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46524 阅读:5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三氯异氰尿酸46-50%、碳酸钠18-23%、氰尿酸14-17%、硼酸2-5%、苯甲酸钠5-8%、聚乙烯吡咯烷酮1-2%、十二烷基硫酸钠0.2%、无水柠檬酸1.5%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3%。制备方法包括:①筛分原料:取三氯异氰尿酸、碳酸钠、氰尿酸和硼酸进行筛分,将彼此粘连颗粒分开,并将大颗粒或硬块剔除;②将原料混合均匀;③将物料粉碎;④取苯甲酸钠置入混合物内得到备用料;⑤将备用料造粒得到粒状备用料;⑥在备用料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硫酸钠、无水柠檬酸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后备用;⑦将物料压制后得到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氯异氰尿酸,是一种。
技术介绍
三氯异氰尿酸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具有高效、广谱、安全的消毒作用, 对细菌、病毒、真菌、芽孢等都有杀灭作用,广泛应用于环境、饮水、动物饲养等多个领域的消毒。由于三氯异氰尿酸的粉状物存在运输不便、恒氯效果差等不足,所以三氯异氰尿酸的单片和复方片被广泛使用。然而,在使用中发现,虽然单方片的有效氯含量高达90%,但其 PH值较低,溶解度小,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复方片。已公开的复方片一般采用三氯异氰尿酸、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等原料制成,但其泡腾效果欠佳,存放过程中产品的分解严重,主要技术指标中的恒氯效果较差,影响产品的消毒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它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使泡腾及恒氯效果均有较大提高。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三氯异氰尿酸46-50%、碳酸钠18-23%、氰尿酸14_17%、硼酸2_5%、苯甲酸钠5-8%、聚乙烯吡咯烷酮1_2%、十二烷基硫酸钠0. 2%、无水柠檬酸1. 5%和羧甲基纤维素钠 0. 3%ο所述的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三氯异氰尿酸50%、碳酸钠20%、氰尿酸14%、硼酸5%、苯甲酸钠7%、聚乙烯吡咯烷酮2%、十二烷基硫酸钠0. 2%、无水柠檬酸1. 5%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 3%。所述的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三氯异氰尿酸47%、碳酸钠21%、氰尿酸15%、硼酸5%、苯甲酸钠8%、聚乙烯吡咯烷酮2%、十二烷基硫酸钠0. 2%、无水柠檬酸1. 5%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 3%。所述的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三氯异氰尿酸50%、碳酸钠18%、氰尿酸17%、硼酸5%、苯甲酸钠7%、聚乙烯吡咯烷酮1%、十二烷基硫酸钠0. 2%、无水柠檬酸1. 5%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 3%。所述的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筛分原料取三氯异氰尿酸46-50%、碳酸钠18-23%、氰尿酸14-17%和硼酸2_5%分别进行筛分,将彼此粘连颗粒分开,并将大颗粒或硬块剔除;②将步骤①中的原料投入混合机内混合至均勻;③将步骤②中的均勻物料置入粉碎机内粉碎至100-150目;④取200目的苯甲酸钠5-8%置入步骤③中的混合物内,在混合机内混勻,得到造粒备用料;⑤将造粒备用料置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粒状备用料;⑥在粒状备用料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1_2%、十二烷基硫酸钠0.2%、无水柠檬酸1. 5% 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 3%,混勻后备用;⑦将步骤⑥中的物料采用压片机压制后得到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泡腾片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恒氯欠佳的问题,选用了氰尿酸,氰尿酸的加入使整个组份的主要成分能够稳定,在泡腾片溶于水后能使三氯异氰尿酸迅速变成二氯异氰尿酸钠,从而使恒氯效果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氰尿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所以它能够提高泡腾片的泡腾速度,使泡腾片能够快速溶解。本专利技术所述泡腾片的原料中加入的碳酸钠,由于其碱性较强,使泡腾片中的氯含量较高,并且能够增加泡腾效果;硼酸可使三氯异氰尿酸的强氧化性趋于稳定,不易分解, 增加生产、贮存和运输中的安全性,并可增加脱模效果;十二烷基硫酸钠用于增加泡腾片的溶水性;无水柠檬酸用于抗氧化,进一步增加泡腾片的稳定性;苯甲酸钠用于增加脱模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泡腾片的整体组份组合后使泡腾片进一步提高了三氯异氰尿酸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了恒氯效果,能在恒温环境内14天,有效氯含量达到44%左右,下降率为11%左右,提高了杀菌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泡腾片还具有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泡腾片对细菌繁殖的杀菌试验见下表表一权利要求1.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三氯异氰尿酸 46-50%、碳酸钠18-23%、氰尿酸14_17%、硼酸2_5%、苯甲酸钠5_8%、聚乙烯吡咯烷酮1_2%、 十二烷基硫酸钠0. 2%、无水柠檬酸1. 5%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三氯异氰尿酸50%、碳酸钠20%、氰尿酸14%、硼酸5%、苯甲酸钠7%、聚乙烯吡咯烷酮 2%、十二烷基硫酸钠0. 2%、无水柠檬酸1. 5%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三氯异氰尿酸47%、碳酸钠21%、氰尿酸15%、硼酸5%、苯甲酸钠8%、聚乙烯吡咯烷酮 2%、十二烷基硫酸钠0. 2%、无水柠檬酸1. 5%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三氯异氰尿酸50%、碳酸钠18%、氰尿酸17%、硼酸5%、苯甲酸钠7%、聚乙烯吡咯烷酮 1%、十二烷基硫酸钠0. 2%、无水柠檬酸1. 5%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 3%。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筛分原料取三氯异氰尿酸46-50%、碳酸钠18-23%、氰尿酸14-17%和硼酸2_5%分别进行筛分,将彼此粘连颗粒分开,并将大颗粒或硬块剔除;②将步骤①中的原料投入混合机内混合至均勻;③将步骤②中的均勻物料置入粉碎机内粉碎至100-150目;④取200目的苯甲酸钠5-8%置入步骤③中的混合物内,在混合机内混勻,得到造粒备用料;⑤将造粒备用料置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粒状备用料;⑥在粒状备用料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1_2%、十二烷基硫酸钠0.2%、无水柠檬酸1. 5% 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 3%,混勻后备用;⑦将步骤⑥中的物料采用压片机压制后得到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三氯异氰尿酸46-50%、碳酸钠18-23%、氰尿酸14-17%、硼酸2-5%、苯甲酸钠5-8%、聚乙烯吡咯烷酮1-2%、十二烷基硫酸钠0.2%、无水柠檬酸1.5%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3%。制备方法包括①筛分原料取三氯异氰尿酸、碳酸钠、氰尿酸和硼酸进行筛分,将彼此粘连颗粒分开,并将大颗粒或硬块剔除;②将原料混合均匀;③将物料粉碎;④取苯甲酸钠置入混合物内得到备用料;⑤将备用料造粒得到粒状备用料;⑥在备用料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硫酸钠、无水柠檬酸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后备用;⑦将物料压制后得到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文档编号A01N43/64GK102396465SQ201110360419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家坡, 李成顺, 邵明康, 邵长银, 郑文莉 申请人:山东大明消毒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长银李成顺郑文莉李家坡邵明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明消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