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配线基板、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5839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3 0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配线基板、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在第一导电型用电极(6)及第二导电型用电极(7)的至少一种电极上形成液状材料的可流动形状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8)、在第一导电型用配线(12)及第二导电型用配线(13)的至少一种配线上形成液状材料的可流动形状的配线基板(10)、以及使用上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8)和/或配线基板(10)的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配线基板、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特别出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对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作为新一代能源的期待急剧提高。虽然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种类包括使用化合物半导体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及使用有机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等形形色色的种类,但目前,使用硅晶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已成为主流。目前,制造及销售最多的太阳能电池单元是在太阳光射入侧的一面(受光侧)上形成η电极、在与受光面相反侧的一面(背面)上形成ρ电极而构成的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还有,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31083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受光面上不形成电极、而只在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上形成η电极及ρ电极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具有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结构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单体中可利用的电能有限。因此,需要研究将多个上述结构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电连接而形成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方法。还有,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连接在形成了配线的基板上而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已在美国专利第5951786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还记述了作为连接技术而研究的包括焊料、电阻焊接、含银导电性环氧、以感压性或热固化性的导电树脂覆盖的铜箔、含银粘接剂、含碳粘接剂、含有金或其他的导电性金属的粘接剂。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310830号公报专利文献2 美国专利第5951786号公报然而,目前,关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电极与形成于基板状部件的配线的连接的研究还不充分,希望能通过改善电极-配线间的连接而提高模块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模块特性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配线基板、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有第一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及第二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的半导体基板;形成于所述半导体基板的一个表面侧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及所述第二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的第一导电型用电极及第二导电型用电极;所述第一导电型用电极及所述第二导电型用电极的至少一种电极随着逐渐离开所述半导体基板、宽度连续地减小而从所述半导体基板的相反侧突出。本专利技术为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具有绝缘基体材料和设置于所述绝缘基体材料上的第一导电型用配线及第二导电型用配线的配线基板;在所述配线基板上设置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使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一导电型用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一导电型用配线对接、并且使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二导电型用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二导电型用配线对接;除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一导电型用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一导电型用配线对接而形成电连接的区域以及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二导电型用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二导电型用配线对接而形成电连接的区域以外,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所述配线基板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区域通过绝缘树脂接合。而且,本专利技术为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通过密封材料将上述的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密封于透明基板上。还有,本专利技术为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有第一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及第二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的半导体基板;形成于所述半导体基板的一个表面侧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及所述第二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的第一导电型用电极及第二导电型用电极;所述第一导电型用电极及所述第二导电型用电极的至少一种电极在表面上具有多个凸部和在所述凸部之间形成且与电极端部连接的凹部。本专利技术为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具有绝缘基体材料和设置于所述绝缘基体材料上的第一导电型用配线及第二导电型用配线的配线基板;在所述配线基板上设置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使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一导电型用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一导电型用配线对接、并且使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二导电型用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二导电型用配线对接;除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一导电型用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一导电型用配线对接而形成电连接的区域以及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8)的所述第二导电型用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二导电型用配线对接而形成电连接的区域以外,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所述配线基板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区域通过绝缘树脂接合。而且,本专利技术为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通过密封材料将上述的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密封于透明基板上。还有,本专利技术为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绝缘基体材料;为连接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电极而在所述绝缘基体材料上设置的第一导电型用配线和第二导电型用配线; 所述第一导电型用配线及所述第二导电型用配线的至少一种配线随着逐渐离开所述绝缘基体材料、宽度连续地减小而从所述绝缘基体材料的相反侧突出。本专利技术为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配线基板、在形成有第一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及第二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的半导体基板的一个表面侧形成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及所述第二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的第一导电型用电极及第二导电型用电极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在所述配线基板上设置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使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一导电型用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一导电型用配线对接、并且使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二导电型用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二导电型用配线对接;除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一导电型用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一导电型用配线对接而形成电连接的区域以及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二导电型用电极与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第二导电型用配线对接而形成电连接的区域以外,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所述配线基板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区域通过绝缘树脂接合。而且,本专利技术还为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通过密封材料将上述的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密封于透明基板上。还有,本专利技术为配线基板,其特征在于,绝缘基体材料;为连接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电极而在所述绝缘基体材料上设置的第一导电型用配线和第二导电型用配线; 所述第一导电型用配线及所述第二导电型用配线的至少一种配线在表面上具有多个凸部和形成于所述凸部之间且与配线端部连接的凹部。本专利技术为附配线基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配线基板、在形成有第一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及第二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的半导体基板的一个表面侧形成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及所述第二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的第一导电型用电极及第二导电型用电极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在所述配线基板上设置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使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彦义哉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