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01016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包括本体、卡掣件、按压件及复位弹簧;卡掣件结合于本体的容室的装设开口处,按压件穿设于卡掣件而插设于容室内,复位弹簧位于容室内并顶撑按压件及本体;其中,卡掣件设有卡掣孔及容置口,而按压件设有能够选择性地卡掣于卡掣孔或容置口的嵌部;所以,使用者单手按压按压件以及单手按压卡掣件的释放部,单手操作就可以完成按压件的按压与复位,进行隔离切换的动作,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痰管的构件,特别涉及一种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抽痰管的隔离装置,如中国台湾公告号M375511的专利案(以下简称参考案),其结构是利用转动转钮的方式,进行隔离切换、管路启闭的控制,而进行后续抽痰作业。但是转钮在旋转时,与连通管之间的摩擦力容易带动本体旋转,而使得本体与相接的管子分离,因此使用时需要一手握住本体的底部,一手握住转钮旋转,才不会使得本体被带动旋转。因此,该参考案需要用双手操作才能进行隔离切换的动作。双手操作的方式十分不方便,如果病患或是使用者的一只手较为无力,此时就很不好操作。因此,该参考案的隔离装置需要作进一步地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该参考案的隔离装置有关于双手操作的方式容易让管子分离以及便利性不好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其设有本体、卡掣件、按压件及复位弹簧;卡掣件结合于本体的容室的装设开口处,按压件穿设于卡掣件而插设于容室内,复位弹簧位于容室内并顶撑按压件及本体;其中,卡掣件设有卡掣孔及容置口,而按压件设有能够选择性地卡掣于卡掣孔或容置口的嵌部;所以,使用者单手按压按压件以及单手按压卡掣件的释放部、单手操作就可以完成按压件的按压与复位,而执行隔离切换的动作,十分方便。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中空状并包括有一连通管、一病患端接管、一呼吸管路接管及一抽痰管路接管;该连通管内部设有一具有一装设开口的容室;该病患端接管、该呼吸管路接管及该抽痰管路接管分别连接于该连通管并与该容室相通;一卡掣件,所述卡掣件与所述连通管结合固定并位于该容室的装设开口处,该卡掣件设有一与该容室对齐且相通的穿孔、一径向设置且与该穿孔相通的卡掣孔、一位于该卡掣孔及该容室之间且径向设置的释放部及一位于该穿孔的内壁面呈贯穿状的容置口 ;其中,该释放部呈弹臂状且该释放部的自由端能够穿于该容置口而伸入该穿孔内;一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可滑动地穿入于该卡掣件的穿孔并插设于该容室,该按压件设有一位于该按压件的外侧面并能够卡掣于该卡掣孔或该容置口并后缩的嵌部及一切换部,其中,于该嵌部的底缘形成一引导斜面,该切换部能够使该病患端接管及该抽痰管路接管对齐相通;以及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于该容室内且该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连通管及该按压件。所述的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该容室的装设开口朝上,该切换部为一位于该嵌部下方且呈径向贯穿状的抽痰孔。所述的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该按压件的底部轴向设有一弹簧容槽,该复位弹簧分别抵靠于该容室的底部及该弹簧容槽的底部。所述的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该容室的装设开口朝向侧边,该切换部位于该按压件的一端且为一呈弧状的隔离挡片。所述的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该复位弹簧位于该切换部及该嵌部之间并套设于该按压件的外周面。所述的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该卡掣件的穿孔内壁面的两相对侧分别形成有一直形的引导肋,该按压件外周面形成有两个分别容置该两个引导肋的导沟。本技术所提供的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可以获得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1.单手操作,十分方便使用者单手按压按压件以及单手按压释放部、单手操作就可以完成按压件的按压与复位,十分方便。2.引导顺畅由于引导肋与导沟的配合,按压件能够在被按压时顺利引导向下滑动,而不会与卡掣件产生相对转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第--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第--优选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第--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第--优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6是图4按压后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第--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8是图7按压后的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第--优选实施例卡掣件的仰视立体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11是本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本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按压后的剖面图;图13是本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复位弹簧复位后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 3所示,包括一本体10、一卡掣件20、一按压件30及一复位弹簧40等组件,其中如图1及图2所示,该本体10呈中空状并包括一连通管11、一病患端接管12、一呼吸管路接管13及一抽痰管路接管14 ;该连通管11于内部设有一具有一装设开口的容室 111,该容室111的装设开口朝上;该病患端接管12、该呼吸管路接管13及该抽痰管路接管 14分别连接于该连通管11并与该容室111相通;本体10属于现有技术的构件,其细部结4构在此不详细描述。如图2、图3及图9所示,该卡掣件20与该连通管11结合固定并位于该容室111 的装设开口处,该卡掣件20套设于该连通管11的顶端,该卡掣件20设有一与该容室111 对齐且相通的穿孔21、一径向设置且与该穿孔21相通的卡掣孔22、一位于该卡掣孔22下方的径向位置并呈弹臂状的释放部23及一位于该穿孔21内壁面呈贯穿状的容置口 M ;其中,该释放部23的自由端231能够穿于该容置口 M而伸入该穿孔21内;优选地,于该卡掣件20的穿孔21内壁面的两相对侧分别形成一直形的引导肋25。如图2、图3及图5所示,该按压件30可滑动地穿入于该卡掣件20的穿孔21并插设于该容室111,该按压件30设有一位于顶段位置且呈贯穿开设状的通孔31、一由该通孔31的顶侧内壁面向下伸设的弹片部32及一位于该弹片部32外侧并能够卡掣于该卡掣孔22的嵌部33及一切换部34 ;其中,于该嵌部33的底缘形成一引导斜面331。在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切换部34为一位于该弹片部32下方呈径向贯穿状的抽痰孔34,该抽痰孔34能够与该病患端接管12及该抽痰管路接管14对齐相通;优选地,于该按压件30外周面形成两个分别容置该两个引导肋25的导沟35,于该按压件30的底部轴向设有一弹簧容槽36。本技术也可以不设置通孔31及弹片部32,而在按压件30外侧面径向凹设一容孔,于容孔内设有一顶撑弹簧及一被该顶撑弹簧顶住而能外凸及后缩的顶块,该顶块即可以作为嵌部使用而卡嵌于卡掣孔22或容置口 M。如图2、图4及图5所示,该复位弹簧40设于该容室111内,在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复位弹簧40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容室111的底部及该弹簧容槽36的底部。图5为本技术尚未按压时的状态,此时嵌部33卡掣于卡掣孔22内。如图6 所示,当按压按压件30的顶端时,嵌部33靠着引导斜面331顺着穿孔21内壁面而向下滑, 而弹片部32略为向通孔31内侧缩回;当嵌部33滑动至容置口 M的位置,弹片部32回弹复位使嵌部33卡嵌于容置口 24 ;如图7与图8所示,按压后,抽痰孔34此时对齐于抽痰管路接管14,此时可以进行抽痰的后续动作。如果抽痰完毕,而要让按压件30复位,则用单手按压释放部23,使释放部23的自由端231穿经容置口 M抵靠嵌部33,让嵌部33缩回穿孔21内,最后复位弹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痰管的隔离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呈中空状并包括有一连通管、一病患端接管、一呼吸管路接管及一抽痰管路接管;该连通管内部设有一具有一装设开口的容室;该病患端接管、该呼吸管路接管及该抽痰管路接管分别连接于该连通管并与该容室相通;一卡掣件,所述卡掣件与所述连通管结合固定并位于该容室的装设开口处,该卡掣件设有一与该容室对齐且相通的穿孔、一径向设置且与该穿孔相通的卡掣孔、一位于该卡掣孔及该容室之间且径向设置的释放部及一位于该穿孔的内壁面呈贯穿状的容置口;其中,该释放部呈弹臂状且该释放部的自由端能够穿于该容置口而伸入该穿孔内;一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可滑动地穿入于该卡掣件的穿孔并插设于该容室,该按压件设有一位于该按压件的外侧面并能够卡掣于该卡掣孔或该容置口并后缩的嵌部及一切换部,其中,于该嵌部的底缘形成一引导斜面,该切换部能够使该病患端接管及该抽痰管路接管对齐相通;以及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于该容室内且该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连通管及该按压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胜裕肖惠玲
申请(专利权)人:旭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