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465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缓冲夹包括缓冲部,其由软质材料制成,并且当挤压力施加到其上时能够弹性变形,由硬质材料制成的附连部,以及与附连部一体形成的连接部。连接部埋置在缓冲部中,以使得缓冲部能够与附连部结合在一起。缓冲部的围绕连接部的端面的外周边的部分具有横向厚度,该横向厚度在其中挤压力施加到缓冲部上的方向上是变化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在车辆中的缓冲夹(cushion clip),或者是夹持性缓冲件。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附连到固定构件(例如车体)上的缓冲夹,以便接纳或承受可移动构件(例如车辆滑动门)的负载并且吸收由此引起的冲击。
技术介绍
例如由日本待决专利公开号2008-196651教导了这种类型的公知的缓冲夹。缓冲夹包括由例如热塑性弹性体(TPE)的软质材料制成的缓冲部;由例如聚丙烯(PP)的硬质材料制成的附连部;以及与附连部一体形成的连接部。连接部被埋置(被容纳)在缓冲部中,以使得缓冲部能够与附连部结合在一起。附连部插入到形成在固定构件(例如车体) 中的附连孔内,以使得缓冲夹能够被附连到固定构件上。在公知的缓冲夹中,其中由PP制成的附连部与由TPE制成的缓冲部结合在一起, 同时与附连部一体形成的连接部被埋置在缓冲部中,当挤压力被施加到缓冲部上时,缓冲部在挤压方向上的弹性变形被连接部的端面所接纳。因此,应力会沿着连接部的端面的外周被集中到缓冲部上。所以,当缓冲部重复地弹性变形时,会沿着连接部的端面的外周在缓冲部中产生永久变型。产生在缓冲部中的永久变型会导致缓冲夹的耐用性降低。进一步, 在缓冲部中产生的永久变型会在缓冲部的外周面中形成折叠线。这会导致缓冲夹的不良外观。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改进缓冲夹。
技术实现思路
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缓冲夹包括缓冲部,其由软质材料制成,并且当挤压力施加到其上时能够弹性变形;由硬质材料制成的附连部;以及与附连部一体形成的连接部。连接部埋置在缓冲部中,以使得缓冲部能够与附连部结合在一起。连接部被成形为使得当挤压力被施加到缓冲部上时,缓冲部在挤压方向上的弹性变形能够基本上被连接部的端面所承受。围绕连接部的端面的外周边的缓冲部一部分具有横向厚度,该横向厚度沿挤压力施加到缓冲部上的方向是变化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当挤压力被施加到缓冲部上时,压挤压力能够被有效地分散。也就是,应力不会沿着连接部的端面的外周边集中到缓冲部上。因此,整个缓冲部能够被均勻地挤压和弹性变形。因此,即使当缓冲部重复地弹性变形时,缓冲部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沿连接部的端面的外周边在其中产生永久变型。因此,基本上不会在缓冲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折叠线。所以,缓冲部(缓冲夹)能够具有增加的耐用性和良好的外观。备选地,连接部具有锥形部分,其形成在连接部的端面的外周边中,以使得缓冲部的所述部分的横向厚度可以进行变化。在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阅读了下列详细描述之后,本专利技术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易于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代表性实施例的缓冲夹的透视图,其中假想性地图示出埋置在缓冲部中的连接部;图2是缓冲夹的正视图; 图3是缓冲夹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代表性实施例的缓冲夹的透视图,其中假想性地图示出埋置在缓冲部中的连接部;图6是缓冲夹的正视图; 图7是缓冲夹的纵向剖视图8(A)是缓冲夹的说明性示意图,该视图示例说明了其中缓冲夹变型或被挤压的状态;和图8(B)是传统缓冲夹的说明性示意图,该视图示例说明了其中传统缓冲夹变型或被挤压的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实施例。第一详细代表性的实施例将参考图1至4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详细的代表性实施例。在图1至4中图示了代表性的缓冲夹(cushion clip) 10。缓冲夹10用于被附连到车体36(固定构件)上,以便承受车辆滑动门38(可移动构件)的负载并且吸收由该负载引起的冲击。如在图1中最佳图示的,代表性的缓冲夹10包括由例如热塑性弹性体(TPE) 的软质材料制成的缓冲部12、由例如聚丙烯(PP)的硬质材料制成的附连部22、和与附连部 22 —体形成的连接部26。连接部沈埋置(容纳)在缓冲部12中,以便缓冲部12能够与附连部22结合在一起。如在图2中所示,附连部22被插在形成于车体36中的附连孔37 中,以使得缓冲夹10能够被附连到车体36上。如在图1至3中所示,缓冲部12通常具有截顶圆锥体(截头圆锥体)的形状,并且具有直径减小的上表面14。如在图2中所示,当滑动门38关闭时,滑动门38(滑动门38 的负载)能够由缓冲部12的上表面14承受,以使得滑动门38的负载能够被施加在其上。 因此,与负载相对应的挤压力能够被施加到缓冲部12上,从而使得缓冲部12能够在挤压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因此,由滑动门38的负载所引起的冲击能够被吸收或减弱。缓冲部12包括柱形突出部分20,其一体地形成在上表面14的中心部分之中。突出部分20从上表面14向上突出。如在图1和3中所示,缓冲部12进一步包括环形槽18。 环形槽18形成在上表面14中,以便环绕着突出部分20。如能理解的,突出部分20能够通过有限的或较小的负载(较小的挤压力)独立于缓冲部12地进行弹性变形。进一步,当滑动门38关闭时,滑动门38的负载将首先接触突出部分20,以使得突出部分20能够在缓冲部12弹性变形之前发生弹性变形。所以,由滑动门38的负载所引起的冲击能够被平稳地吸收或减弱。如在图2中最佳图示的,附连部22从缓冲部12的下表面15的中心部分向下突出。附连部22被成型为可被插入到车体36的附连孔37中。进一步,附连部22具有一对接合突起对,其正好相反地或沿直径方向形成在其外表面中。接合突起M的各自形状使得由于PP的弹性而正好相反地或沿直径方向地向外和向内进行弯曲。所以,当把附连部22压入到附连孔37中时,附连部22能够被插入到附连孔37中,同时接合突起M向内弯曲。当附连部22完全插入时,接合突起M能够与附连孔37的内周边相接合。所以,缓冲夹10能够被附连到车体36上。如在图1和3中所示,连接部沈通常具有截顶圆锥体(截头圆锥体)的形状。连接部沈具有小于缓冲部12的尺寸,以便被容纳或埋置在缓冲部12中。连接部沈具有直径减小的端面(上表面)28。连接部沈包括凹陷(容纳)部分30,其形成在其端面观的大致中心部分。连接部沈进一步包括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是六个)端部开口的竖直中空部分32,其沿着其外周面以希望的间距进行定位。进一步,如在图3中所示,竖直中空部分3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形成在其下端中的狭窄部分34。缓冲部12和附连部22 (连接部沈)能够通过软质材料(例如TPE)和硬质材料(例如PP)的双色模塑而被一体形成。特别地,硬质材料被注射到第一成型模具中,以使得附连部22和连接部沈能够被整体模制或成型为单体件。此后,软质材料被注射到第二成型模具中,以使得缓冲部12可被模制或成型,同时连接部沈被埋置在缓冲部12中。因此,能够形成了缓冲夹10。在这样形成的缓冲夹10中,附连部22被一体地连接到缓冲部12上,同时连接部26被埋置在缓冲部12中。如能理解的,当缓冲部12被模制时,注射的软质材料(TPE)能够填充在连接部沈的竖直中空部分32 (狭窄部分34)中(图幻。所以,附连部22能够通过连接部沈被紧固地连接到缓冲部12上。进一步,如在图1,3和4中所示,连接部沈具有锥形部分四,其形成在连接部沈的端面观的外周边(即,连接部沈的上端周向部分)中。因此,如在图4中最佳图示的,与锥形部分四相对应的缓冲部12 —部分的横向厚度沿竖直方向逐渐变化。换句话说,环绕着连接部26的端面观的外周边的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山孝弘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