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离子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0003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功率离子棒,属静电领域。其离子棒芯的横截面为一向下开口的无底等腰梯形结构,离子棒芯的两个侧边为向外扩张的斜边;在离子棒芯的顶边设置两个平行的导线孔,各导线孔中设置一根高压线;在离子棒芯的顶边内表面,与导线孔或高压线对应分别设置两排放电针;在两个侧边的末端分别设置一放电导轨,与位于离子棒芯底边内表面的放电针构成放电结构;在所述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置多个回风侧孔。由于采用双排放电针结构,增加了高压电极与金属外壳的间距,增加了侧向空气流动路径,能够产生更多的正/负离子发生量,提高了所产生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具有更快的除静电速度和更彻底的除静电效果。可广泛用于主动式静电消除装置的设计制造领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静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主动式静电消除的高压正/负离子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主动式静电消除技术在半导体、封装、光电、通讯、喷涂、印刷、纺织、医药设备、建材和注塑等行业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公告日为2008年1月2日,授权公告号为CN 201001233Y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安全型离子棒,包括与电源连接的电源线和放电针,其设置了一个由上、下棒芯组合构成的条状绝缘体复合棒芯;在上棒芯沿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至少两个放电孔,放电孔中设置放电针;在上、下棒芯之间设一凹槽,凹槽中设置一条三芯高压护套线;三芯高压护套线中的左、右两根芯线与电源连接;放电针贯穿上棒芯,与三芯高压护套线中间的一根芯线插入式连接,形成电通路;在复合棒芯的外侧设置一“U”字形或近似“U”字形的导电金属外壳;导电金属外壳的开口端位于复合棒芯的放电孔所在的一侧。可见,在工业除静电领域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离子棒是外形为圆形或矩形,其采用设置单排放电针的结构。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高压导线/护套线预设在圆形或矩形的金属管中,从金属管的水平开口处导入单排高压放电极,金属件外壳接地。当通过高压导线/护套线给高压电极施以高电压时,在高压电极与金属外壳间形成一个高压电场,此高压电场内的空气分子被电离成正/负离子。电离时发生的空气流动,将离子棒所产生的正/负离子向周围弥散,到达被/待除静电物体的表面,从而达到中和静电的功能。采用上述结构的静电消除离子棒,由于高压导线在金属管内排布,高压电极与金属外壳的间距比较狭小,因此在向高压电极施加高压电压时,受到空气电击穿距离的限制, 高压电压往往只能低于7KV,所以产生的正/负离子量较小,除静电速度缓慢。由于现代大工业制造行业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在加工产品时流水线或待加工产品的传动/移动速度越来越快,所产生的静电电压越来越高,静电场强也越来越大,现有的主动式离子消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除静电不彻底,满足不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功率离子棒,其采用双排放电针的结构,同时增加了高压电极与金属外壳的间距,增加了空气流动路径,能够产生更多的正/ 负离子发生量,提高了离子棒所产生正/负离子的弥散速度,具有较现有离子棒技术更快的除静电速度和更彻底的除静电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功率离子棒,包括设置有放电针的离子棒芯,其特征是所述离子棒芯的横截面为一向下开口的无底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离子棒芯的两个侧边为向外扩张的斜边;在所述离子棒芯的顶边,设置两个平行的导线孔,各导线孔中设置一根高压线;在所述离子棒芯的顶边内表面,与导线孔或高压线对应,分别设置两排放电针;在两个侧边的末端,分别设置一放电导轨,与位于离子棒芯底边内表面的放电针构成放电结构;在所述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置多个回风侧孔。进一步的,在所述离子棒芯的顶边中设置有通气孔,在离子棒芯的顶边内表面,设置与通气孔相通的出气孔。其所述的通气孔设置在两个平行导线孔的中间。更进一步的,所述放电导轨的表面设置放电尖端。在所述离子棒芯横截面顶边的外侧面,设置安装导轨。其所述的放电针与高压线电联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离子棒芯采用无底等腰梯形的类“八”字形结构,外斜扩张的两个斜侧边, 增大了高压电极与金属外壳之间的间距,具有更大的空气电击穿距离,能承受更高的高压电压(可达到20KV),所产生的正/负离子量较现有技术可大幅度增长;2.在离子芯棒的侧边设置回风侧孔,增加了电离时发生空气流动的补充气量,提高了离子棒所产生正/负离子的弥散速度;3.采用双排放电针结构,加大了正/负离子量的产出,能够产生更多的正/负离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剖面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方案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离子棒芯,1-1为离子棒芯的斜侧边,1-2为离子棒芯的顶边,2-1、2_2为第一、第二放电针,3为通气孔,4为出气孔,5为导线孔,6为高压线,7为放电导轨,8为回风侧孔,9为安装导轨,10为吊装螺丝,11为气源接口,12为放电尖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中,本技术方案之离子棒芯1的横截面采用一向下开口的、无底等腰梯形的、 类似“八”字形的结构。其离子棒芯的两个侧边1-1为向外扩张的斜边。在离子棒芯的顶边1-2,设置两个平行的导线孔5,各导线孔中设置一根高压线6。在离子棒芯的顶边内表面,与导线孔或高压线对应,分别设置两排放电针2-1和 2-2;在两个侧边的末端,分别设置一放电导轨7,放电导轨与位于离子棒芯底边内表面的放电针构成放电结构。在离子棒芯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置多个回风侧孔8。进一步的,在离子棒芯的顶边中设置有通气孔3,在离子棒芯的顶边内表面,设置与通气孔相通的出气孔4。其通气孔设置在两个平行导线孔的中间。更进一步的,在放电导轨的表面设置放电尖端12。在所述离子棒芯横截面顶边的外侧面,设置安装导轨9。其所述的放电针与高压线电联接。图2中,在离子棒芯1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置多个回风侧孔8。在离子棒芯的一端,设置有气源接口 11和高压线6。在离子棒芯侧斜边的末端,设置有放电导轨7。在离子棒芯横截面顶边的外侧面,设置安装导轨9,在导轨中设置有吊装螺丝10, 便于安装和固定。本技术方案中,高压导线及高压电极,采用平行双排排列方式,中间为压缩空气管道,斜侧边上的金属导轨并联接地,整体放电结构的形状为三角形排列,增加了高压电极与地线的间距,当施加高达20KV的高电压时,可以电离更大数量的正负离子。在向外扩张的斜侧边上设置回风侧孔,在无气源的状态下,空气的流动性加快,具有较现有离子棒技术更快的除静电速度。在双排电极间排布通气管道,用于气源型离子棒,即此结构具有气源和无气源的两用性,根据具体使用要求,任意选择。关于放电针与高压线电联接的具体方式和结构,可参见本申请人此前申请的中国技术专利ZL 200620162534. 5 “安全型离子棒”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叙述。技术效果对比现有离子棒技术的高压电极与接地端的间距小于2cm,本技术方案离子棒的高压电极与接地端的间距约为7cm ;现有离子棒技术的高压小于7KV,本技术方案离子棒高压可达20KV。在二者除静电距离等的情况下,本技术方案之离子棒的除静电速度,较现有技术可快二至三倍。由于本技术采用双排放电针的结构,同时增加了高压电极与金属外壳的间距,增加了侧向空气流动的路径,能够产生更多的正/负离子发生量,提高了离子棒所产生正/负离子的弥散/扩散速度,具有较现有离子棒技术更快的除静电速度和更彻底的除静电效果。本技术可广泛用于主动式静电消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领域。权利要求1.一种高功率离子棒,包括设置有放电针的离子棒芯,其特征是 所述离子棒芯的横截面为一向下开口的无底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离子棒芯的两个侧边为向外扩张的斜边;在所述离子棒芯的顶边,设置两个平行的导线孔,各导线孔中设置一根高压线; 在所述离子棒芯的顶边内表面,与导线孔或高压线对应,分别设置两排放电针; 在两个侧边的末端,分别设置一放电导轨,与位于离子棒芯底边内表面的放电针构成放电结构;在所述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置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功率离子棒,包括设置有放电针的离子棒芯,其特征是:所述离子棒芯的横截面为一向下开口的无底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离子棒芯的两个侧边为向外扩张的斜边;在所述离子棒芯的顶边,设置两个平行的导线孔,各导线孔中设置一根高压线;在所述离子棒芯的顶边内表面,与导线孔或高压线对应,分别设置两排放电针;在两个侧边的末端,分别设置一放电导轨,与位于离子棒芯底边内表面的放电针构成放电结构;在所述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置多个回风侧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