于现有自锁螺栓,可以确保铁路的行车安全,有效地防范了螺栓脱落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式自锁螺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 螺栓,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高铁桥梁围栏或铁路铁轨护板钢板活机车车辆上使用的内拉式自锁螺栓。
技术介绍
公知的,铁路运输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由于铁路运行中的震动效应,所使用的各种零部件需经过相关部门进行大量的实验并通过运行考核,以便确认其安全性、耐久性和稳定性;其中螺栓的使用量极其巨大,市售的自锁螺栓种类较多,大多通过在螺栓的外螺纹上设置锁紧机构,也有使用弹簧片或橡胶形成锁紧“自锁”,但其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很多自锁螺栓长期受到风雨侵蚀和震动,弹簧片便会出现疲劳而失去自锁功能,尤其是橡胶一旦疲劳或老化便没有任何自锁功能,外螺纹上设置锁紧机构的自锁螺栓受到雨水侵蚀后锈迹以及灰尘的堵塞也会出现自锁功能丧失现象,并且无法察觉;例如国家计委安排的重点产业化项目,由12个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共同完成的“中华之星”列车,退出铁路的主要原因是检修中,铁道部发现某螺栓松动的安全隐患;以及国内的很多机车车辆出轨事故源自螺栓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式自锁螺栓,本专利技术利用了锥形块对杆体下部内的扩孔顶紧作用,使得本专利技术拧紧后由外螺纹产生膨胀,实现自锁锁紧,确保了铁路行车安全,防范了螺栓脱落引发的紧固件脱落的发生。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式自锁螺栓,包括螺栓、螺母和锁紧杆,所述螺栓上部设置为旋拧端,在旋拧端下部杆体外缘面为外螺纹,由旋拧端上端面至杆体下端面设有贯通的中部穿孔,在中部穿孔下部至下口端设有至少一个胀缩槽,所述胀缩槽外部贯通至杆体外缘面的外螺纹上;所述锁紧杆包括螺杆和锥形块,在螺杆的下端设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型结构,在圆锥台型结构的锥形块外缘面上设有与胀缩槽相同数量的防转动凸起,所述防转动凸起的宽度小于胀缩槽;螺杆由杆体的中部穿孔下部穿入,所述螺母与螺杆的上端丝接,由锥形块形成对中部穿孔下部的胀紧,其中所述防转动凸起对应胀缩槽。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在中部穿孔的下端设有扩孔。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中部穿孔内的螺杆与中部穿孔为间隙配合。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所述旋拧端的外缘为多角形。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旋拧端的所述多角形包括六角形和四角形。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所述螺母的外缘为多角形。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螺母的所述多角形包括六角形和四角形。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在螺母与旋拧端之间的螺杆上套有弹簧。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拉式自锁螺栓,本专利技术通过旋拧旋拧端,使得旋拧端下部的外螺纹与工件另一侧的螺母丝接,然后由所述螺杆下部的锥形块迫使杆体下部的胀缩槽变宽,而后使外螺纹膨胀与螺母实现锁紧,其中所述胀缩槽设置为三个较佳,但是最好不超过六个,需要拆下本专利技术时首先旋拧所述螺母,使锥形块解除对扩孔的压力,使用中在螺杆与扩孔内注入具有一定浓稠度的机油,可起到本专利技术的防锈作用;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锁紧效果优于现有自锁螺栓,可以确保铁路的行车安全,有效地防范了螺栓脱落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中部穿孔和扩孔结构示意在图中1、螺母;2、旋拧端;3、中部穿孔;4、外螺纹;5、胀缩槽;6、扩孔;7、螺杆;8、防转动凸起;9、锥形块;10、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参考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的组合方式。结合附图1、2或3中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包括螺栓、螺母1和锁紧杆,所述螺栓上部设置为旋拧端2,所述旋拧端2的外缘面为多角形,旋拧端2的所述多角形包括六角形和四角形,本专利技术优选六角形,在旋拧端2下部杆体外缘面为外螺纹4,由旋拧端2上端面至杆体下端面设有贯通的中部穿孔3,在中部穿孔3的下端设有扩孔6,在中部穿孔3下部至下口端扩孔6上设有至少一个胀缩槽5,所述胀缩槽5外部贯通至杆体外缘面的外螺纹4 上;所述锁紧杆包括螺杆7和锥形块9,在螺杆7的下端设有锥形块9,所述锥形块9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型结构,在圆锥台型结构的锥形块9外缘面上设有与胀缩槽5相同数量的防转动凸起8,所述防转动凸起8的宽度小于胀缩槽5 ;螺杆7由杆体的中部穿孔3下部穿入, 中部穿孔3内的螺杆7与中部穿孔3为间隙配合,所述螺母1与螺杆7的上端丝接,螺母1 的外缘为多角形,螺母1的所述多角形包括六角形和四角形,本专利技术优选六角形螺母1,在螺母1与旋拧端2之间的螺杆7上套有弹簧10,由螺杆7下端的锥形块9形成对中部穿孔 3下部的胀紧,其中所述防转动凸起8对应胀缩槽5。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主要使用在道轨护板或车辆、桥梁的板体与板体连接中,其中在外螺纹4上丝接的螺母应当在拧紧后外螺纹4不露出螺母为宜,或使用双螺母旋拧在外螺纹4上;使用时将螺杆7由杆体下部的扩孔6穿入中部穿孔3,由螺母1与螺杆7旋拧连接,其中在螺杆7上套接弹簧10,所述弹簧10为“C”形结构,所述锥形块9上的防转动凸起8与胀缩槽5对应,然后将本专利技术穿入连接件的孔中,在连接件的另一侧利用螺母与外螺纹4丝接并拧紧,然后旋拧所述螺母1,这时在螺母1的拉动下,所述锥形块9开始上升并且使胀缩槽5张开,迫使下部的胀缩槽5变宽,外螺纹4的下部开始向外受力,夕卜螺纹4的下端便与螺母锁紧;在拆卸本专利技术时首先旋拧松动并卸下来螺母1,使得锥形块9 失去了对扩孔6的压力,然后通过旋拧端2便可卸下本专利技术,如若锥形块9与扩孔6连接较为牢固,通过锤击螺杆7的上端。本专利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为了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权利要求1.一种拉式自锁螺栓,包括螺栓、螺母(1)和锁紧杆,其特征是所述螺栓上部设置为旋拧端(2),在旋拧端(2)下部杆体外缘面为外螺纹(4),由旋拧端(2)上端面至杆体下端面设有贯通的中部穿孔(3),在中部穿孔(3)下部至下口端设有至少一个胀缩槽(5),所述胀缩槽5外部贯通至杆体外缘面的外螺纹(4)上;所述锁紧杆包括螺杆(7)和锥形块(9),在螺杆(7)的下端设有锥形块(9),所述锥形块(9)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型结构,在圆锥台型结构的锥形块(9)外缘面上设有与胀缩槽(5)相同数量的防转动凸起(8),所述防转动凸起 (8)的宽度小于胀缩槽(5);螺杆(7)由杆体的中部穿孔(3)下部穿入,所述螺母(1)与螺杆 (7)的上端丝接,由锥形块(9)形成对中部穿孔(3)下部的胀紧,其中所述防转动凸起(8)对应胀缩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其特征是在中部穿孔(3)的下端设有扩孔(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其特征是中部穿孔(3)内的螺杆(7)与中部穿孔(3)为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其特征是所述旋拧端(2)的外缘为多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其特征是旋拧端(2)的所述多角形包括六角形和四角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其特征是所述螺母(1)的外缘为多角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其特征是螺母(1)的所述多角形包括六角形和四角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式自锁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付吴荣锋乔亚宁宋晓容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