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卷烟机组二次风选的梗丝分离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0616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卷烟机组二次风选的梗丝分离室。所述梗丝分离室包括开设在分离室顶端的烟丝输出口、后板上的梗丝输出口、内部的多块挡块、分离室下部的梗丝输出口和下调节风门,其特征是:在分离室的上盖上均匀开设有多排出风孔,在出风孔外罩设有可调节其开度大小的上调节风门,在上调节风门上开设有多个与出风孔相互对应的调风孔和一调节槽,上调节风门与上盖通过调节槽内的手动锁紧螺钉连接,并可在手动锁紧螺钉的作用下调节出风孔的开度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克服了现有的制丝工艺中烟丝梗过多的缺陷,降低烟支含梗量的效果十分明显,改进后的烟支含梗量降低了60%以上,产品的内在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而且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叶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卷烟机组二次风选的梗丝分离室
技术介绍
烟叶是生产卷烟的主要原料,在卷烟生产的工艺中有一道制丝工艺,当烟叶进入打叶机后烟叶与叶梗分离,叶片上仍保留着少量的茎脉,这些叶片被切成烟丝后就成了梗签。在烟丝生产和卷烟机组的卷烟卷制中均有风选过程以去掉梗签,但是,我们在卷制的烟支中仍发现有一定的梗签。在卷烟制造过程中,PR0T0S70是目前卷烟生产企业的主要机型,其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烟支质量稳定,其检测系统完善。但VE部分对其烟丝的来料要求较高,如果烟丝中的含梗过多,在设备运转中会造成堵塞烟丝现象,有时还会引起烟支重量偏差增大烟支硬度不均勻、烟支表面“刺破”或不光滑等一系列质量问题。同时还会加快设备零部件的磨损,引起“跑条”、“堵塞”等故障,影响设备效率和各项物耗指标的完成。特别是梗签在烟支燃烧的过程中容易引起“爆花”,“熄火”等质量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不便。而烟丝中含梗签量较高的根源是在卷烟制丝的工艺中梗签风选效果不好所引起。只有采取改进风选系统效果, 从而达到降低烟支中含梗签量的目的。PR0T0S70机组采用的是二级风选的方法进行梗丝分离。第一级风选(梗签分离) (如图1)。主要由风帘、加速输送带、梗导向板、螺旋输送机等主要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针辊10送来的烟丝被弹丝辘11从针辊10上剥离后均勻地分布在加速输送带12上, 加速输送带12将烟丝向前加速输送并抛起,烟丝经过风帘13进行第一次风选除梗后,较重的梗签穿越风帘13并越过梗丝导向板14进入螺旋输送机15被送至梗丝分离室进行二次风选。而质量较轻的烟丝在风帘13向下的吹风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加速辊送至烟条输送机16。在第一级风选中,可以通过调节低压风机的调节板来改变风帘等处风压的大小或调整梗导向板的高低来改变梗签分离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低压风机的风压设定在10-12 毫巴的范围内,若调低风压或调低梗导向板可使梗丝剔除量增大,其结果是烟支的含梗量相对减少,但会使进入第二级风选梗丝分离室的烟丝出现梗中含丝偏多,并容易造成梗丝在第二级风选的梗丝分离室内出现阻塞,影响风选效果,同时也会使烟丝损耗增大而造成浪费。若增大风速或调高梗导向板则使梗丝剔除量减少,烟支含梗量随之增多,引起前述相应问题。因此只有调节二级风选装置,第二级风选主要是由风机,梗丝分离室和烟条输送机等组成。如图2,其工作原理是当含梗烟丝不断从梗丝输出口 2处抛出后进入梗丝分离室1中,含梗烟丝在上部负压的作用下处于悬浮状态作无规则的运动,受风面积较小且较重的烟丝或梗签则会下沉,通过几个档板3的阻挡后,含梗烟丝产生翻滚,最后较重梗签就会掉进下部的储梗箱里。而质量较轻的烟丝被向上吸走进入烟条输送机。在第二级风选中,可以通过调节风机的负压大小或调节下调节风门4的开度大小控制梗丝分离室中的吸力,从而改变梗签的分离量。可是负压一般设定在-80--85mbar的范围内,若减小负压则梗丝剔除量增大,梗中带丝增多,损耗大;若增大负压,则梗丝剔除量减少,烟支含梗增多,这时烟条的上层烟丝较为紧密,引起烟支硬度不均勻,烟支有时也有被小梗签“刺破”现象,同时还会加快烟条输送机内零件的磨损。所以对于二次风选的改进只能是在装置上,而二次风选最主要的就是梗丝分离室,因此只有对分离室的结构进行改进,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第一级风选调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可以使梗丝分离室中的吸力调整点由一个变成两个,调节的余量更大,进一步加强二次梗丝分离效果的梗丝分离室。所述一种用于卷烟机组二次风选的梗丝分离室包括开设在分离室顶端的烟丝输出口、分离室后板上的梗丝输出口、分离室内部的多块挡块、分离室下部的梗丝输出口和下调节风门,其特征是在分离室的上盖上均勻开设有多排出风孔,在出风孔外罩设有可调节其开度大小的上调节风门,在上调节风门上开设有多个与出风孔相互对应的调风孔和一调节槽,上调节风门与上盖通过调节槽内的手动锁紧螺钉连接,并可在手动锁紧螺钉的作用下调节出风孔的开度大小。所述出风孔有四排,设置在梗丝输出口的上方。 所述梗丝输出口设置在分离室后板的中上部。所述上调节风门为长115mm,宽70mm的方形风门。所述调节槽为长10mm,宽6mm的椭圆槽。本技术在梗丝分离室的上盖增加了一个调节风门,在第一级风选调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可以使梗丝分离室中的吸力调整点由一个变成两个,调节的余量更大。可根据烟支的含梗状况和梗丝的风选状况来调节梗丝分离室吸力的大小,也使梗丝在分离室中的烟丝运动更加无序和松散,更有利于梗丝的进一步分离,最终通过综合调整上、下风门的进风量达到理想的梗丝分离效果。本技术有效地克服了现有的制丝工艺中烟丝梗过多的缺陷,降低烟支含梗量的效果十分明显,改进后的烟支含梗量降低了 60%以上,产品的内在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而且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卷烟机组一次风选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卷烟机组二次风选中梗丝分离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梗丝分离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中1-分离室,2-梗丝输出口,3-挡块,4-下调节风门,5-上盖,6-出风孔,7-上调节风门,8-调风孔,9-手动锁紧螺钉,10-针辊,11-弹丝辘,12-加速输送带,13-风帘, 14-梗丝导向板,15-螺旋输送机,16-烟条输送机,17-烟丝输出口,18-梗丝输出口,19-调节槽,20-分离室后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3、4中,所述一种用于卷烟机组二次风选的梗丝分离室包括开设在分离室1顶端的烟丝输出口 17、分离室后板20上的梗丝输出口 2、分离室1内部的多块挡块3、分离室1下部的梗丝输出口 18和下调节风门4,其特征是在分离室1的上盖5上均勻开设有多排出风孔6,在出风孔6外罩设有可调节其开度大小的上调节风门7,在上调节风门7上开设有多个与出风孔6相互对应的调风孔8和一调节槽19,所述调节槽为长10mm,宽6mm的椭圆槽,上盖5与椭圆槽对应处有一个M5的螺孔,在螺孔上装有一个手动锁紧螺钉9,上调节风门7与上盖5通过调节槽19内的手动锁紧螺钉 9连接,需要调整时,拧松手动锁紧螺钉9,上调节风门7可在调节槽19的长度范围内上下滑动,调节其风孔开度大小,调好后拧紧手动锁紧螺钉。所述出风孔6有四排,设置在梗丝输出口 2的上方。所述梗丝输出口 2设置在分离室后板20的中上部,方便梗丝输出。所述上调节风门7为长115mm,宽70mm的方形风门。当含梗烟丝不断从梗丝输出口 2处抛出后进入梗丝分离室1中,梗丝分离室1中的吸力调整点由一个变成两个,调节的余量更大,可根据烟支的含梗状况和梗丝的风选状况来调节梗丝分离室吸力的大小,也使梗丝在分离室中的烟丝运动更加无序和松散,受风面积较小且较重的烟丝或梗签则会下沉,通过几个档板3的阻挡后,含梗烟丝产生翻滚,最后较重梗签就会掉进下部的储梗箱里。而质量较轻的烟丝被向上吸走进入烟条输送机。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卷烟机组二次风选的梗丝分离室,包括开设在分离室顶端的烟丝输出口 (17)、分离室后板00)上的梗丝输出口 O)、分离室内部的多块挡块(3)、分离室下部的梗丝输出口(18)和下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声扬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