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35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渗透分离器由壳体、纤维束、上、下法兰和环氧树脂构成,其特征在于下法兰为环氧树脂浇注腔,下法兰公称内径大于壳体的外径,在壳体与下法兰连结处有一环形沟槽,下法兰内壁上有环形槽或环形凸起。这种中空纤维膜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高填充率、耐压高、使用方便等特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膜分离过程中使用的渗透分离器。中空纤维分离器基本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用环氧树脂管板集束的中空纤维束,另一部分是壳体,其典型结构是将一束平行放置的中空纤维两端用环氧树脂做成一体的管板,然后将此纤维束安装在一耐压壳体内加以密封,构成一个中空纤维分离器。上述分离器已经在实践中取得成功,但是为了承受压力和密封纤维束而使壳体的封头结构设计的十分复杂,使离分器成本高,加工不方便;另外由于环氧浇注与成器步骤分离,中空纤维的填充率得不到提高;再就是结构设计的原因而使分离器的使用方式受到限制,即分离器组装完成后就决定了其进料方式即要么是管程进料、要么是壳程进料,一般不能互换。为解决上述问题,JP60-147203、JP60-255116、JP61-97007中公开了离心浇注的方法,JP62-258709公开了一种制备中空纤维分离器的方法,其设计十分复杂,在封头上有3个“O”型密封圈以减少中空纤维束的收缩。JP63-111906公开了又一种分离器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将纤维束放入圆管容器中,端部浸入粘合剂溶液中,取出,干燥5分钟,再同样方法处理另一端,再用罩套住端部注入粘合剂,约两小时后待粘合剂不再流动时,切去封头,再固化20小时,即得到两端开口的中空纤维分离器,但填充率未能得到有效提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高填充料、耐压高、使用方便的中空纤维膜分离器。本技术的分离器由壳体、纤维束、上、下法兰和环氧树脂构成,其特征在于下法兰为环氧树脂浇注腔,下法兰公称内径大于壳体的外径,在壳体于下法兰连结处有一环形沟槽,下法兰内壁上有环形槽或环形凸起。具体地说本技术的分离器是将纤维束4尽可能多地充填在壳体3中,再将下法兰2与壳体3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由于壳体的螺距L1大于下法兰的螺距L2,下法兰公称内径D1大于壳体外径D2,因此在下法兰与壳体连接处形成环形沟槽A,由于D1>D2,下法兰的安装不会影响到纤维束;下法兰内壁上有环形槽或环形凸起6,环形槽可以是凹凸槽、螺纹槽、锯齿槽等;在纤维束与下法兰之间浇注环氧树脂,使其尽可能地填充于纤维之间、纤维与下法兰之间;上下法兰间用O型密封圈7密封,用螺栓8将上、下法兰1、2固紧即完成了分离器的一端封头,可用同样方式处理另一端,也可以采用常规方式处理另一端,即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分离器,如单封头、双封头构形等。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分离器封头部位的下法兰、壳体、纤维束与环氧树脂成为一体,因而应力负荷分配均匀、密封完整,在使用上更加方便,无论是管程进料还是壳程进料,在压差达10MPa的情况下分离器都能正常工作。本结构还使得纤维束的填充率达到了最大可能的提高,而填充率的提高为强制吹扫提供了可能,这在逆流操作时能有效地提高分离器的性能。由于本结构一次成型,加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分离器封头部位结构1.上法兰;2.下法兰;3.壳体;4.纤维束;5.环氧浇注腔;6.环形凹槽;7.密封圈;8.螺栓;D1.下法兰公称内径;D2.壳体外径实施例1一内径为30mm,长1000mm的壳体中装入外径530μm,内径320μm的中空纤维,共装入2052根,填充率65%,下法兰公称内径D1为50mm,在下法兰上有一个环形凹槽,L1为50mm,L2为30mm,加入环氧浇注,形成一双封头构型的分离器,从空气中分离氧和氮,选择性4.8,氧气渗透率1.0×10-5cm3/cm2.s.cmHg。权利要求1.一种渗透分离器由壳体、纤维束、上、下法兰和环氧树脂构成,其特征在于下法兰为环氧树脂浇注腔,下法兰公儿内径大于壳体的外径,在壳体于下法兰连结处有一环形沟槽,下法兰内壁上有环形槽或环形凸起。专利摘要一种渗透分离器由壳体、纤维束、上、下法兰和环氧树脂构成,其特征在于下法兰为环氧树脂浇注腔,下法兰公称内径大于壳体的外径,在壳体与下法兰连结处有一环形沟槽,下法兰内壁上有环形槽或环形凸起。这种中空纤维膜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高填充率、耐压高、使用方便等特点。文档编号B01D63/02GK2183810SQ94228020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东飞, 孙乐喜, 黄向阳, 刘嵌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渗透分离器由壳体、纤维束、上、下法兰和环氧树脂构成,其特征在于下法兰为环氧树脂浇注腔,下法兰公儿内径大于壳体的外径,在壳体于下法兰连结处有一环形沟槽,下法兰内壁上有环形槽或环形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飞孙乐喜黄向阳刘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