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鹏志专利>正文

一种放射性药剂自动分装工艺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37216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30 0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放射性药剂自动分装工艺方法及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分装热室、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端拾器模块、进出料模块、药剂罐托架模块、活度检测模块、防护组合托架模块、注射器出料模块组成。系统是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将放射性药剂分装的各个工序串联起来,实现自动进出料、拆分注射器防护套及注射器针帽、西林瓶药剂总活度检测、扎针抽液、注射器活度检测、安装注射器防护套、输出注射器的工作环节。该系统准确可靠地完成药剂的自动分装和检测工艺过程,工作方式符合相关行业标准,避免了人工参与,抽液精度高,无气泡和液体残留,避免了特制高成本耗材的使用和残留放射性药剂的检测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放射性药剂自动分装工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放射性药剂自动分装主要应用于核医学科的PET-CT检查等领域,PET-CT是高档PET扫描仪和先进螺旋CT设备功能的一体化完美融合,临床主要应用于肿瘤、脑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应用前景广阔。PET-CT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和广泛关注,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在接受PET-CT检查时,受检人静脉注射的放射性显像剂仅有极其微量的放射性(正电子核素),衰变极快,通常在几十分钟到几小时内就能完全从体内清除,对人体不会构成伤害;但医护人员在为病人取药、注射时过于频繁地接触该类药物并被长时间照射是有害的,应该通过多种防护手段对辐射源进行有效屏蔽。当前,我国放射性药剂的分装主要在防护热室内由医护人员手动完成,少量医院采用自动分装装置辅助完成,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研究以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为代表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辐射剂量,为临床辐射防护提供参考数据。研究指出,在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放射性药剂自动分装工艺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放射性药剂自动分装工艺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分装工艺方法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实现药剂的如下自动分装工艺流程:(1)进料→(2)西林瓶药剂总活度检测→(3)安装药剂罐→(4)抬升药剂罐→(5)抓取注射器防护套组件→(6)卡入防护套和注射器(摘除针帽)→(7)扎针排气抽液→(8)安装针帽并抓取注射器→(9)安装注射器至检测吊桶→(10)注射器活度检测→(11)摘除注射器→(12)套入防护套→(13)输出注射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志苏鹏成刚郭廷杰程韶锐冯佳欣
申请(专利权)人:程鹏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