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用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916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3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用片,以及设置有该太阳能电池用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太阳能电池用片是由聚苯醚类树脂层形成的单层、或多层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用片,所述聚苯醚类树脂层由以耐久性、阻燃性、及尺寸稳定性优异,与封装树脂层等之间的密合性高的聚苯醚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用片(包括太阳能电池用叠层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用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关于地球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意识正在逐渐提高,特别是就太阳光发电而言,由于其具有绿色性及无公害性这样的特点,因此对太阳光发电的期待正在不断提高。太阳能电池是构成将太阳光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的太阳光发电系统的中心部的部分。 其构造通常为,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cell)串联、并联地布线,并进行用来保护电池单元的各种封装,使其单元化。组装在该封装件中的单元称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通常具有如下构成用透明基体材料(玻璃/透光性太阳能电池片;前板)覆盖接触太阳光的面,利用由热塑性塑料(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形成的填充材料(封装树脂层)填埋间隙,以及用背面封装用片(背板)来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由于这些太阳能电池组件主要在户外使用,因此,其构成、材质结构等需要满足各种特性。就上述背板而言,就要求其具有考虑在户外使用时的充分的耐久性、阻燃性、尺寸稳定性、高机械强度等。此外,从绿色性及无公害性这样的观点考虑,还要求减少环境负荷。 另外,与封装树脂层、接线盒之间的密合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特性。尤其是为了有效地保护封装树脂层中的发电元件,与该封装树脂层之间的密合性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上述背板,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由具有特定的IV值且经过双向拉伸的聚酯膜形成的背板。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由具有2,6-萘二羧酸成分的聚酯膜(以下,有时也称为“PEN膜”)形成的背板。然而,从实用方面考虑,这些膜的耐热性、耐水解性这样的耐久性及阻燃性差。此外,这些膜与封装材料树脂之间的密合性也未必充分。针对上述问题,例如,专利文献3及4中提出了由环状烯烃共聚物膜(以下,有时也称为“C0C膜”)形成的背板。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由如下叠层体构成的背板,所述叠层体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形成的膜与COC膜形成的叠层体。此外,专利文献6中提出了叠层有聚丙烯类树脂膜的背板。但是,虽然该背板的耐水解性得到改善,同时也可以期待与封装材料之间的密合性提高,但仍然存在阻燃性、耐久性(尤其是耐热性)较差的问题。此外,还提出了使用耐候性、阻燃性优异的氟树脂的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7 及8)。但是,由于氟树脂的表面爽滑性差,因此存在片的操作性(加工性)劣化的问题。另外,由于氟树脂的表面能低,与其相邻的层之间的粘接性差,存在与上述接线盒、封装材料树脂之间的密合性差的问题。在专利文献8中提出了利用由氟树脂形成的膜夹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膜的背板,但聚酯膜存在耐水解性差的问题,另外,由于将由氟树脂形成的膜设置在外层,因此无法消除上述氟树脂所具有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上述的封装树脂层,广泛使用配合有有机过氧化物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例如,参考专利文献9)。对于封装树脂层而言,需要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具有柔软性以保护发电元件不受冲击等,这样一来,在常温下运输、进行修饰等加工时会发生拉伸或松弛等不良现象,存在操作性差的缺点。为此,需要增加厚度,以及提供与工序用膜进行一体化的形式等。针对于此,提出了将封装树脂层和外层片(背板或前板)叠层一体化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0 12)。由此,与单独使用封装树脂层时相比,操作性得到提高,此外, 与分别对封装树脂层和外层片(背板或前板)进行处理时相比,还可以期待缩短工序。专利文献10 12中没有特别记载和暗示提高封装树脂层和外层片之间的粘接强度,其粘接强度并不充分,具有发生剥离等的问题。另外,对于外层片而言,存在与上述相同的问题,即无法同时满足耐热性(尺寸稳定性)、耐水解性这样的耐久性,以及阻燃性、耐候性、片操作性(加工性)、与封装树脂层、 接线盒之间的粘接性等各种特性。S卩,在现有技术中尚未提供耐久性、阻燃性、尺寸稳定性及水蒸气等气体的阻隔性优异,并且与封装树脂层等之间的密合性高的太阳能电池用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用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尚未提供通过将封装树脂层与外层片叠层一体化而具有优异的操作性的太阳能电池用叠层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用叠层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所述外层片具有优异的耐久性、阻燃性及尺寸稳定性,并且与封装树脂层之间的粘接性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7043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7885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6-294780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6-198922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平8-306947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03143679号公报专利文献7 日本专利第4177590号公报专利文献8 :US5593532专利文献9 日本特开昭58-60579号公报专利文献10 日本特开平4-76230号公报专利文献11 日本特开2000-91611号公报专利文献12 日本特开2000_17似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用片、以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用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用片具有优异的耐久性、阻燃性、及尺寸稳定性,并且与封装树脂层等之间的密合性高。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用片、以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用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用片具有优异的耐久性、阻燃性、尺寸稳定性及对水蒸气等气体的阻隔性,并且与封装树脂层等之间的密合性高。5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叠层片、以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用叠层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用叠层片通过将封装树脂层与外层片叠层一体化而具有优异的操作性,其中所述外层片具有优异的耐久性、阻燃性及尺寸稳定性, 并且与封装树脂层之间的粘接性高。解决问题的方法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本专利技术人等想到了下述本专利技术,并解决了所述问题。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片,其是由聚苯醚类树脂层形成的单层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用片,所述聚苯醚类树脂层由以聚苯醚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以下,称为本专利技术1)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片,其是在两侧外层具有聚苯醚类树脂层的多层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用片,所述聚苯醚类树脂层由以聚苯醚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以下,称为本专利技术2)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片,其至少分别具有一层以上的下述层(I)、及层(II)。(以下,称为本专利技术3)层⑴由以聚苯醚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层;层(II)水蒸气透过率(测定方法JIS K7129)低于10g/m2 · 24hr的阻气层。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片,其至少分别具有一层以上的下述层(I)、层(II)、及层 (III)。(以下,称为本专利技术4)层⑴由以聚苯醚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层;层(II)水蒸气透过率(测定方法JIS K7129)低于10g/m2 · 24hr的阻气层;层(III)遮光性着色层。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叠层片,其由下述层(IV)和下述层(V)叠层一体化而形成, 且在干燥气流中,于150°C加热处理30分钟时,下述(V)层的尺寸变化率为3%以下。(以下,称为本专利技术5)层(IV)封装树脂层;层(V)基体材料层,其中,与所述层(IV)接触的面具有聚苯醚类树脂层,所述聚苯醚类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阳西冈润谷口浩一郎大川原千春吉田重信大塚道子北山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