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阚茂星专利>正文

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2148 阅读:4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至少包括一鞋套及一夹固片所组构,该鞋套一体射出成型,该鞋套侧边呈一开放式缺口,且设置多个黏扣件,鞋套底部形成无底状,而鞋底环围处形成凸部,又鞋套前段顶面形成具有多个定位孔的固设槽,该固设槽提供夹固片嵌设夹固;而夹固片的端部处形成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弯折状,环围处设有多个固持孔,供嵌设于鞋套顶面。藉此以一体成型的鞋套与夹固片相结合,可提供更佳包覆性与便利性,且减少加工程序与材料消耗及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雨鞋套,特别是一种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因气候的变迁常有突然下雨的情况,而在下雨时所使用的遮蔽用具一般为雨衣及雨伞等,但这些雨衣及雨伞等仅能遮蔽上衣及裤子,而裤管及鞋袜部分则常吸附大量的雨水,让人们相当地困扰。对骑士而言目前市面上的雨鞋套为有底的鞋套,而雨鞋套的鞋型仅为传统单一型式,无法因应各类鞋型,导致穿脱麻烦或不易穿戴等现象,对雨伞族及机车族而言,就无便利鞋套可穿戴。而申请人先前于中国台湾核准的第M391320专利及在中国提出的申请号 201020M07221及在日本提出的申请号2011_四31及在美国提出的申请号12838431及申请号为PCT/CN2010/080172的PCT申请——《可快速穿脱之无底防雨鞋套》,其中如图1所示,该无底防雨鞋套5以一前盖片50及一后盖片51,于衔接处热熔接一夹固件53,又于前盖片50的内缘环围处设置定型条52,又于后盖片51侧端设置黏扣件510、511,提供由上向下快速穿戴的雨鞋套,该夹固件53可因应各式鞋型作紧密包覆夹固,又该定型条52亦可因应各式鞋型包覆于鞋底前段边缘,提供骑士或行人或登山客于使用时可兼具防雨、防寒、防虫、蛇咬伤的功能;然,该案中的无底防雨鞋套为一前、后盖片,以夹固件作为衔接成型,于制作上程序复杂,材料应用较多,所耗工时较多及材料浪费较大,故,申请人经思考与设计,以一体成型方式制作,其可减少工时与材料,更可增加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改善前案中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其可提供更佳包覆性与便利性,且减少加工程序与材料消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至少包括一鞋套及一夹固片所组构,该鞋套一体射出成型,该鞋套侧边呈一开放式缺口,且设置多个黏扣件,鞋套底部形成无底状,而鞋底环围处形成凸部,又鞋套前段顶面形成具有多个定位孔的固设槽,该固设槽提供夹固片嵌设夹固;而夹固片的端部处形成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弯折状,环围处设有多个固持孔,供嵌设于鞋套顶面。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鞋套的外表面于射出成型时,表面以车缝线条、皮纹造形、几何图案造型呈现。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鞋底的凸部置入LED灯或反光原料或吸光原料,以提供雨天及夜间安全性。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夹固片的端部底侧平面设有止滑压纹。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夹固片表面贴附反光膜或反光涂料,以提供雨天及夜间安全性。该夹固片可为无端部设置。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固设槽的定位孔与夹固片的固持孔对应,并以扣具或束线带固持。该扣具为塑料、塑钢或金属材。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夹固片也可为蛇形弹簧。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夹固片为金属材或塑料或塑钢制成。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防雨鞋套于鞋套顶面以凸部围绕一具有定位孔的固设槽。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防雨鞋套的缺口处设有黏扣件,并以一宽一窄对应设置。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夹固片于两侧设有固持孔,且于端部形成一层或一层以上弯折,并于底侧平面设有止滑压纹。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夹固片可以扣具或束线带与鞋套固持,以提供更换便利性。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夹固片可于鞋套射出成型时同步埋入结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以一体成型的鞋套与夹固片结合,可提供更佳包覆性与便利性,且减少加工程序与材料消耗。有关本技术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配合图式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无底防雨鞋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1为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的凸部实施例示意图。图3-2为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的凸部实施例示意图。图4-1为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的夹固片设置前视剖面示意图。图4-2为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的夹固片设置前视剖面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的鞋套外观实施例示意图。标号说明无底防雨鞋套1、5;黏扣件10、100、510、511 ;凸部11 ;固设槽12 ;定位孔120 ;车缝线条 13 ;夹固片2、2,;固持孔 20、20,;端部201 ;扣具202;前盖片50 ;后盖片51 ;定型条52 ;夹固件53 ;LED灯110 ;反光原料1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无底防雨鞋套改良结构中的鞋套以一体射出成型,且该鞋套与一夹固片结合,该鞋套侧边呈一开放式缺口,并于边缘处设置黏扣件,而底侧环围边缘以凸部延伸,该鞋套顶面亦以凸部围绕形成一固设槽,该固设槽两侧设有一定位孔,其中固设槽提供夹固片所容置定位,提供型体维持及包覆,藉此以一体成型的鞋套与夹固片的结合,可提供更佳包覆性与便利性,且减少加工程序与材料消耗。下面将配合图式具体说明本技术结构。首先,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5所示,图中见悉,该无底防雨鞋套1由塑料一体射出成型,其中该塑料采用环保原料,并可混入适当比例的可生物分解成份,以利掩埋分解或焚化,而无底防雨鞋套1结合夹固片2可有效将无底防雨鞋套1夹固于鞋子表面;该无底防雨鞋套1以一体射出成型设置,而整体形体近似靴型造型,于鞋底部形成无底状呈现,于鞋套侧面呈开放式缺口,以提供穿戴便利性;又,该无底防雨鞋套1于射出成型时,如图5所示,可于适当部位以车缝线条13、皮纹造形、几何图案造型等外观呈现,使外观近似皮革制的马靴造型,而以无底设计可搭配各式形状、尺寸的鞋子,且于侧边开口处以黏扣件10、100 —宽一窄设置互相对应,以适应不同腿径及鞋长的调整;然,该无底防雨鞋套1于底部环围以凸部11设置,以增加鞋套定型及与地面接触时增加耐磨性,又于无底防雨鞋套1前段顶面以凸部环绕形成一固设槽12,且于固设槽12 两侧设有定位孔120,其中该固设槽12供对应容置一夹固片2,而该定位孔120供对应夹固片2两侧间的固持孔20;该夹固片2近似马蹄状,并具有弹性及变形裕度,于两侧设有固持孔20,而于夹固片2两端部201形成一层或一层以上弯折以增加耐用度及包覆性效果,其整体扣置于无底防雨鞋套1的固设槽12间,而整体藉由具有一侧开口的无底防雨鞋套1可适当调整穿戴于鞋子表面,再以一夹固片2的夹固,使无底防雨鞋套1可稳固地穿戴于鞋子表面。再请同时参阅图3-1及图3-2所示,图中见悉,该无底防雨鞋套1以塑料一体射出成型,并于底部环围形成凸部11,其中该凸部11的作用为增加鞋套的定型及与地面接触的耐磨性;然,请参阅图3-1及图3-2所示,使用雨鞋的时机与时间经常于下雨时,而下雨时的天气亮度无法掌握,且下雨时的能见度已降低,若又处于阴天或夜晚时,四周的能见度更差,缘此,于无底防雨鞋套1底部环围的凸部11间亦可设置LED灯110或于鞋套射出同时混入反光原料111或吸光原料一同射出成型,藉此,可提供雨天或阴天或夜间行走的安全性, 让使用者有更多的保障。再如图4-1及图4-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茂星
申请(专利权)人:阚茂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