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换包用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532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换包用连接件,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矩形框架、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下方的第二矩形框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矩形框架下方的冲击钢板,其中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与第二矩形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矩形框架与所述冲击钢板之间通过多根钢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可实现快速更换中间包连浇作业,提高连浇炉数和铸机作业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连铸
,更具体地,是一种用于大方坯连铸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
技术介绍
在冶金连铸工艺中,大方坯的快速更换中间包技术,是连铸实现连浇的关键技术, 它的主要优势在于提高连浇炉数,提高铸机作业率、产能,减少停机时间,提高铸坯收得率,实现不同钢种的连浇等方面。其中,换包用连接件是实现快速更换中间包技术的关键部件,它的优点在于1)对前后钢种进行物理分割,减少混钢报废,降低成本;2)连接件增加了钢水的连接强度,降低了更换中间包后开浇漏钢的几率。目前,由于国内外相关连铸机设备所生产钢种及工艺等方面的差别,所应用的快速换包程序和设备也多种多样,但快速更换中间包技术基本都涉及到连接件。各企业所使用及目前多数专利中所提及的连接件的结构形式也各式各样,有的采用钢板结构制作而成,有的采用较复杂的结构,制作成本较高,使用起来较笨重,甚至会对结晶器铜板造成划伤,其最终目的就是减少更换中间包后开浇漏钢的几率。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来实现大方坯在连铸连浇工艺中的中间包快速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快速换包设备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本技术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矩形框架、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下方的第二矩形框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矩形框架下方的冲击钢板,其中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与第二矩形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矩形框架与所述冲击钢板之间通过多根钢条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矩形框架的面积。优选地,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上设置有两根互相平行的夹持钢条。利用本技术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可实现快速更换中间包连浇作业,提高连浇炉数和铸机作业率,减少停机时间,并且可进一步减少交接坯的报废量,提高连铸综合收得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本技术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被简化为线条的俯视图;图3为利用本技术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进行大方坯连铸机的快速更换中间包作业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矩形框架 10、位于第一矩形框架10下方的第二矩形框架20、以及位于第二矩形框架20下方的冲击钢板30。第一矩形框架10和第二矩形框架20可分别由多根钢条焊接而成,也可由一根钢条一体形成。更具体地,第一矩形框架10与第二矩形框架20之间、以及第二矩形框架20与冲击钢板30之间通过多根钢条40相连接。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矩形框架10与第二矩形框架20的各对应的长边通过8根钢条相连接,宽边通过6根钢条40相连接,第二矩形框架20的长边和宽边也分别通过8根和6根钢条40与冲击钢板30相连接。连接第一矩形框架10和第二举行框架20的钢条也可以经过弯曲加工后,同时连接冲击钢板30。 以上连接方式均为焊接(如图2中焊点50所示)。在尺寸设计上,第一矩形框架10的面积大于第二矩形框架的面积20。并且,第一矩形框架10的长边11以及宽边12要略小于结晶器断面的长和宽,以使受热膨胀后不会损伤结晶器铜板。另外,优选地,第一矩形框架10上设置有两根互相平行的夹持钢条13、14。夹持钢条13、14可焊接在第一矩形框架10的一对长边或短边上,并且夹持钢条13、14之间的距离应设置成便于浸入式水口插入,以避免浸入式水口被触碰到。冲击钢板30用于焊接钢条以起到稳固的作用,同时也作为配重部件来控制连接件的重心,以便于连接件的安插。冲击钢板的厚度以不易于击穿为控制要点,以防止前后炉次钢水混钢而产生质量问题和减少交接坯的报废量。配重钢板30可采用任何合适的形状,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配重钢板30的截面呈V型。以下结合图3,对利用本技术的连接件进行大方坯连铸机的快速更换中间包作业的流程进行说明。具体地,在步骤SlOO中,上一中间包浇注结束,中间包车开走,并且铸坯在结晶器内自动定位。然后迅速地,在步骤S200中,将结晶壁周围的渣壳挑出,并在铸坯液芯凝固前,迅速将本技术的连接件安插入其中,同时确保安插无倾斜,以避免触碰到结晶器铜板。在步骤S300中,再次确认各流内的连接件插入铸坯中,无倾斜,并确认结晶内壁周围无渣子。完成上述步骤后,在步骤S400中,将另一中间包开到浇注位,依次进行大包开浇和中间包各流开浇作业。在以上操作中,连接件应迅速插入,并且保证无倾斜,无渣tJXi O综上所述,利用本技术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可实现快速更换中间包连浇作业,提高连浇炉数和铸机作业率,减少停机时间,并且可进一步减少交接坯的报废量,提高连铸综合收得率。本技术的连接件的应用,还增加了钢水连接强度,减少了开浇漏钢几率。另外,本技术的连接件还减少了开浇原材料的消耗,例如密封件、V型块、弹簧等消^^ O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换包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矩形框架、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下方的第二矩形框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矩形框架下方的冲击钢板,其中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与第二矩形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矩形框架与所述冲击钢板之间通过多根钢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矩形框架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上设置有两根互相平行的夹持钢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换包用连接件,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矩形框架、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下方的第二矩形框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矩形框架下方的冲击钢板,其中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与第二矩形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矩形框架与所述冲击钢板之间通过多根钢条相连接。本技术的快速换包用连接件,可实现快速更换中间包连浇作业,提高连浇炉数和铸机作业率。文档编号B22D41/56GK202174242SQ20112021710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俊江, 孟庆玉, 李树贵, 王勇, 蒋际欢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玉蒋际欢王勇刘俊江李树贵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