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0214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是以定电流源检测每个发光二极管串电压之后,将数据耦合到晶体管开关的ON/OFF切换控制中,利用通信协议处理器将每个发光二极管串电压值传回定电压源;定电压源的通信协议处理器接收后,进而调降驱动电压的输出,达到节省电源的功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发光二极管并联电路中,会在发光二极管串后面接电阻,以作为限流保护发光二极管之用。但由于每个发光二极管的顺向导通电压(Vf)不尽相同,约在2. 8至3. 3伏特左右,再加上电阻的误差,会导致发光二极管串电压的不同;也因此电源端必须提供一个远大于并联数中最高串电压的电压值,故在能源上会有较大的耗损。且对于其它较低串电压的发光二极管也会容易有损坏的可能。传统驱动发光二极管的方法,是以定电压或定电流的方式为主;但不管是定电压或定电流的驱动方式,都具有上述的缺点;例如以定电流的方式驱动发光二极管,其驱动电流大于实际上驱动发光二极管的需求,或例如以定电压的方式驱动发光二极管,其驱动电压大于实际上驱动发光二极管的需求;多余的电压或电流将会消耗在元件上形成热能而消散(线性损耗),如此将造成电力能源不必要的浪费。目前有些发光二极管驱动技术是利用定电压源搭配定电流源以检测发光二极管的串电压,进而调整驱动电压的输出;但由于此些技术的定电压源与定电流源不是设计在同一个装置上,所以定电流源无法与定电压源取得调整的机制,因此无法达到最佳的线性能源节省。而有些发光二极管驱动技术将定电压源与定电流源设计在同一个装置上,但其缺点是连接线过多,电路设计复杂而不好布线。综上所述,目前现有驱动发光二极管的技术都无法达到以简单电路设计却又能有效节省电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为达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应用于一发光二极管单元,该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包含一开关单元,包含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及一第三接点,该第一接点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阴极;一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点;一限流单元,该限流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三接点,该限流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地;一第一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该第一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检测单元的另一端;一处理器单元,该处理器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一与门单元,该与门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接点,该与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至该处理器单元;一比较器单元,该比较器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至该与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该比较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三接点;一参考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比较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一第一接收器单元,该第一接收器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该第一接收器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一第二接收器单元,该第二接收器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一发送器单元,该发送器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该发送器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接收器单元的另一端;一第二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发送器单元的另一端及该第二接收器单元的另一端;及一处理器与数据重复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该发送器单元的另一端及该第二接收器单元的另一端。上述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还包含一第一直流滤除单元, 该第一直流滤除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该第一直流滤除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收器单元的一端。上述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还包含一第二直流滤除单元, 该第二直流滤除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该第二直流滤除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接收器单元的一端及该发送器单元的一端。上述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还包含一定电压源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及该处理器与数据重复单元。上述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还包含一第一噪声滤除单元, 该第一噪声滤除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收器单元的另一端,该第一噪声滤除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上述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还包含一第二噪声滤除单元, 该第二噪声滤除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发送器单元的另一端、该第二接收器单元的另一端及该处理器与数据重复单元,该第二噪声滤除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上述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还包含一第一电阻单元,该第一电阻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该第一电阻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定电压源单元。上述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还包含一第二电阻单元,该第二电阻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阻单元的另一端及该定电压源单元,该第二电阻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地。上述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该开关单元为一晶体管开关, 该检测单元为一电压检测器或一电流检测器,该限流单元为一电阻,该第一直流滤除单元为一电容,该第二直流滤除单元为一电容。上述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其中,该与门单元为一与门,该比较器单元为一比较器,该第一噪声滤除单元为一噪声滤波器,该第二噪声滤除单元为一噪声滤波器,该第一电阻单元为一电阻,该第二电阻单元为一电阻。本技术的功效在于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能以简单电路设计却又能有效节省电源。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方框图;图2为应用本技术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发光二极管单元20开关单元102第一接点104第二接点 106第三接点108检测单元110限流单元112第一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114处理器单元116与门单元118比较器单元120参考单元122第一接收器单元124第二接收器单元126发送器单元128第二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130处理器与数据重复单元132第一直流滤除单元134第二直流滤除单元136定电压源单元138第一噪声滤除单元140第二噪声滤除单元142第一电阻单元144第二电阻单元146步骤S02 S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检测发光二极管串电压的系统,能够检测到所有并联发光二极管的串电压;故可调整电源,让电源提供一个刚好满足发光二极管串所需的电压值, 达到损耗最小而节能的功效。一种达到本技术的目的的实施方式为,以定电流源检测每个发光二极管串电压之后,将数据耦合到晶体管开关(例如M0SFET)的0N/0FF切换控制中,利用通信协议处理器(protocol handler)将每个发光二极管串电压值传回定电压源;定电压源的通信协议处理器接收后,进而调降驱动电压的输出,达到节省电源的功效。请参考图1,其为本技术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方框图。本技术的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是应用于一发光二极管单元20 ;该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10包含一开关单元102 (该开关单元102包含一第一接点104、一第二接点106及一第三接点108)、一检测单元110、一限流单元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应用于一发光二极管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具有省电功能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包含:一开关单元,包含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及一第三接点,该第一接点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阴极;一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点;一限流单元,该限流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三接点,该限流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地;一第一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该第一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检测单元的另一端;一处理器单元,该处理器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一与门单元,该与门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接点,该与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至该处理器单元;一比较器单元,该比较器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至该与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该比较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三接点;一参考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比较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一第一接收器单元,该第一接收器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该第一接收器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一第二接收器单元,该第二接收器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一发送器单元,该发送器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阳极,该发送器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接收器单元的另一端;一第二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发送器单元的另一端及该第二接收器单元的另一端;及一处理器与数据重复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通信协议处理器单元、该发送器单元的另一端及该第二接收器单元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泰峰
申请(专利权)人:晶宏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