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增营专利>正文

旋流式烟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62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流式烟气净化器,由筒体(1)、进口(2)、沉降箱(3)、圆管(4)、循环通道(5)、导向板(6)、挡液板(7)、气体通道(8)、补水箱(9)、冲洗管(10)、存灰斗(11)、出口(12)、循环管(13)、溢流管(14)、排灰阀(15)、支架(16)等组成,其特征是采用了多根圆管(4)与导向板(6)、筒体(1)形成了循环通道(5)。圆管(4)与导向板(6)形成旋流板。圆管(4)每三根为一组,每台净化器内一组至多组。(*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旋流式烟气净化器,涉及环境保护中的各种燃煤锅炉、炉窑及工业设备,对其产生的烟气、有害气体、粉尘具有高效反应吸收净化作用。属于大气中的理想环保设备。目前,用于各种烟气中的除尘脱硫净化器结构多种多样,净化原理不同,与本结构的原理也不同。如湿式除尘器是采用了用水冲击、喷淋、雾化、水浴等,形成水与烟气的接触,除掉灰尘及有害气体,而达到一般除尘效果。以上所述的方法对微细粉尘捕捉效率低,脱硫效果差,由于水不能完全与烟气接触,所以起不到高效消烟除尘脱硫脱氮的作用。尽管湿式净化器结构形式有所不同,但其净化效果皆不甚理想,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大气标准要求,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本技术的目的是能使水自动循环,使所配制的碱性液体与有害气体充分洗涤中和雾化,耗水电少,阻力小,消烟效果好,除尘、脱硫效率高的湿式烟气净化器。 附图说明图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最佳技术方案,以图作进一步详述。本结构由筒体(1)进口(2)沉降箱(3)圆管(4)循环通道(5)导向板(6)挡液板(7)气体通道(8)补水箱(9)冲洗管(10)存灰斗(11)出口(12)循环管(13)溢流管(14)排灰阀(15)支架(16)组成。本技术的实质是采用多根圆管(4)导向板(6)循环通道(5)而形成了高精密度的反应洗涤室,完成了高级净化达到高效净化的效果。进口(2)与沉降箱(3)存灰斗(11)完成了初级净化。圆管(4)每3根为一组,每台净化器内一组至多组。其特征是多根圆管(4)与导向板(6)、筒体(1)形成了循环通道(5),圆管(4)与导向板(6)形成了旋流板。本结构的反应吸收过程是由气体进口(2)进入沉降箱(3)有害气体中的颗粒、黑烟、SO2、NOx与液体充分接触,沉降到存灰斗(11),完成了初级净化。内部的工作水位有补水箱(9),循环管(13)自动调节水位高低,进行洗涤反应。而烟气中的微细粉尘和SO2、NOx经高风速进入了循环通道(5),由导向板(6)进行高速循环洗涤和高精密度的反应,完成了高级净化。分解出来的有害物质又落到了存灰斗(11)。洁净气体中的水分经过气体通道(8)和挡液板(7)分离下来,分离后的洁净气体由出口(12)进入引风机,排入大气中。本结构通过采用旋流式结构及碱性液体。实验证明反应性强、吸收净化效率高;烟气林格曼黑度达到1级以下;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以上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大气环境标准,全面解决了各种燃煤、燃油、燃气锅炉造成的大气污染,也达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大气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旋流式烟气净化器,由筒体(1)、进口(2)、沉降箱(3)、圆管(4)、循环通道(5)、导向板(6)、挡液板(7)、气体通道(8)、补水箱(9)、冲洗管(10)、存灰斗(11)、出口(12)、循环管(13)、溢流管(14)、排灰阀(15)、支架(16)等组成,其特征是采用了多根圆管(4)与导向板(6)、筒体(1)形成了循环通道(5)。圆管(4)与导向板(6)形成旋流板。圆管(4)每三根为一组,每台净化器内一组至多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营刘翼华刘文娜
申请(专利权)人:刘增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