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入Al+Cu+Er+Sb细化变质半固态复合坯料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是:A、Al+Cu+Er+Sb细化变质半固态复合坯料的制备;B、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本合金材料具有高强高韧:经检测力学性能达到球磨铸铁QT450-10材料标准,国标金属型单铸试棒的抗拉强度达到430Mpa以上,延伸率9%以上,硬度平均值HB≥125;合金中的合金元素的获得没有使用中间合金材料,与传统铝合金制造方法相比去掉了中间合金的熔炼环节,降低能耗与烧损的同时减少了污染,总生产成本降低了20%以上,可替代球墨铸铁用于汽车中的支架类零件,突破汽车全铝化的瓶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合金材料制备
,涉及铸铝合金,尤其是一种加入 Al+Cu+Er+Sb细化变质半固态复合坯料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铝合金与钢铁相比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导热性好、耐蚀性好等优点,与钛合金、镁合金相比具有资源储量大、成本低、工艺性能好的优势,因此铝合金在航天航空工业、 高速列车、汽车工业以及其他工业领域大量的推广和应用,是理想的轻量化材料。有数据统计,到2010年,虽然每辆汽车中的铝合金用量已达到150Kg/辆但应用方向主要是壳体类铸件,应用种类多为共晶或亚共晶铝硅合金,而汽车中的支架类零件仍多为球墨铸铁QT400-18、QT400-15、QT450-10、QT500-7,其力学性能以QT450-10为例,即抗拉强度强度> 450Mpa,断后延伸率> 10%,在耐高温、耐腐蚀、高强、高韧、以及高延展性方面明显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加入Al+Cu+Er+Sb细化变质半固态复合坯料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铝合金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强、 高韧以及高延展性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入Al+Cu+Er+Sb细化变质半固态复合坯料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细化变质半固态复合坯料的制备及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具体步骤是A、Al+Cu+Er+Sb细化变质半固态复合坯料的制备方法(1)将过200 300目金属铒粉、铜米以及破碎好的、金属锑充分搅拌均勻,置于砂型模具中;(2)取温度800-850 V的纯铝液浇入上述模具中,立即进行搅拌以形成半固态坯料,待上述半固态坯料的温度降至200 300°C时取出,挤压成0. 1 0. 5mm的薄片,即得到 Al+Cu+Er+Sb细化变质半固态复合坯料薄片,备用;B、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方法(1)取杂质铁、硅的含量均小于0. 15%且其它杂质总和小于0.05%的重熔铝锭放于预热炉中,在200 300°C的预热炉中预热两小时,然后在蓄热炉中加热,待温度升至 700 750°C时进行精炼打渣;(2)按照复合坯料薄片与重熔铝锭重量比0. 8 1. 2 10的比例加入坯料薄片, 并充分搅拌,熔体在700 750°C温度下保温1 2小时;(3)进行二次打渣除气精炼,精炼后将浮渣处理干净,并静置10 15min ;;(4)在700 720°C进行铸造,并取试样检测;(5)检测合格后成品包装入库。而且,所述Al+Cu+Er+Sb细化变质半固态复合坯料的制备方法中,金属铒粉铜米金属锑纯铝液的重量比例为1 5 1 5 0. 2 1 30 50。而且,所述铜米制成直径0. 6mm、长3mm的形状。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合金材料具有高强高韧经检测力学性能达到球磨铸铁QT450-10材料标准, 国标金属型单铸试棒的抗拉强度达到430Mpa以上,延伸率9%以上,硬度平均值HB彡125。2、本合金在T5状态下,国标金属型单铸试棒的抗拉强度最大值可以达到470Mpa, 最小值为438Mpa,试样抗拉强度的最小值为最大值的93% ;延伸率最大值16. 3%,最小值为13. 5%,硬度的最大值HB = 133,最小值HB = 126 ;由此看出本合金产品性能稳定。3、本合金对材料要求不是很高,不用增加材料成本。4、本合金中的合金元素的获得没有使用中间合金材料,与传统铝合金制造方法相比去掉了中间合金的熔炼环节,降低能耗与烧损的同时减少了污染,总生产成本降低了 20%以上,可替代球墨铸铁用于汽车中的支架类零件,突破汽车全铝化的瓶颈。5、本合金的变质细化复合材料是由半固态坯料挤压制得的,因此合金元素的细化变质效果及润湿性都非常好、合金性能具有突破性的提高。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 一种加入Al+Cu+Er+Sb细化变质半固态复合坯料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是(1)将铒粉用200目筛子筛选剔除较大颗粒,过筛的铒粉置于^rC烘干炉内预热烘干1. 5小时,取出烘干后的铒粉放于通风处自然冷却至室温备用;(2)用破碎机将金属锑破碎成直径1 3mm的碎块备用;(3)将35公斤备用铒粉,35公斤铜米,8公斤破碎好的金属锑共同放入预热炉里, 在250°C的炉温下烘干预热2小时;(4)将预热好的铒粉、铜米和金属锑充分搅拌均勻置于砂型模具中;(5)取825°C的纯铝液400Kg浇入上述模具中并立即搅拌,形成半固态坯料,待上述半固态坯料的温度降至200 300°C时取出,挤压成0. 3mm的坯料薄片即可备用;(6)取杂质铁、硅的含量均小于0. 15%,其它杂质总和小于0.05%的重熔铝锭放于预热炉中,在200-300°C的预热炉中预热两小时,然后在蓄热炉中加热,待温度升至 730°C时进行精炼打渣;(7)称取坯料薄片20Kg、重熔铝锭重量205Kg入炉加热熔化,当炉料全部熔化后, 充分搅拌,(8)继续升温至740 V时停止加热,熔体在700 740°C温度下保温2小时;(9)用自动喷粉机采用氩气流2m3/h)将精炼剂(HGJ-2无钠清渣剂)送入熔体中进行二次除气精炼打渣;(10))静置 15min ;(11)在725°C进行铸造,并取试样检测;通过检验,本实验方法制备的铝合金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440Mpa,延伸率为14.4%,硬度平均值HB = 127。实施例2 一种加入Al+Cu+Er+Sb细化变质半固态复合坯料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是(1)将铒粉用300目筛子筛选剔除较大颗粒,过筛的铒粉置于^rC烘干炉内预热烘干1. 5小时,取出烘干后的铒粉放于通风处自然冷却至室温备用;(2)用破碎机将金属锑破碎成直径1 3mm的碎块备用;(3)将40公斤备用铒粉、40公斤铜米、9公斤破碎好的金属锑共同放入预热炉里, 在300°C的炉温下烘干预热3小时;(4)将预热好的铒粉、铜米和金属锑充分搅拌均勻置于砂型模具中;(5)取850°C的纯铝液400Kg浇入上述模具中并立即搅拌,形成半固态坯料,待上述半固态坯料的温度降至200 300°C时取出,挤压成0. 2mm的坯料薄片即可,备用;(6)取杂质铁、硅的含量均小于0. 15%,其它杂质总和小于0. 05%的重熔铝锭放于预热炉中,在200 300°C的预热炉中预热两小时,然后在蓄热炉中加热,待温度升至 725 °C时进行精炼打渣;(7)称取坯料薄片30Kg、重熔铝锭重量比310Kg入炉加热熔化,当炉料全部溶化后,充分搅拌;(8)继续升温至740°C时停止加热,熔体在700-730°C温度下保温1. 5小时;(9)用自动喷粉机采用氩气流2m3/h)将精炼剂(HGJ-2无钠清渣剂)送入熔体中进行二次打渣除气精炼,精炼后将浮渣处理干净;(10)静置 IOmin ;(11)在715°C进行铸造,并取试样检测;(12)检测合格后成品包装入库。通过检验,本实验方法制备的铝合金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465Mpa,延伸率为15.8%,硬度平均值HB = 132。下面以添加普通铝基中间合金的ZLlOl铝合金锭和加入Al+Cu+Er+Sb细化变质半固态复合坯料的高强韧铝合金锭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如芬,李志琴,田红杰,翟盼盼,霍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立中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