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征专利>正文

复式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180 阅读:4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常规的旋流除砂器和通用过滤器加以改造,分上、下体两个独立部分,通过导流器和变径连通管相连,采用离心和过滤的方法串联构成复式过滤器。下体结构有利于水体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比重大于水的不溶物下沉,上体过滤芯旨在除去水中不易沉积的较小颗粒,前后端压力表显示滤芯状态,滤芯组件采用不锈钢双套筒,提高了滤材使用寿命。上下体滤出的不溶物分别收集排放,提高了过滤效果,安装方式上采用与水泵和主机串联、与平衡兑水阀和终端设备并联,有利于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主机清洗,利用循环水运行动力进行分流过滤,利用系统回水压力将滤出的不溶物排出,取代了传统的Y型过滤器,在不影响循环水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在线反冲操作检修。(*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中央空调、热力供暖、制造业冷却以及需要净化的所有 循环水系统的过滤,确切地说,涉及例如用于中央空调循环水的过滤器。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冷却冷冻水和供暖系统等循环水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结垢、 腐蚀及生物粘泥。上述物质在水系统中形成不溶物并随系统水循环,导致水系统传热效果降低,设备换热性能下降;室内和新风机组风机盘管温度调节 阀及暖气管路的堵塞,维修量很大且操作繁瑣并污染环境;不溶物随系统循 环水高速流动,对管路、阀门、叶轮等部件产生冲刷,加速磨损,导致提前 损坏更新,管壁变薄承压能力降低易破损漏水,阀门密封性变差关不严或漏 水,水泵有效输水量下降。循环水中的不溶物还会使系统循环阻力加大,水 泵电才几电寿毛增加。为保证整个循环水系统的清洁,常规做法是1. 在水系统中添加化学药剂并随时保持相应的浓度。2. 采用Y型过滤器串联在水系统中,但只能滤除较大体积的不溶物,且 使系统阻力加大,水泵电机耗电增加。检修时亦需停机。3. 经常排放掉部分水体污水,再补进相应量的新水稀释以降低不溶物含 量。缺点是水消耗量大,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水费增加;水处理化学药剂随之 排放,既严重污染了环境,又增加了药剂费开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式过滤器,它不仅能滤除大体积的不溶 物,而且能滤除不易沉积的颗粒。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式过滤器,它由相对独立的旋流滤水器和 过滤器组合而成。该复式过滤器的特征是,复式过滤器的进水口沿切向进入 旋流滤水器,复式过滤器的出水口设置在过滤器上,在旋流滤水器中设有倒 置的锥体,用于通过使经进水口流入的水绕锥体旋转来沉降去除水中所含的固形物,在过滤器中设有滤芯组件,用于滤除水中所含的不易沉积颗粒,其 中旋流滤水器和过滤器通过稳流器和变径连通管相连接。将常规的旋流除砂器和通用过滤器加以改造,结构上分为上体下体两个 独立部分,通过稳流器和变径连通管相连,分别采用离心和过滤的方法串联 使用构成了复式过滤器。下体在结构设计上有利于水体旋转产生离心拽力, 使比重大于水的不溶物下沉集中。上体过滤芯旨在除去水中不易沉积的较小 颗粒,并设计了前后端压力表显示滤芯状态。滤芯组件采用不锈钢双套筒, 提高了滤材的反沖效果和使用寿命。滤材选用合成有机材料,具有过滤阻力 小、纳污容量高、耐腐蚀、使用期长等特点。上下体滤出的不溶物分别收集 排放,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设备在安装方式上采用与水泵和主机串联、与 平衡兑水阀和终端换热设备并联的新颖方式,提高了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利用循环水运行动力进行分流过滤,利用系统回水压力将滤出的不溶物排出,从而取代了传统的串联在循环水系统中的Y型过滤器,大大节省了电能。 复式过滤器可以在不影响循环水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线反冲操作检修。附图说明图1复式过滤器与被净化系统连接图(以中央空调冷冻水为例)图2复式过滤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总供水管与复式过滤器进水口连接图图4不锈钢双筒滤芯结构图图5稳流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复式过滤器与循环水泵22、 23和主机20相串联,与系统平衡兑水阀 19及通过分水器16和集水器17与终端换热设备18并联。循环水系统的工 作稳定性对于旨在节能优化运行中至关重要,这种连接确保了主机的流量不 发生变化,同时滤清后的水流经主机冷凝器、蒸发器或锅炉换热装置,清洗 作用显著。安装的具体操作为(1) .将复式过滤器安放在机房不影响维修操作的任何位置。(2) .在循环水系统主机20出水端总供水管横向部位的最低处取样并连 接至过滤器进水口 1。过滤后的出水口 2接至水泵22、 23回水总管上的任意部位。(3) .上排污管3和下排污管4分别或汇合后用管道引至地漏处,但必须留有清理排出污物的空间。(4) .复式过滤器装有滤芯组件8,由隔板、不锈钢双套和滤材组成。滤 芯的前压力表5和后压力表6可随时测量滤芯前后侧的压力值,两表数值的 差值以作为判断滤芯是否需要反冲的参考,由于每套系统设计的循环压力不 同,初始压差亦有所不同。(5) .安装好复式过滤器后,将原有的串联在系统中的Y型过滤器21排 污端盖打开,取出滤芯后将端盖原样封闭。(6) .用于冷冻水、供暖水和卫生热水的复式过滤器必须加保温,保温层 应留有便于清理滤芯时操作的接缝。用于冷却水过滤的不必保温。(7) .按照常规设计,中央空调各种水系统运行压力一般不会超过O. 8MPa (约为8kgf/cm2),复式过滤器设计承压为1.6MPa,能够满足任何建筑的循环水系统安全使用。2.复式过滤器工作原理流经主机17的循环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部分分流到复式过滤器,沿切 线方向进入下体,围绕导流锥体12作圓周运动形成旋流。在重力、离心力 和惯性力的综合拽力作用下,使比重大于水的不溶物沿锥体12做向心向下 运动,向下体底部汇聚。才艮据流体流量定律Q=V . S(式中Q-流体流量,V-流体流速,S-流体截 面积)。可知当流量相同时,流速与截面呈反比。设计上圆柱体的器壁与 倒置的圆锥体12之间的容积随水流方向逐渐增大,使得水流速逐渐减緩, 有利于不溶物的沉降。粗滤过的水通过设在过滤器下侧部位的稳流器7以及 连接两过滤器之间的变径连通管9流向上体腔内。变径连通管9直径大于过 滤器总进出水管径,以减少排出水流对旋流中的不溶物产生侧向吸力而干扰 沉降。不能迅速沉降的细小颗粒物随水运行到上体,被滤芯阻挡从水体中滤 除,大部分落下积存在上体斜隔板10上,更细小不溶物附着在滤芯组件8 的背水侧使水的运行阻力增加。滤芯组件8采用合成有机材料,采用不锈钢 双套筒设计,具有过滤阻力小、纳污容量高、耐腐蚀、使用期长和更换简便 等特点。上体斜隔板10顶部开有串气孔11,用以在每次开罐后的下体内腔 排气。3. 排污搡作方法复式过滤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当压差增大到一定值时,就应进行排污操 作。方法是将进水口 l的阀门关闭,上、下体的排污阀门打开。此时由于 排污管路直通外界为常压,复式过滤器内的水在回水系统的压力下反向倒 流,经排污阀门和排污管路排出。上体的滤芯组件8上原-陂滤除的细小微粒、 积存在斜隔板10上的不溶物和下体沉积物均被反冲下来,随排污水一道排 出。复式过滤器新装入系统的初始阶段,由于系统水中的不溶物密度较大, 排污间隔较短。随着系统水清洁度的提高,排污次数将大大降低,反冲水量 也会大幅度减少。4. 更换滤芯滤芯组件8由不锈钢双套筒、不锈钢细目网和无纺纤维组成,当发现反 冲排污后压差仍很大时,应及时更换新的滤材。方法是将进水口 l阀门和 出水口 2阀门关闭,打开上体排污阀门排除上体内存水。分别拆下上端盖与 出水口 2法兰和上体的紧固螺栓将端盖取下。提出滤芯组件8并取下组合螺 栓后滤芯即解体。拉出内筒更换滤材。组装程序相反,须注意密封胶垫的情 况,发现老化应一并更换。5. 设备特点高效方便。离心、过滤完全分离的设计,提高了滤芯的过滤效率,延緩 反冲时间间隔。利用压差显示滤芯状态,大大减少了盲目反沖操作和开罐检 查滤芯,确保了过滤效果。稳定性好。与主机串联,提高了对主机换热装置的清洗作用,同时不改 变主机各水系统流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节电。复式过滤器将不溶物质清除后,使水质变清循环流动顺畅运行阻 力减小。加之Y型过滤器将滤芯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式过滤器,它由相对独立的旋流滤水器和过滤器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复式过滤器的进水口(1)沿切向进入该旋流滤水器,该复式过滤器的出水口(2)设置在该过滤器上,在该旋流滤水器中设有倒置的锥体(12),经该进水口(1)流入的水绕该锥体(12)旋转并由此沉降去除水中所含的固形物,在该过滤器中设有用于滤除水中所含的不易沉积颗粒的滤芯组件(8),其中所述旋流滤水器和所述过滤器通过稳流器(7)和变径连通管(9)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式过滤器,它由相对独立的旋流滤水器和过滤器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复式过滤器的进水口(1)沿切向进入该旋流滤水器,该复式过滤器的出水口(2)设置在该过滤器上,在该旋流滤水器中设有倒置的锥体(12),经该进水口(1)流入的水绕该锥体(12)旋转并由此沉降去除水中所含的固形物,在该过滤器中设有用于滤除水中所含的不易沉积颗粒的滤芯组件(8),其中所述旋流滤水器和所述过滤器通过稳流器(7)和变径连通管(9)相互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滤芯组件(8) 由不锈钢双套筒、不锈钢细目网和无纺纤维组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该滤芯组 件(8)的前后两侧装有压力表(5,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征
申请(专利权)人:李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