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2364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光模块,包括:发光面板,包括发光面及非发光面,非发光面具有多个面板电极区;立体电路板,包括多个电路板电极区,多个电路板电极区对应多个面板电极区设置,立体电路板以第一安装方向或第二安装方向设置于发光面板的非发光面,使多个电路板电极区电性连接于多个面板电极区,其中第一安装方向相反于第二安装方向;及定位件,定位发光面板及立体电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模块化的发光模块。
技术介绍
在平面显示器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以具备自发光、广视角、响应速度快、低耗电量、对比强、亮度高、厚度薄、可全彩化、并且其结构比已知技术更为简单以及操作环境温度范围亦比已知的范围大。因此,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在中、小尺寸携带式显示器领域中逐渐受到瞩目。已知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于透明基板上定义有显示区域及非显示区域。当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与驱动电路板控制器连接时,多数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为外接式驱动电路模块(Incbpendent control gear),然其缺点在于成本较高,并且组装的体积也较为厚重,虽然其广泛的应用,但整体装置受其体积厚重的影响,因而显得较为不便。另一种型式则为模块化的电路驱动模块(Built in control gear) 0同时参考图1与图2,图1为已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已知驱动电路模块的示意图。不论外接式驱动电路模块或是模块化的电路驱动模块,其设计主要是依照基板Al两端的电极A21、A22 分别拉出走线A3焊接连接驱动电路模块A4的输出端点,另一端驱动电路输入端则是连接市电的插头,因此这样架构的设计往往容易造成断线的可能性发生,亦或者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导致OLED发光元件组装成灯具的同时产生类似的问题点,也由于组装上的复杂程度,难以突显出OLED平面光源的轻薄特点。因此,如何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组成结构更为精简,使其可减少故障而达到轻薄化,为本案的专利技术人以及从事此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亟欲改善的课题。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光模块,包括发光面板、立体电路板及定位件;其中,发光面板包括发光面及非发光面,非发光面具有多个面板电极区;立体电路板包括多个电路板电极区,多个电路板电极区对应多个面板电极区设置,立体电路板以第一安装方向或第二安装方向设置于发光面板的非发光面,使多个电路板电极区电性连接于多个面板电极区,其中第一安装方向相反于第二安装方向;定位件用以定位发光面板及立体电路板。本专利技术亦提出一种发光模块,包括发光面板、立体电路板及定位件;其中,发光面板包括发光面及非发光面,非发光面具有正电极区与负电极区;立体电路板包括多个电路板电极区,多个电路板电极区分别对应正电极区与负电极区设置,立体电路板设置于发光面板的非发光面,使多个电路板电极区分别电性连接于正电极区与负电极区;定位件用以定位发光面板及立体电路板。本专利技术采用立体电路板实现驱动电路模块化,因而可直接套用在发光面板而结合形成整套的灯具模块,不仅可以简化灯具组装的设计过程,并且达到灯具轻薄化的目的,同时可以发展出各种形式灯具上的应用,如桌灯、立灯或办公室照明灯具等形式。再者,本发面板上,可以减小发光面板的边框宽度距离利于增加其发光面积,而立体电路板与发光面板的电极间可以不需要通过走线的拉焊连接,避免造成内部断路的风险,同时可解决电极间连结发生导电不良的问题。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披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已知驱动电路模块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发光面板的示意图(一)。图4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发光面板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第--实施例组装立体电路板的示意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第--实施例组装立体电路板的示意图(二二)。图6C为本专利技术第--实施例组装立体电路板的示意图(三二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夹持件另一示例的示意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夹持件另一示例的示意图(二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 发光模块2 发光面板2a发光区域2b 非发光区域21发光面22 非发光面23面板电极区231 正电极区232 负电极区24 导线41电路板电极区411 正电极区412 负电极区42 驱动电路6 定位件61 夹持件62锁固件63 焊接件7 胶框Al 基板A21 电极A22 电极A3走线A4 驱动电路模块具体实施例方式图3、图4A及图5绘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图3为外观示意图,图 4A为发光面板的示意图,图5为剖面示意图。发光模块1包括发光面板2、立体电路板4、定位件6。发光面板2具有发光面21及非发光面22,并于非发光面22设有多个面板电极区 23,并可以导线M分别连接对应的面板电极区23,在此,多个面板电极区23为由交错排列的多个正电极区231与多个负电极区232所构成。在此,发光面板2为基板上定义有发光区域加与非发光区域2b,其中基板可为透明的玻璃基板、石英基板、抑或是塑料基板、抑或是可挠性基板,面板电极区23对应设置于非发光区域2b,且非发光区域2b表面可形成多条导线24(如图4A所示),其中一条导线M导通发光面板2两侧的正电极区231,另一条导线M导通发光面板2两侧的负电极区232。在本例中,发光面板2的发光元件主要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或者是发光二极管(LED)所组成,且此发光元件设置于前述的基板上;也就是说,当发光面板2的发光元件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组成,有机发光二极管与面板电极区23可设置于前述的基板同一面上,该面为面向立体电路板4。另外,发光面板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利用形成于基板该面上的线路(图中未示)与面板电极区23导通。前述说明发光面板2为有机发光 (OLED)显示面板或发光(LED)显示面板仅为举例,本专利技术非以此为限。立体电路板4可为“ π ”字体型周缘延伸有平板状的片体,整体观之,其概呈帽状体(如图5所示)。立体电路板4于其二端设有多个电路板电极区41,并于设置多个电路板电极区41之间的凹陷状平面处可设有驱动电路42,其中,驱动电路42为交流电转换直流电输出电路或直流电转换直流电输出电路,其可依照发光面板2的发光元件所需的电性操作来调整;多个电路板电极区41为由交错排列的多个正电极区411与多个负电极区412 所构成,且多个正电极区411对应多个正电极区231设置,多个负电极区412对应多个负电极区232设置。于立体电路板4叠合于发光面板2上,多个电路板电极区41与多个面板电极区23紧密接触,使多个电路板电极区41电性连接于多个面板电极区23而达成导通的目的,即可经由立体电路板4驱动发光面板2。如图4Β,为发光面板另一示例的示意图,发光面板2在其于非发光区域2b表面可不设置多条导线对,而将导线M整合至立体电路板4上,经由立体电路板4导通发光面板 2两侧的正电极区231,并导通发光面板2两侧的负电极区232,由此在同样尺寸的基板上, 可缩小发光面板2的非发光区域2b,增加其发光区域2a,更可以省略光掩模导线的设计以降低成本。如图6A、图6B及图6C,为组装立体电路板的示意图,立体电路板4可以第一安装方向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婉婷陈静珊常鼎国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