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粘接性能的人工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02929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人工骨材料由其固相组分和液相组分按照0.8∶1~4∶1(g/ml)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的固相组分包含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所述的液相组分为柠檬酸衍生物的二甲基亚砜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工骨材料,既是具有骨缺损填充性能的骨材料,又是具有较好粘接性能的骨粘合剂,既能将粉碎的骨折块粘接达到解剖复位,又能在骨折块间隙及骨缺损处起到有效地填充作用,既保持正常骨的形态、保持了骨片的稳定,又不影响骨折的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粉碎骨折越来越多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医生的治疗带了困难。特别是近关节的粉碎骨折,较小的碎骨片很难固定,如果去除过多势必导致骨缺损, 影响骨折的愈合;如果按解剖位置放回又难以维持骨片的稳定性,影响关节面的对合,造成后期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虽然目前对于粉碎骨折块的治疗可以通过螺钉、钢针、钢丝、 丝线等进行固定,或仅保持骨折的力线位置让其自行愈合,但如果粉碎骨折块之间间隙较大或对和不良,将会明显影响骨折的愈合时间及骨折的再塑型时间。采用医用粘合剂对骨碎块进行粘合复位是目前较有前途的一种治疗方法。然而, 目前普遍使用的医用粘合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如粘度和聚合速度难以控制,韧性差及耐水性差,凝固后柔软性差。在骨组织粘接中,如骨折缝较大,胶体涂抹过多,由于降解缓慢会起到板障作用,影响骨折的愈合。分解时会产生有毒的甲醛;纤维蛋白类胶粘剂的粘接强度较低,又是血液制剂,不容易被病人所接受;传统的骨科粘合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粘合强度较高,但在粘合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单体,且在骨间容易形成较厚的阻隔影响骨折愈合。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骨材料,其特征在于:该人工骨材料由其固相组分和液相组分按照0.8∶1~4∶1(g/ml)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的固相组分包含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其中,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质量比)=85∶10∶5~45∶35∶20;所述的液相组分为柠檬酸衍生物的二甲基亚砜溶液,所述柠檬酸衍生物的浓度范围为1mmoL/L~10mmoL/L;所述的柠檬酸衍生物为柠檬酸与N-羟基琥珀亚胺发生反应获得的酯化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军薛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