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耀彬专利>正文

一种推拉落地门窗加固型双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6081 阅读:4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推拉滑动的装置,应用于建筑装修行业领域的推拉落地门窗加固型双滑轮。它是集传统型滑轮的优点,克服它的缺点。它包括壳体、内壳、连体、双滑轮、销轴和调节螺钉。其特征如下:一、在于壳体两侧主板铆上开有两锅钉孔的两锅钉;二、在于壳体内腔设置双滑轮连体;三、在于壳体内壁设有内壳;四、在于壳体、内壳和连体两侧主板对应销轴穿过的位置上各开有一壳体长形斜槽、内壳轴孔和连体轴孔;五、在于壳体的长形斜槽常采用为45度至60度;六、在于双滑轮中心内设有轴承,轴承与滑轮一体成形制出。这样的特征构造达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加固的目的,大大提高滑动的平衡性、耐用性、承受强度,有效地防止出现松脱偏摆,卡轨,出轨等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推拉落地门窗的滑动装置,属于建筑装修行业的领域,特别应用于90型推拉落地门窗的一种推拉落地门窗加固型双滑轮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型推拉落地门窗滑轮,一般都由壳体、单滑轮、销轴连接而成。结构简单,节约材料,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当单滑轮通过销轴固定在壳体内腔,壳体通过顶部和侧板与推拉落地门窗框体内壁结合固定,这样的结构它受到垂直方向外力作用时,壳体和单滑轮直接承受较大的偏摆力矩和重力,而且单滑轮是塑胶制成的,它与落地门窗轨直接接触,发生摩擦较大和磨损较快,容易出现偏摆松脱,平衡差,卡轨,出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集传统型的优点,克服它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平衡性好、承受力大、耐用性强的推拉落地门窗加固型双滑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壳体、内壳、连体、双滑轮、销轴和调节螺钉。首先,双滑轮连体的设置由双滑轮设置在连体内腔两端通过轮轴铆接而成。然后,两锅钉设置由双滑轮连体通过销轴连接在壳体和内壳的内腔并在壳体两侧主板加固铆上开有两锅钉孔的两锅钉,双滑轮可绕轮轴转动。其特征在于壳体两侧主板铆上开有两锅钉孔的两锅钉,两锅钉加固壳体的设置,使双滑轮连体滑动平稳,防止偏摆松脱;其特征二在于壳体内腔设置双滑轮连体, 为减少摩擦阻力及磨损;其特征三在于紧贴壳体的主板内壁设有内壳,为方便调节双滑轮的高度;其特征四在于壳体、内壳和连体两侧主板对应销轴穿过的位置上各开有一壳体长形斜槽、内壳轴孔和连体轴孔,销轴可在长形斜槽内滑动;其特征五在于壳体、内壳和连体两侧主板上的壳体长形斜槽、内壳轴孔和连体轴孔交合在同一位置上,壳体的长形斜槽常采用为45度至60度,滑动效果最佳;其特征六在于双滑轮的中心内设有轴承,轴承与滑轮一体成形制出,为减少阻力和磨损。这样的特征构造大大提高滑动的平衡性、耐用性、承受强度,有效地防止出现松脱偏摆,卡轨,出轨等现象。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图1的仰视图;图5是图1的俯视图;图6是双滑轮连体的正面视图图7是图6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3 参见附图1-7本实施例主要是由壳体(1)、内壳(2)、连体(3)、双滑轮(4) (5)、销轴(6)和调节螺钉(7)组成。第一方面壳体(1)加固铆上两锅钉(8) (9)的实施方案是在于壳体(1)两侧主板做出开有两锅钉孔(81) (91)的两锅钉(8) (9)。第二方面壳体(1)内腔设置双滑轮(4) (5)连体(3),双滑轮(4) (5)连体(3)的实施方案在于双滑轮(4) (5)设置在做出开有三轴孔(63) (121) (131)的连体(3)内腔两端,通过轮轴(12) (13)铆接而成双滑轮(4) (5)连体C3)。第三方面本技术的整体实施方案在于双滑轮(4) (5)连体 (3)通过销轴(6)连接在做出开有两锅钉孔(81) (91)的两锅钉⑶(9)之间的壳体⑴和内壳⑵的内腔,并双滑轮⑷(5)露出在外,拧上调节螺钉(7),双滑轮(4) (5)可绕轮轴 (12) (13)转动。这样实施方案可达到本技术的整体加固,有效防止出现偏摆松脱,卡轨,出轨等现象;为减少滑轮的磨损,在双滑轮⑷(5)的中心设有轴承(10) (11),轴承(10) (11)与滑轮(4) (5) 一体成形制出,这样在滑轮(4) (5)转动时,就只有轴承(10) (11)与轮轴(121)(131)直接接触,既可减轻滑轮的阻力,又可延长滑轮的使用寿命,所以有效地防止滑动出现卡轨,出轨等现象。安装时将技术装入推拉落地门窗底部的框体内壁,通过双滑轮连体承受推拉落地门窗的重力;安装螺钉通过壳体(1)顶部的螺钉(1 (14) (15)和侧板螺钉(16) (17)将壳体(1)顶部和侧板与推拉落地门窗底部框体连成一体。为方便调节双滑轮(4) (5)连体C3)的高度,本技术的壳体(1)内腔还设有内壳( ,内壳(2)两侧主板紧贴壳体⑴两侧主板内壁介于双滑轮⑷(5)连体(3)与壳体⑴之间,销轴(6) 贯穿其中,壳体(1)的侧板及对应内壳( 的侧板上开有调节螺钉孔(71),调节螺钉(7)穿过调节螺钉孔(71)将壳体⑴和内壳(2)连接,壳体(1)、内壳(2)和连体(3)的主板对应,销轴(6)穿越的位置上各做出开有一长形斜槽(61)、轴孔(6 和轴孔(63),各组主板上的长形斜槽(61)、轴孔(6 和轴孔(6 都交合在同一位置上,因此销轴(6)可在长形斜槽(61)内滑动,为使滑动效果更佳,壳体(1)主板上的长形斜槽(61)常采用为45度至60 度。在使用时,旋动调节螺钉(7)可调整内壳( 侧板与壳体(1)侧板间的距离,内壳(2) 移动销轴(6)沿着长形斜槽(61)滑动,从而带动双滑轮(4) (5)连体C3)移动,达到调节双滑轮⑷(5)高度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推拉落地门窗加固型双滑轮,它包括壳体(1)、内壳O)、连体(3)、双滑轮(4) (5)、销轴(6)和调节螺钉(7),由双滑轮(4) (5)设置在连体(3)内腔两端通过轮轴(12) (13)铆接而成双滑轮连体后,又通过销轴(6)连接壳体(1)和内壳O)的内腔,并在壳体(1)两侧主板加固铆上开有两锅钉孔(81)(91)的两锅钉(8) (9),拧上调节螺钉(7),双滑轮⑷(5)可绕轮轴(12) (13)转动。其特征在于壳体⑴两侧主板加固铆上开有两锅钉孔 (81) (91)的两锅钉(8) (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推拉落地门窗加固型双滑轮,其特征在于壳体(1)和内壳(2) 的内腔设置双滑轮(4) (5)连体(3),双滑轮连体是由双滑轮(4) (5)设置在连体( 内腔两端通过轮轴(1 (13)铆接而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推拉落地门窗加固型双滑轮,其特征在于紧贴壳体(1)的主板内壁设有内壳O)、销轴(6)贯穿其中,壳体(1)的侧板及对应内壳O)的侧板上开有调节螺孔(71)、调节螺钉(7)穿过调节螺孔(7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推拉落地门窗加固型双滑轮,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壳(2)和连体(3)两侧主板对应销轴(6)穿过的位置上各开有一壳体(1)长形斜槽(61)、内壳(2)轴孔(62)和连体(3)轴孔(6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推拉落地门窗加固型双滑轮,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壳(2)和连体(3)两侧主板上的壳体(1)长形斜槽(61)、内壳(2)轴孔(62)和连体(3)轴孔(63) 交合在同一位置上,壳体(1)的长形斜槽(61)常采用为45度至60度。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推拉落地门窗加固型双滑轮,其特征在于双滑轮(4)(5)中心内设有轴承(10) (11),轴承(10) (11)与双滑轮(4) (5) 一体成形制出。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推拉滑动的装置,应用于建筑装修行业领域的推拉落地门窗加固型双滑轮。它是集传统型滑轮的优点,克服它的缺点。它包括壳体、内壳、连体、双滑轮、销轴和调节螺钉。其特征如下一、在于壳体两侧主板铆上开有两锅钉孔的两锅钉;二、在于壳体内腔设置双滑轮连体;三、在于壳体内壁设有内壳;四、在于壳体、内壳和连体两侧主板对应销轴穿过的位置上各开有一壳体长形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拉落地门窗加固型双滑轮,它包括壳体(1)、内壳(2)、连体(3)、双滑轮(4)(5)、销轴(6)和调节螺钉(7),由双滑轮(4)(5)设置在连体(3)内腔两端通过轮轴(12)(13)铆接而成双滑轮连体后,又通过销轴(6)连接壳体(1)和内壳(2)的内腔,并在壳体(1)两侧主板加固铆上开有两锅钉孔(81)(91)的两锅钉(8)(9),拧上调节螺钉(7),双滑轮(4)(5)可绕轮轴(12)(13)转动。其特征在于壳体(1)两侧主板加固铆上开有两锅钉孔(81)(91)的两锅钉(8)(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耀彬
申请(专利权)人:莫耀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