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织物整理机的区间无张力过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715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续式织物整理机的区间无张力过渡机构,属于针纺织物整理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导布辊,设置在机架的顶部;导布辊驱动装置,固定在机架上,并且与导布辊传动连接;摆筒轴,设置在机架上,并且对应于导布辊的侧下方;摆动轴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且与摆筒轴传动连接;摆筒,设在摆筒轴上,该摆筒具有一引布腔;织物防缠框,该织物防缠框对应于摆筒的底部,并且与摆筒连接;一对信号采集器,该对信号采集器设置在摆筒的对应两侧的外壁上,并且与防缠框相对应。使织物纤维具有柔软稠密的稳定效果;防止织物缠裹、绳状化、打结或聚团,保障织物获得良好的整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纺织物整理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织物整理机的区间无张力过渡机构
技术介绍
如针纺织业界所知之理,针纺织物在经过前一道的染色工序染色后进入后道的定型即后定型之前需对其进行柔软整理(业界称之为预处理或预整理),以便使织物纤维柔软稠密程度得以稳定,使织物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抗皱和免熨烫效果。通常情况下将复数台连续式织物整理机组合使用,并且排列于同一直线上,当第一台连续式织物整理机整理完成后进入落布槽,接着由第二台连续式织物整理机再次进行整理,依此类推。一般情况下经过三至八套连续式织物整理机整理后才将织物引入后定型工序进行后定型。为了使复数台连续式织物整理机有序地并且良好地协调工作,需在相邻的连续式织物整理机之间配置导布辊,通过导布辊(在电机的驱动下)将由前一台连续式织物整理机整理完成的并且从出布口进入到落布槽内的织物导引给下一台连续式织物整理机。在该过程中,由在线作业人员观察织物行进状况,一旦出现缠裹和/或结团等现象,需立即停机处理,由此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增大并且因停机几率高而影响整理效率,此外还造成能源浪费。因为,在某一台连续式织物整理机整理后的织物进入落布槽后,织物不免产生缠裹、打结和抱团等现象,若不及时处置,那么无法进入下一台连续式织物整理机继而整理。 又,如果未能及时将缠裹、打结和抱团等现象处置,那么至少会产生以下不利因素一是影响整理效果;二是损及后整理机,甚至会在后整理机的滚筒内堵塞。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设想,即只要将连续式织物后整理机的供织物通过的滚筒制造得足够冗长,那么无需实施多台套组合,并且可以避免前述不利因素。但是,实践证明这种设想难以甚至根本无法付诸实践,因为在对织物整理的过程中,需要由高温空气供给机构对滚筒的滚筒腔提供高温空气,因此如果将滚筒制造得足够冗长,那么滚筒内的温度无法保障一致,并且滚筒自身的制造难度增加;又因为,一旦连续式织物整理机出现故障,那么对织物的整个整理工作停止并且维修难度大;还因为,织物由于克重和/或原料的不同,启用的连续式织物整理机的数量也不尽相同,于是,倘若不加区别对待地使用具有冗长的滚筒的单一一台连续式织物整理机,那么势必产生浪费资源和能源,与目前全社会崇尚的节约型和节能型经济精神相悖。本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检索,然而在已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避免织物在缠裹、绞成绳状、打结、抱团的状态下进入整理机整理的技术启示, 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防止织物缠裹、绳状化、打结或聚团而藉以保障织物获得良好的整理效果和有利于织物在无张力状态下进机整理而藉以使织物纤维具有柔软稠密的稳定效果的连续式织物整理机的区间无张力过渡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连续式织物整理机的区间无张力过渡机构, 包括一机架;一用于将织物导引给连续式整理机整理的导布辊,该导布辊转动地设置在机架的顶部;一用于驱使导布辊运动的导布辊驱动装置,固定在机架上,并且与导布辊传动连接;一摆筒轴,该摆筒轴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导布辊的侧下方;一用于驱使摆筒轴运动的摆动轴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与摆筒轴传动连接;一摆筒,设在所述的摆筒轴上,该摆筒具有一用于供织物通过的引布腔;一织物防缠框,该织物防缠框对应于所述摆筒的底部,并且与摆筒连接;一对信号采集器,该对信号采集器设置在所述摆筒的对应两侧的外壁上,并且与所述的防缠框相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布辊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第二传动轮和传动带,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第一传动轮固定在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 第二传动轮固定在所述导布辊的导布辊轴上,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均为皮带轮时,则所述的传动带为皮带;当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均为链轮时,则所述的传动带为链条。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摆动轴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减速箱、曲轴转盘、曲臂和摆臂,第二电机与减速箱相配合,并且由减速箱连同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曲轴转盘固定在减速箱的减速箱输出轴上,在曲轴转盘朝向曲臂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固定有一曲臂连接销,曲臂的一端与曲臂连接销连接,另一端与摆臂的一端连接, 而摆臂的另一端套置在所述的摆筒轴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摆臂上并且朝向所述曲臂的一端开设有一调整槽,所述曲臂的另一端在对应于调整槽的位置与摆臂铰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摆筒具有一摆筒座,该摆筒座穿置在所述的摆筒轴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织物防缠框的对应两侧各配设有一用于与所述的摆筒连接的浮动连接装置,并且浮动连接装置与所述的信号采集器的下方相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浮动连接装置包括触杆滑动座、触杆和弹簧,触杆滑动座固定在所述摆筒的外壁上,并且对应于所述信号采集器的下方,触杆上下移动地穿置在触杆滑动座上,该触杆的下端与织物防缠框连接,而上端探出触杆滑动座与信号采集器相对应,弹簧套置在触杆上,该弹簧的一端支承在触杆滑动座上,另一端支承在织物防缠框上,织物防缠框具有一布料腔,布料腔与摆筒的底部相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采集器为行程开关、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采集器为位置接近开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当进入到下一台连续式织物整理机继续整理的织物出现诸如缠裹、绳状化和/或聚团的情形时,便在织物防缠框和摆筒的作用下得到退解,并且在摆筒摆动的状态下途经引布腔,使织物趋于良好的铺展状态入机整理,藉以使织物纤维具有柔软稠密的稳定效果;当织物出现打结成团的情形时,则由织物防缠框阻止,并且由于织物防缠框触及信号采集器而停机,待解结后恢复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见图1,给出了具有腔体11的一机架1,一导布辊2的两端各具有一导布辊轴21 各导布辊轴21转动地支承在导布辊轴座211上,一对导布辊轴座211各由螺钉固定在机架 1的顶部。一导布辊驱动机构3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与前述的一对导布辊轴21中的其中一个导布辊轴21相对应。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导布辊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第二传动轮32、33 和传动带;34,第一电机31固定在机架1的顶部,第一传动轮固定在第一电机31的电机轴 311的轴头上,第二传动轮33固定在前述的一对导布辊轴21中的其中一个导布辊轴21的轴头上,无端点的传动带34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3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33 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传动轮32、33均为皮带轮,传动带34为皮带(传动皮带)。然而,如果将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勇许捷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杰思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