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用搁手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161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输液用搁手台,包括台体,台体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台体的台面、弧形凹槽凹陷部位设有海绵,海绵通过固定带固定在台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液用搁手台由于台体有一定的高度,且凹陷部位设有的海绵支撑,患者可以很舒适的放置,手腕部自动放松,手背自然垂下,方便护士选择血管,避免患者紧张后不容易配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用搁手台,属于输液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输液用辅助装置是一种布制的薄软垫,在操作过程中不能起到固定支撑患者手臂的作用,输液时,患者手被放在软垫上,是以腕关节为支点,手背向上翘,不方便护士操作。由于软垫过大,操作完成时,输液管容易被挂住,导致输液针头被带出,对患者造成意外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用搁手台,克服现有输液用的软布垫较薄软和面积大,不能有效支撑起患者的前手臂的缺点。能方便护士扎止血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输液用搁手台,包括台体, 台体上 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台体的台面、弧形凹槽凹陷部位设有海绵。所述海绵通过固定带固定在台体上。所述台体为木块,所述弧形凹槽位于木块上部居中位置,所述弧形凹槽为半圆形凹槽。本技术输液用搁手台由于台体有一定的高度,且凹陷部位设有的海绵支撑, 患者可以很舒适的放置,手腕部自动放松,手背自然垂下,方便护士选择血管,避免患者紧张后不容易配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使用时,方便患者安放手臂。以手臂前段中部为支点,手腕部位悬空,手背自然下垂,方便护士扎止血带,静脉血管暴露更明显,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便于患者配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便护理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输液用搁手台,包括台体1,台体1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台体1的台面、弧形凹槽凹陷部位设有海绵2。所述海绵2通过固定带3固定在台体1上。实施例1 用木材一块,制成一个长度为15cm,宽度和高度均为8cm的长方形台体,在长方体台体上部居中的位置,挖一个半圆形凹槽,其直径为9cm。在成型后台体1的台面和凹槽的凹陷部位铺1 cm厚的海绵2。固定带3采用PU皮带,用灰色的PU皮带绷紧,即制作完毕。 操 作时将本技术输液用搁手台放于治疗台面上,将患者手臂轻放于台体1中的弧形凹槽处,患者手腕自动放松,手背自然下垂,实施输液操作。权利要求1.输液用搁手台,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台体(1)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台体(1) 的台面、弧形凹槽凹陷部位设有海绵(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液用搁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2)通过固定带(3)固定在台体(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液用搁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为木块,所述弧形凹槽位于木块上部居中位置,所述弧形凹槽为半圆形凹槽。专利摘要输液用搁手台,包括台体,台体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台体的台面、弧形凹槽凹陷部位设有海绵,海绵通过固定带固定在台体上。本技术输液用搁手台由于台体有一定的高度,且凹陷部位设有的海绵支撑,患者可以很舒适的放置,手腕部自动放松,手背自然垂下,方便护士选择血管,避免患者紧张后不容易配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文档编号A61M5/52GK202168990SQ20112022018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冯德春, 危力秀, 姜先进, 孙群峰, 罗兵文 申请人: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先进罗兵文孙群峰冯德春危力秀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