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英芳专利>正文

医用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8995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以方便进行抽吸操作的医用外引流装置——医用引流袋。它是将与引流袋相连的引流管换用“T”形管。“T”形管的一端设为与引流袋相连接的引流袋段,此段设一水止。一端设为与病灶引流管连接的主引流管段,此段与病灶引流管连接的接口,可用无过滤膜的输血器乳头为接口,也可用目前通用的圆锥状接口。另一端设为接口可与注射器乳头衔接的抽吸段。此引流袋与病灶引流管衔接可不再使用三通器,避免了引流径路中由三通器引起的管腔狭窄的问题。引流液粘稠或有块状物时可自“T”形管的抽吸段接口方便地进行主动抽吸或冲洗。而不再是单纯被动引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方便进行抽吸操作的医用外引流装置,尤其是所需引流的病灶内容物较粘稠时,可通过抽吸使引流更顺利,更充分的引流袋。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医用引流袋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引流管与引流袋直接相连。第二种是引流管连于一个通过滤网可与大气相通的滴壶,滴壶再通过另一段引流管与引流袋相连的外引流装置。第二种外引流装置具有防倒吸及防过度引流的作用。但是如果引流物粘稠或混杂块状物,不易流动,上述引流袋解决起来就不太方便了。尤其是脑出血的钻孔外引流术后,引流的血液多为粘稠的柏油样液,常混杂小凝血块。工作中,上述引流装置常通过三通器与血肿腔的引流管相连以方便抽吸。可是,三通器管径细小,易于堵塞,给操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如果不用三通器,则需进行抽吸、冲洗等操作时更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医用外引流装置对粘稠液体处理不方便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外引流袋装置,可以方便地处理引流管及病灶内粘稠的液体,尤其是脑内血肿所形成的柏油样粘稠液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与引流袋相连的直的引流管换用“T”形管。“T”形管共有3段,各段管腔均相通,各段管径均应一致。一段较长,与病灶的引流管相衔接,可称为主引流管段,此段与病灶引流管衔接的接口,可用无过滤膜的输血器乳头为接口,也可用目前通用的圆锥状接口 一段与引流袋相衔接,可称为引流袋段,在此段设一水止,调控管路的开闭;另一段为末端设接口的短管,该接口可以与通用的注射器乳头相连接,此段可称为抽吸段,此段接口带帽盖,以便在不用时封闭接口,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和无菌,此段亦设一水止,以调控管路的开闭。当引流液为粘稠液体不易引流时,将注射器与引流管抽吸段接口相接,关闭引流袋段水止,这样与病灶相连的主引流管和抽吸段引流管就形成了密闭相通的管道,此时抽吸即可将粘稠液体引出。抽吸等操作完成后,关闭抽吸段水止,帽盖封闭抽吸段接口。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打开引流袋段水止,避免倒吸及不当引流,如需进行冲洗注药,亦可配合该段水止的开关简便地进行。如只需引流不需抽吸时,关闭抽吸段水止,打开引流袋段水止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引流管之间连接不再通过三通器,解决了三通器内径细小的问题,使引流管路更通畅,只要引流物进入管道系统内就不会因管径粗细不一出现堵塞问题。2、可以简便地进行抽吸,使引流更主动,对粘稠不易流动的液糊状物也能满意引流清除。3、可以替代三通器,不但可以方便抽吸,也可以冲洗注药,因而能节约三通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中①是引流袋的“T”形管的主引流管段与病灶引流管的接口②是“T”形管部的主引流管段。③是“T”形管部抽吸段的水止。 形管部抽吸段引流管形管部抽吸段引流管的接口。 形管部抽吸段引流管接口的帽盖。⑦是引流袋。⑧是引流袋的放液口。⑨是“T”形管部引流袋段引流管⑩是“T ”形管部引流袋段引流管的水止。TTT 是是是具体实施方式“T”形管总长度不限,与现在通用的引流袋所带引流管长度相仿即可,大约为60 厘米,各段管径均应一致,各段管腔均相通。图中“T”形管的主引流管段与病灶引流管的接口①可用无过滤膜的输血器乳头为接口,也可用目前通用的圆锥状接口,以方便与不同引流管连接。“T”形管部引流袋段引流管⑨与引流袋⑦相连,此段设一水止⑩。“T”形管部抽吸段接口⑤位于整个“T”形管的最远端,其形状及大小应能与普通注射器乳头和输液器乳头衔接,此接口设一帽盖⑥。“T”形管部抽吸段引流管④不必太长,5厘米到6厘米即可,此段设一水止③。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引流袋,引流管、引流袋、引流袋放液口顺序连接,其特征是直的引流管换用“T”形管,各段管径均应一致,各段管腔均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引流袋,其特征是“T”形管的引流袋段与引流袋直接相连,在此段设一水止,调控管路的开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引流袋,其特征是“Τ”形管的抽吸段接口为可与普通注射器乳头相衔接的接口,此接口带帽盖,以便在不用时封闭接口,此段亦设一水止,以调控管路的开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引流袋,其特征是“Τ”形管的主引流管与病灶引流管衔接的接口可用无过滤膜的输血器乳头为接口,也可用目前通用的圆锥状接口。专利摘要一种可以方便进行抽吸操作的医用外引流装置——医用引流袋。它是将与引流袋相连的引流管换用“T”形管。“T”形管的一端设为与引流袋相连接的引流袋段,此段设一水止。一端设为与病灶引流管连接的主引流管段,此段与病灶引流管连接的接口,可用无过滤膜的输血器乳头为接口,也可用目前通用的圆锥状接口。另一端设为接口可与注射器乳头衔接的抽吸段。此引流袋与病灶引流管衔接可不再使用三通器,避免了引流径路中由三通器引起的管腔狭窄的问题。引流液粘稠或有块状物时可自“T”形管的抽吸段接口方便地进行主动抽吸或冲洗。而不再是单纯被动引流。文档编号A61M3/02GK202161611SQ20112026799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曹英芳 申请人:曹英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引流袋,引流管、引流袋、引流袋放液口顺序连接,其特征是:直的引流管换用“T”形管,各段管径均应一致,各段管腔均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英芳
申请(专利权)人:曹英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