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2556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集液计量容器,其底部的外壁上延伸有排液袋挂置架,在集液计量容器的容腔内构成有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第一、第二隔离板之间构成为第一集液计量腔,第一隔离板与容腔一侧的内壁之间构成为第二集液计量腔,第二隔离板与容腔另一侧的内壁之间构成为第三集液计量容腔,在集液计量容器上设有计量标记,在集液计量容器的顶部配设有引液管管座,在集液计量容器的底部构成有放液阀套,特点:在第三集液计量腔内纵向设置有溢流管,溢流管的上端的溢流口与第二通液缺口平齐,溢流管的下端与放液阀套相通。优点:能保障患者正常导尿,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在医疗临床护理中用于对诸如导尿患者的尿液计量,以便医务人员动态地掌握患者的病理状况。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1282451C推荐的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弥补了先有技术如ZL02123886. 3 (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ZL91225245. 6 (—次性可计量塑料尿袋)、ZL93224818. 7 (电子体液计量仪)、9 (一次性精确计量双腔尿引流器)、ZL97211613. 3 (一种计量积尿瓶)、ZL99209573. 5 (排尿计量瓶)、ZL00221285. 4 (病人尿液排放监护计量装置)、ZL012252^. 3和ZL0U68645. X (计量准确的尿袋和尿液计量器) 等的欠缺,具体可参见该专利(CN1282451C)的说明书
技术介绍
栏的内容。但是,CN1282451C推荐的技术方案依然存在缺憾当三个储尿腔内的液体俱满后,如果疏于及时开启放液阀开关钮,那么无法继续储液,轻则脏及患者的病榻被褥,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为所有储尿腔满液后,患者体内的尿液难以外排。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当容器的所有储液腔中的液体储满后并且在疏于开启放液阀开关钮时能自动地将超量的液体排出而藉以保障患者正常导尿、确保安全的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包括一集液计量容器,该集液计量容器的底部的外壁上延伸有一用于挂着排液袋的排液袋挂置架,在集液计量容器的容腔内并且朝着容腔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对既相互间隔又彼此纵向并行的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第一、第二隔离板之间的区域构成为第一集液计量腔,而第一隔离板与容腔一侧的内壁之间所形成的区域构成为第二集液计量腔,第二隔离板与容腔另一侧的内壁之间所形成的区域构成为第三集液计量容腔,在集液计量容器上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和第三集液计量腔的部位各设有计量标记,其中第一分隔板的上端具有一用于贯通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的第一通液缺口,而第二分隔板的上部具有一用于贯通第一、第三集液计量腔的第二通液缺口,其中第二通液缺口的高度比第一通液缺口高,在集液计量容器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集液计量腔的部位配设有一用于将液体引入第一集液计量腔的引液管管座,在集液计量容器的底部构成有一与所述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以及第三集液计量腔相通的放液阀套,在该放液阀套内设置有一放液阀,并且在放液阀套朝向所述第三集液计量腔的一端端部延接有一排液接口,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集液计量腔内纵向设置有一溢流管,该溢流管的上端的溢流口与所述第二通液缺口平齐,而溢流管的下端与所述放液阀套相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集液计量腔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二集液计量腔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二出液孔,而所述的第三集液计量腔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三出液孔,第一、第二出液孔以及第三出液孔均与所述放液阀套相通,所述的放液阀与第一、第二出液孔以及第三出液孔相配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三集液计量腔内增设了用于直接将增量的液体排出的溢流管,因此纵使第一、第二和第三集液计量腔和充满液体后也能保障患者正常导尿,不会出现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敬请参见图1,给出了一集液计量容器1,该集液计量容器1优选使用透明材料制作,透明材料如透明的有机玻璃或透明的塑料或者采用其它等效的材料制作。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底部构成有一排液袋挂置架11,在该排液袋挂置架11上并且位于一侧(该一侧是指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构成有一组挂袋钩111,挂袋钩111的不言而喻的作用是用于挂着排液袋。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容腔内以纵向设置的方式并且朝着容腔的高度方向构成有既彼此分隔又相互并行的一第一隔离板12和一第二隔离板13,第一、第二隔离板12、13之间的区域构成为第一集液计量腔14,而第一隔离板12与集液计量容器1的容腔的左侧内壁之间的区域构成为第二集液计量腔15,又,第二隔离板13与集液计量容器1的容腔的右侧内壁之间的区域构成为第三集液计量腔16,第一、第二、第三集液计量腔14、15、16是彼此相通的。具体是在第一隔离板12的上部(上端)构成有一第一通液缺口 121,藉由该第一通液缺口 121将第一、第二集液计量腔14、15彼此贯通,也就是说使第一集液计量腔14中的液体经第一通液缺口 121进入第二集液计量腔15内;在第二隔离板13的上部(上端)构成有一第二通液缺口 131,藉由该第二通液缺口 131将第一、第三集液计量腔14、16彼此贯通。由于第二通液缺口 131的高度比第一通液缺口 121的位置高,因此进入到第一集液计量腔14中的液体在充满第一集液计量腔14后首先经第一通液缺口 121进入第二集液计量腔15中,只有在第二集液计量腔15充满液体后才得以由第二通液缺口 131将液体溢至第三集液计量腔16内。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一侧(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即朝向护理者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第二、第三集液计量腔14、15和16的位置以印刷或以模制方式或者以其它类似的等效方式均设计有计量标记17。前述的第二集液计量腔15的容积比第一集液计量腔14的容积大,而前述的第三集液计量腔16的容积比第二集液计量腔15的容积大。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第一集液计量腔14的部位设置有一引液管管座18,该引液管管座18用于连接导尿管181,来自导尿管181的尿液经引液管管座18 底部的集尿斗182进入第一集液计量腔14。在集液计量容器1的底部延伸构成有一放液阀套19,在该放液阀套19朝向第三集液计量腔16的一端端部构成有一排液接口 191,该排液接口 191用于与上面已经提及的但在图中未示出的挂置于挂袋钩111上的排液袋配接。在前述的排液阀套19的排液阀套腔192内设置有一放液阀2,该放液阀2由旋转轴21、旋转轴手柄22和一组阀塞23,旋转轴21转动地设置在排液阀套腔192内,旋转轴手柄22固定在旋转轴21探出排液阀套腔192的一端端部,并且在该旋转轴手柄22上延伸有一挡片221,该挡片221与延伸构成于集液计量容器1的底部的限位突缘4相对应,一组阀塞23的数量有三个,套置固定在旋转轴21上并且由限位套221限定,各阀塞23具有密封面231和通液槽232。在前述的第一集液计量腔14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一出液孔141,第二集液计量腔15 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二出液孔151,而第三集液计量腔16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三出液孔161,第一、第二和第三出液孔141、151和161均与前述的排液阀套腔192相通。当前述的三个阀塞 23的密封面231对应于第一、第二、第三排液孔141、151、161时,则表明放液阀2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赛爱斯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