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钟晓专利>正文

一种能在安全间隔前让后车直观地发现的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306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在安全间隔前让后车直观地发现的动车,包括双头动车组(1),双线路轨(2),电轨(3),所述动车组(1)的底下设置有推尾杆(4),所述推尾杆(4)活动连接有长度与前后列动车组(1)安全间隔相当的圈子状拖尾(5),所述拖尾(5)上有反光器(6),所述路轨(2)中间还有嵌合所述拖尾(5)的第三轨(7)由于拖尾(5)顺第三轨(7)随动车组(1)动停,前列动车组(1)之拖尾(5)能让后列动车组(1)司机以肉眼在安全间隔前直观地发现,便于后列动车组(1)立即切断动力并从容制动;比较其它测距设备,具测距设备结构简单,检察直观,无干扰,安全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在安全间隔前让后车直观地发现的动车
技术介绍
动车行驶速度一般为每秒50米以上,在同一条轨道内,后列动车司机以肉眼发现前列动车后立即制动,这在能见度好的直线轨道段内也许能够避免追尾碰撞前列动车事故发生,而在轨道外有视线遮挡物的曲线轨道段内,则追尾碰撞前列动车事故难免发生,为此,现有动车依靠电子设备测量前后列动车间距离,但因为任一电子元件都存在损坏可能, 且损坏的时间具测不准性,一旦前列动车意外停止,而偏在这时,设备损坏,通讯中断,则同一轨道内的后列动车往往会追尾碰撞前列动车。因此提供一种能在安全间隔前让后车直观地发现的动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在安全间隔前让后车直观地发现的动车。本专利技术一种能在安全间隔前让后车直观地发现的动车,包括双头动车组,双线路轨,电轨,所述动车组的底下设置有推尾杆,所述推尾杆活动连接有长度与前后列动车组安全间隔相当的圈子状拖尾,所述拖尾上有反光器,所述路轨中间还有嵌合所述拖尾的第三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拖尾顺第三轨随动车组动停,前列动车组之拖尾能让后列动车组司机以肉眼在安全间隔前直观地发现,便于后列动车组立即切断动力并从容制动;具测距设备结构简单,检察直观,无干扰,安全效果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能在安全间隔前让后车直观地发现的动车,包括双头动车组1,双线路轨2,电轨3,所述动车组1的底下设置有推尾杆4,所述推尾杆4活动连接有长度与前后列动车组1安全间隔相当的圈子状拖尾5,所述拖尾5上有反光器6,所述路轨2 中间还有嵌合所述拖尾5的第三轨7。所述拖尾5顺所述第三轨7随所述动车组1动停,所述反光器6可将晴天的太阳光,或阴雨天和夜晚的车灯光反射到司机之肉眼。 本专利技术动车,若在车站改变行驶方向时,先将动车组1由主道变驶入辅道,然后动车组1逆行,因所述拖尾5呈圈子状,则所述推尾杆4在所述拖尾5内移动至所述拖尾1的另一端,再变驶入逆行主道。权利要求1. 一种能在安全间隔前让后车直观地发现的动车,包括双头动车组(1),双线路轨 (2),电轨(3),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车组(1)的底下设置有推尾杆,所述推尾杆(4)活动连接有长度与前后列动车组(1)安全间隔相当的圈子状拖尾(5),所述拖尾( 上有反光器 (6),所述路轨O)中间还有嵌合所述拖尾(5)的第三轨(7)。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在安全间隔前让后车直观地发现的动车,包括双头动车组(1),双线路轨(2),电轨(3),所述动车组(1)的底下设置有推尾杆(4),所述推尾杆(4)活动连接有长度与前后列动车组(1)安全间隔相当的圈子状拖尾(5),所述拖尾(5)上有反光器(6),所述路轨(2)中间还有嵌合所述拖尾(5)的第三轨(7)由于拖尾(5)顺第三轨(7)随动车组(1)动停,前列动车组(1)之拖尾(5)能让后列动车组(1)司机以肉眼在安全间隔前直观地发现,便于后列动车组(1)立即切断动力并从容制动;比较其它测距设备,具测距设备结构简单,检察直观,无干扰,安全效果好的特点。文档编号B61L23/34GK102390409SQ20111028143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俞钟晓 申请人:俞钟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钟晓
申请(专利权)人:俞钟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