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充电插头与开关的联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8703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插头与开关的联动机构,包括拨动件、开关基台以及位于拨动件和开关基台之间的锁定杆,拨动件包括连接部和拨动部,连接部的一端与充电插头的转轴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拨动部连接;开关基台上设有凹槽;锁定杆与拨动件连接的一端设有条形孔,拨动部位于条形孔中,锁定杆的另一端设有在凹槽内滑动的止挡件。当充电插头处于充电状态时,止挡件抵住凹槽的靠近充电插头的一侧,开关基台被止挡件卡住,无法对开关基台进行调节,因而确保电器在充电时其开关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避免了充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操作,消除了充电时电器仍然可以进行开关操作会带来的不安全的隐患。(*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充电插头和开关的联动机构,用于小家电的充电插头和开关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小家电一般带有充电插头和开关,充电插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电器的外壳上,其能够绕转轴在收纳位置和充电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收纳位置是指充电插头收纳于电器的外壳内,处于未打开的位置,此时不能进行充电操作;所述充电位置是指电器的充电插头旋转至电器的外壳外,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此时可以对电器进行充电。所述开关以可滑动方式安装于所述电器的外壳上,能够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当所述开关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电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所述开关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电器停止工作。现有技术的小家电中充电插头和开关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将充电插头打开至所述充电位置进行充电时,用户仍然能够对电器的开关进行操作,充电时如果不小心使得开关处于开启位置,充电电流会顺着开关开启时所组成的回路消耗掉,而未能对电器的电池进行充电。此外,充电时电器仍然可以进行开关操作会带来不安全的隐患,也会给使用者造成心理上的不安。为了解决电器充电时用户错误地打开关导致的电流消耗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通过回路实现插头充电时开关被短路或断路,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插头与开关的联动机构,当充电插头处于充电位置时,能够将开关强制锁定在关闭位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插头与开关的联动机构,所述充电插头绕其转轴在收纳位置和充电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开关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一端的拨动件、与所述开关固定连接的开关基台以及位于所述拨动件和开关基台之间的锁定杆,其中,所述拨动件包括连接部和拨动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动部连接;所述开关基台上设有凹槽;所述锁定杆与所述拨动件连接的一端设有条形孔,所述拨动部位于所述条形孔中,所述锁定杆的另一端设有在所述凹槽内滑动的止挡件。作为优选,所述拨动部为圆柱形,所述拨动部的中心轴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条形孔的长度。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拨动部的中心轴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条形孔的长度。作为进一步地优选,当所述充电插头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拨动部抵于所述条形孔的顶部,当所述充电插头处于所述充电位置时,所述拨动部抵于所述条形孔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拨动部为圆柱形,所述拨动部的中心轴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凹槽的长度。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拨动部的中心轴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凹槽的长度。作为进一步地优选,当所述充电插头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止挡件抵于所述凹槽的远离所述充电插头的一侧,当所述充电插头处于所述充电位置时,所述止挡件抵于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充电插头的另一侧。作为优选,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锁定杆的长度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充电插头处于充电状态时,止挡件抵住凹槽的靠近充电插头的一侧,此时开关基台被止挡件卡住,无法对开关基台进行调节,因而确保电器在充电时其开关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避免了充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操作,消除了充电时电器仍然可以进行开关操作会带来的不安全的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充电插头与开关的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联动机构的拨动件固设于充电插头的转轴上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拨动件固设于充电插头的转轴上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拨动件固设于充电插头的转轴上的左视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联动机构的开关基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联动机构的锁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联动机构在充电插头处于充电位置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充电插头1与开关(图中未示出)的联动机构包括固设于充电插头1的转轴101 —端的拨动件4、与所述开关固定连接的开关基台2以及位于拨动件4和开关基台2之间的锁定杆3。充电插头1通过转轴101转动连接在电器的外壳(图中未示出)上,其能够绕转轴101在收纳位置和充电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收纳位置是指充电插头1收纳于电器的外壳内,处于未打开的位置,此时不能进行充电操作;所述充电位置是指电器的充电插头1旋转至电器的外壳外,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此时可以对电器进行充电。所述开关以可滑动方式安装于所述电器的外壳(图中未示出)上,能够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当所述开关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电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所述开关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电器停止工作。拨动件4包括一个偏离转轴101的中心轴的圆柱形拨动部402,拨动部402的中心轴与转轴101的中心轴平行;拨动件4还包括一个连接部401,连接部401固定于转轴101的端部,拨动部402位于连接部401的边缘位置;当充电插头1转动时,转轴101带动连接部401转动,从而带动拨动部402绕转轴101的中心轴旋转。锁定杆3为长条形结构,其与拨动部402滑动连接,用于实现将拨动部402绕转轴 101的中心轴的转动转化为锁定杆3的水平滑动;在本实施中具体为其靠近拨动件4的一端设有一个条形孔301,条形孔301竖直设置,其长度方向垂直于锁定杆3的长度方向设置,该条形孔301的宽度略大于拨动部402的直径,拨动部402处于条形孔301中,当充电插头1转动时,拨动部402绕转轴101的中心轴旋转,带动锁定杆3沿水平方向滑动,实现了将拨动部402绕转轴101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锁定杆3的水平滑动;锁定杆3的靠近开关基台2的一端设有止挡件302,当充电插头1处于充电位置时,止挡件302能够阻止开关基台2运动,从而实现对所述开关的锁定;拨动部402的中心轴与转轴101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条形孔301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拨动部402的中心轴与转轴101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等于条形孔301的长度,当充电插头1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拨动部402抵于条形孔301的顶部,当充电插头1处于所述充电位置时,拨动部402抵于条形孔301的底部。开关基台2上设有一个通孔202,相应的所述开关上设有一个配套的柱状体(图中未示出),该柱状体插于通孔202中,实现开关基台2与所述开关的固定连接;开关基台 2上还设有一个与止挡件302对应的凹槽201,在充电插头1由所述收纳位置旋转至所述充电位置的过程中,止挡件302能够在凹槽201中自由滑动;当充电插头1处于所述充电位置时,止挡件302卡住凹槽201的靠近充电插头1的一侧以将所述开关锁定在所述关闭位置; 拨动部402的中心轴与转轴101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凹槽201的长度,本实施例中优选拨动部402的中心轴与转轴101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等于凹槽201的长度,当充电插头1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止挡件302抵于凹槽201的远离充电插头1的一侧,当充电插头 1处于所述充电位置时,止挡件302抵于凹槽201的靠近充电插头1的另一侧。如图1所示,当充电插头1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止挡件302靠近凹槽201的远离充电插头1的一侧,止挡件302与凹槽2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充电插头与开关的联动机构,所述充电插头绕其转轴在收纳位置和充电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开关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一端的拨动件、与所述开关固定连接的开关基台以及位于所述拨动件和开关基台之间的锁定杆,其中,所述拨动件包括连接部和拨动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动部连接;所述开关基台上设有凹槽;所述锁定杆与所述拨动件连接的一端设有条形孔,所述拨动部位于所述条形孔中,所述锁定杆的另一端设有在所述凹槽内滑动的止挡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庆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万宝电器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