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国源专利>正文

过滤网强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91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加强滤纸的贴紧密合,防止铁屑掉落的过滤网强固结构,主要于滤屑机的一端枢接有一滤纸筒以输送滤纸,且滤屑机内部两侧适当位置处各具有一径向的转轮,该径向转轮的两侧边预设位置处设有一连接滤屑机两侧的支杆,该两支杆的外缘绕设有与转轮下缘形成凹弧状的链条,另该转轮与滤纸筒间设有连接滤屑机两侧的第一夹杆,且该第一夹杆与链条外缘对应于转轮处绕设有一钢线,而该第一夹杆于绕设钢线处的外缘凹设有一缺口,并通过滤纸筒的滤纸绕设第一夹杆后设于钢线的上缘与转轮的下缘,以供过滤铁屑及杂质。从而,能防止铁屑及杂质越过转轮掉落,以达良好的过滤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网强固结构,尤指一种于链条与转轮间设有钢线,能加强滤纸的贴紧密合,可防止铁屑掉落的过滤网强固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滤屑机,如图5、图6所示,主要于滤屑机30的一端枢设有一滤纸筒31以输送过滤纸311,且滤屑机30内部两侧适当位置处各设有一径向的转轮32,该径向转轮32的两侧边预设位置处设有一连接滤屑机30两侧的支杆33,该两支杆33的外缘绕设有与转轮32下缘形成凹弧状的链条34,并通过滤纸筒31的过滤纸311绕设转轮32的下缘,以过滤铁屑及杂质35;据此,当含有铁屑及杂质35与水的液体由滤屑机30内流动至过滤纸311上时,铁屑及杂质35与水会被过滤纸311过滤,使得铁屑及杂质35留于过滤纸311上,而水则由过滤纸311的下方流下而被储存于集水筒中;然而,传统的过滤网结构,因转轮32压着过滤纸311并带动链条34,而当转轮32压着过滤纸311,该过滤纸311无法有效的与转轮32所贴紧并保持密合状态,故,该过滤纸311在过滤铁屑及杂质35过程中,该铁屑及杂质35将于转轮32与过滤纸311之间渗过转轮32,而导致铁屑及杂质35掉入集水筒中,如此,则会严重影响到过滤的效果。由上述可知,传统的过滤网结构确有其缺失之处,其容易导致铁屑及杂质掉入集水筒中,而严重影响到过滤的效果,所以本技术人乃藉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针对上述现有过滤网结构所面临的问题加以探讨研究,并积极的寻找解决的方法,经多次测试及改良后,终于创造出一种可确实改进上述缺失的过滤网强固结构。新型内容为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网的强固结构,其能加强滤纸的贴紧密合,以防止铁屑及杂质掉落。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滤网强固结构,包括枢接在滤屑机一端的用于输送滤纸的一滤纸筒,且滤屑机内部两侧各具有一径向的转轮,该径向转轮的两侧边具有一连接滤屑机两侧的支杆,该两支杆的外缘绕有与转轮下缘构成凹弧状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转轮与滤纸筒间具有连接滤屑机两侧的第一夹杆,且该第一夹杆与链条外缘对应于转轮处绕有一钢线,滤纸筒的滤纸绕在第一夹杆上,并位于钢线的上缘与转轮的下缘。其中,该滤屑机的上方具有一用于将铁屑、杂质与水送至滤纸的连通管,其与转轮间的出口管相连通。其中,该转轮往滤纸筒方向依序具有用于定位滤纸及将滤纸输送至链条与钢线以及滤屑机外部收集筒,并连接滤屑机两侧的具有间隔的第一夹杆、第二夹杆与第三夹杆。其中,该第一夹杆绕设钢线处的外缘凹进有一缺口。据此,滤纸筒的滤纸通过第一夹杆输送至链条,且滤纸设于钢线的上缘与转轮的下缘,使得滤纸能通过钢线与转轮贴紧并保持密合,而能防止铁屑及杂质越过转轮掉落,以达良好的过滤效果。接下来会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及图号,对本技术其他的目的及效能做进一步的说明,期能使审查员对本技术有更详细的了解,并使熟悉该项技术者能据以实施,以下所述者仅在于解释较佳实施例,而非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故凡有以本技术的创作精神为基础,而为本技术的创作任何形式的变更或修饰,皆属于本技术意图保护的范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本技术的铁屑及杂质无法渗过转轮的前视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剖面图。图4本技术的钢线剖面图。图5传统结构的立体外观图。图6传统铁屑及杂质渗过转轮的前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过滤网强固结构,主要于滤屑机1的一端枢设有一滤纸筒10以输送滤纸101,且滤屑机1内部两侧适当位置处各设有一径向的转轮11,该径向转轮11的两侧边预设位置处设有一连接滤屑机1两侧的支杆12,该两支杆12的外缘绕设有与转轮11下缘形成凹弧状的链条13,此外,该转轮11与滤纸筒10间设有连接滤屑机1两侧的第一夹杆14,且该第一夹杆14与链条13外缘对应于转轮11处绕设有一钢线15,而该第一夹杆14于绕设钢线15处的外缘凹设有一缺口141,并通过滤纸筒10的滤纸101绕设第一夹杆14后设于钢线15的上缘与转轮11的下缘,以供过滤铁屑及杂质18;其中,该滤屑机1的上方设有一连通管2以连通转轮11间的出口管111,以将铁屑、杂质与水送至滤纸101;其中,该转轮11往滤纸筒10方向依序设有连接滤屑机1两侧且间隔的第一夹杆14、第二夹杆16与第三夹杆17以定位滤纸101,使滤纸101输送至链条13与钢线15上,且由链条13将滤纸101输送于滤屑机1外部的收集筒20以收集滤纸101;而关于本技术的运用,如图2、图3所示,其先将滤纸筒10的滤纸101通过第一夹杆14、第二夹杆16与第三夹杆17的输送定位,使得滤纸101通过钢线15与转轮11形成贴紧密合的状态,而当滤屑机1的铁屑及杂质18与水由转轮11的连通管2流至转轮11间的出口管111处时,铁屑及杂质18与水会往下流至滤纸101,并经由滤纸101过滤,而使得铁屑及杂质18留于滤纸101上,水则会渗透滤纸101而流至滤纸101的下方而被收集于滤屑机1的集水筒中;藉此,请参阅图2所示,当铁屑及杂质18留于滤纸101上时,因滤纸101绕设第一夹杆14后设于钢线15的上缘与转轮11的下缘,所以转轮11会压着滤纸101且带动链条13,并通过钢线15使滤纸101能有效的与转轮11贴紧并保持密合状态,如此,该滤纸101在过滤铁屑及杂质18过程中,该铁屑及杂质18将无法渗过转轮11与过滤纸101间,而可避免铁屑及杂质18掉入集水筒中,进而使过滤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解到,本技术滤纸筒10的滤纸101通过第一夹杆14、第二夹杆16与第三夹杆17的输送后设于钢线15的上缘与转轮11的下缘,该滤纸101能通过钢线15与转轮11加以贴紧密合,而能防止铁屑、杂质从滤纸101与转轮11间掉落掉落于滤屑机1的集水筒中,而能增加过滤的效果。归纳上述所说,本技术同时具有上述众多效能与实用价值,并可有效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技术确实为一创意极佳的创作,且在相同
中未见相同或近似的产品公开使用,符合创作专利的要素,乃依法提出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网强固结构,包括枢接在滤屑机一端的用于输送滤纸的一滤纸筒,且滤屑机内部两侧各具有一径向的转轮,该径向转轮的两侧边具有一连接滤屑机两侧的支杆,该两支杆的外缘绕有与转轮下缘构成凹弧状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转轮与滤纸筒间具有连接滤屑机两侧的第一夹杆,且该第一夹杆与链条外缘对应于转轮处绕有一钢线,滤纸筒的滤纸绕在第一夹杆上,并位于钢线的上缘与转轮的下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网强固结构,包括枢接在滤屑机一端的用于输送滤纸的一滤纸筒,且滤屑机内部两侧各具有一径向的转轮,该径向转轮的两侧边具有一连接滤屑机两侧的支杆,该两支杆的外缘绕有与转轮下缘构成凹弧状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转轮与滤纸筒间具有连接滤屑机两侧的第一夹杆,且该第一夹杆与链条外缘对应于转轮处绕有一钢线,滤纸筒的滤纸绕在第一夹杆上,并位于钢线的上缘与转轮的下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国源
申请(专利权)人:严国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