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棕象甲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3455 阅读:4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棕象甲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虫桶,在所述集虫桶上端开口处设有防止红棕象甲逃出集虫桶的防复出板,在所述的集虫桶上部连接有用于悬挂信息素的连接架,在所述的连接架上端设有遮雨盖,在所述的连接架内设有十字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诱捕效果好,使用方便,可安装拆卸方便的红棕象甲诱捕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棕象甲诱捕器
技术介绍
红掠象甲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 属銷翅目 Coleoptera 象甲科 Curculionidae棕榈象属Rhynchophorus害虫,又称锈色棕榈象、椰子隐喙象、椰子甲虫、亚洲棕榈象甲等。原产亚洲南部以及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是危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检疫性害虫。国内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上海等地。该虫的寄主植物包括椰子、海枣、霸王棕、华盛顿棕榈、槟榔、油棕、大王棕、假槟榔、糖棕、鱼尾葵、美丽针葵、酒瓶椰子等多种棕榈科植物。严重威胁棕榈科植物的推广应用。该虫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害虫,以其幼虫蛀食树干和生长点附近的幼嫩组织为主。植株受害初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多无法挽救。由于该虫特殊的钻蛀生活习性,防控难度极大。化学防治该虫主要是施用内吸性农药,但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且在危害后期施用效果不甚理想。国内外采用聚集信息素和寄主发酵物防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利用其进行田间诱捕成虫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该方法对人畜无害,对周围环境安全,且可以对当地红棕象甲成虫活动情况以及危害程度进行监测和预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海林曹鹤林彦凌迈政刘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