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庆强专利>正文

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721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3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属注射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包括针筒,设置在针筒内的活塞,设置在针筒后端部的导向盖板,设置在活塞后端部的柱状推杆,柱状推杆穿过该导向盖板延伸至针筒外侧,在针筒后部连接有与针筒内腔连通的空气过滤器,在导向盖板与活塞之间的柱状推杆外围设有自然长度比活塞在针筒内的行程短的弹性软膜套管,其中所述的导向盖板与针筒之间的接触部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加工简单、组装方便的注射器,用于药液调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药液调配的一种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 ZL200720051360. X(公开号 CN20102^86Y,公开日2008 年 02 月 20日)公开了一种“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通过在针筒内的柱状推杆外围设置软膜套管,并利用空气过滤器与针筒内腔连通,来达到避免交叉污染的目的,该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结构较为简单技术解决方案,但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注射器在刚开始使用时,用手移动推杆较为困难,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才能进行药液抽吸,为此,中国专利申请 ZL20081002775. 2(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公开号:CN101264359A)公开的“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就是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的改进,通过将弹性软膜套管的自然长度比活塞在针筒的行程短这一技术特征,利用弹性软膜套管的回弹力解决了药液开始抽吸不便的不足。 但上述两个技术方案中均没有提供软膜套管的具体固定方式,并且也没有就针筒与导向盖板之间提供一个较好的密封方式,为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较佳的实施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加工简单、 组装方便且密封性能较好的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包括针筒,设置在针筒内的活塞,设置在针筒后端部的导向盖板,设置在活塞后端部的柱状推杆,柱状推杆穿过该导向盖板延伸至针筒外侧,在针筒后部连接有与针筒内腔连通的空气过滤器,在导向盖板与活塞之间的柱状推杆外围设有自然长度比活塞在针筒内的行程短的弹性软膜套管,其中所述的导向盖板与针筒之间的接触部设有密封圈。上述的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中,所述的导向盖板与针筒的结合部外侧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该环形槽内。上述的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中,所述的导向盖板中部延伸有定位套管,弹性软膜套管的其中一端通过一压紧套环固定在柱状推杆外围,弹性软膜套管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压紧套环固定在定位套管外围。上述的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中,所述的导向盖板与针筒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针筒与导向盖板的接触部设置密封圈,提高密封效果,有效防止了细菌等染污物进入针筒内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同时,两个压紧套环固定弹性软膜套管,压紧套环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加药注射器的组合也十分方便,并且可以保证固定和密封效果。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部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针筒1、活塞2、导向盖板3、定位套管3a、环形槽北、柱状推杆4、空气过滤器 5、弹性软膜套管6、密封圈7、压紧套环8。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包括针筒1,设置在针筒ι内的活塞2,设置在针筒1后端部的导向盖板3,设置在活塞2后端部的柱状推杆4, 柱状推杆4穿过该导向盖板3延伸至针筒1外侧,在针筒1后部连接有与针筒1内腔连通的空气过滤器5,在导向盖板3与活塞2之间的柱状推杆4外围设有自然长度比活塞2在针筒1内的行程短的弹性软膜套管6,在导向盖板3与针筒1结合部外侧壁设有至少一道环形槽北,在该环形槽北内设有密封圈7 ;环形槽北的数量根据需要设定,本实施例中的环形槽北数量为一道,密封圈7可以保证导向盖板3与针筒1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细菌等进入针筒1内造成交叉感染,导向盖板3与针筒1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在导向盖板3中部延伸有定位套管3a,弹性软膜套管6的其中一端通过一压紧套环8固定在柱状推杆4外围,弹性软膜套管6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压紧套环8固定在定位套管3a外围。本技术具体使用时医护人员可方便的用单手将柱状推杆4向下压,从而带动活塞2向下移动,放松后,柱状推杆4在弹性软膜套管6的回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活塞2向上移动,实现开始阶段的自动抽吸药液,如果需要抽吸的药液较多,医护人员再用手将柱状推杆4向上拉动,直至抽吸完药液为止,然后进行混合药液、注射等操作。空气过滤器5可以实现针筒1内的空气排除或吸入,并防止细菌、病毒等进入针筒1内,使操作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医护人员操作时将污染物通过柱状推杆4进入针筒1内而造成的交叉传染。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包括针筒(1),设置在针筒(1)内的活塞0),设置在针筒(1)后端部的导向盖板(3),设置在活塞( 后端部的柱状推杆G),柱状推杆穿过该导向盖板C3)延伸至针筒(1)外侧,在针筒(1)后部连接有与针筒(1)内腔连通的空气过滤器(5),在导向盖板(3)与活塞(2)之间的柱状推杆⑷外围设有自然长度比活塞(2) 在针筒(1)内的行程短的弹性软膜套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盖板C3)与针筒(1) 之间的接触部设有密封圈(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盖板C3)与针筒(1)的结合部外侧壁设有环形槽C3b),所述的密封圈(7)设置在该环形槽(3b)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盖板(3) 中部延伸有定位套管(3a),弹性软膜套管(6)的其中一端通过一压紧套环(8)固定在柱状推杆(4)外围,弹性软膜套管(6)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压紧套环(8)固定在定位套管(3a)外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盖板C3)与针筒(1)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式防污染注射器,属注射器
,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包括针筒,设置在针筒内的活塞,设置在针筒后端部的导向盖板,设置在活塞后端部的柱状推杆,柱状推杆穿过该导向盖板延伸至针筒外侧,在针筒后部连接有与针筒内腔连通的空气过滤器,在导向盖板与活塞之间的柱状推杆外围设有自然长度比活塞在针筒内的行程短的弹性软膜套管,其中所述的导向盖板与针筒之间的接触部设有密封圈;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加工简单、组装方便的注射器,用于药液调配。文档编号A61M5/31GK202185022SQ20112031037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5日专利技术者陈庆强 申请人:陈庆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强
申请(专利权)人:陈庆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