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00505 阅读:6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包括大水槽,大水槽的内部设置有分隔墙,分隔墙两端与大水槽的内壁有一定距离将大水槽的内部分隔成成环形泳道,大水槽与进水管连通,环形泳道分为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和非观察鱼类行为区域两部分,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底部铺设有仿自然的底质,非观察鱼类行为区域设置有集卵池,集卵池底部与大水槽外的立式出水管连通,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前部安装有与变频电机连接的螺旋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为鱼类繁殖行为学研究提供一种行为学装置,能满足鱼类繁殖行为观察、鱼卵收集和探讨水流及光照等环境因子对鱼类繁殖行为影响等多种需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一种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鱼类繁殖行为是鱼类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经过长期进化表现出来的表观特征,研究鱼类繁殖行为对了解生物进化及物种保护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濒危或具备重要经济价值物种的物种增殖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常见的鱼类繁殖技术集中在实际生产中的制造水流刺激鱼繁殖和对鱼进行药物注射催产刺激排卵和精。其中,药物注射刺激鱼类繁殖占据重要比例。各种方法基于鱼类本身的生理调控和外物刺激,是学者和鱼类养殖者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在鱼类苗种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各种生产方法均是在养殖场中进行,目标集中在最后能否成功的生产鱼苗,至于鱼类繁殖是否符合自然规律,药物催产是否对鱼类造成负面影响,则甚少关注。鱼类自然繁殖过程需要经历生理的发育成熟,外界环境因子如光照、水温以及水流的调控,最终刺激鱼类繁殖行为的发生,并使精卵自然受精。鉴于模拟鱼类生境和调控环境因子的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较少采用这种生态繁殖方法,而较多采用催产的方法,其主要原因是对鱼类繁殖机理了解尚不透彻,对各种环境因子与鱼类行为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鱼类繁殖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行为变化,各种环境因子如何调控鱼类繁殖行为的发生等问题的观察定量,将有助于最终实现无药物催产前提下的人为调控环境因子控制鱼类繁殖行为。因此,有必要为鱼类繁殖行为定量研究提供一种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为鱼类繁殖行为学研究提供一种行为学装置,能满足鱼类繁殖行为观察、鱼卵收集和探讨水流及光照等环境因子对鱼类繁殖行为影响等多种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包括大水槽,大水槽的内部设置有分隔墙,分隔墙两端与大水槽的内壁有一定距离将大水槽的内部分隔成成环形泳道,大水槽与进水管连通,环形泳道分为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和非观察鱼类行为区域两部分,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底部铺设有仿自然的底质,非观察鱼类行为区域设置有集卵池,集卵池底部与大水槽外的立式出水管连通,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前部安装有与变频电机连接的螺旋桨。空中摄像头通过可调支架架设在大水槽上方,环形泳道内安装有水下摄像头,空中摄像头和水下摄像头分别与电脑连接。可调支架上安装有不透光幕布,不透光幕布的下端与大水槽相配合,空中摄像头安装于不透光幕布内。大水槽上方安装有带有控时器的照明灯。仿自然的底质为鹅卵石底质。大水槽为椭圆形或圆形透明水槽。本技术提供的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由于利用分隔墙将大水槽内部分隔成成环形泳道,构成供鱼类循环游泳的通道,通过转速可调的螺旋桨实现水流速度的可控,通过集卵池实现鱼卵的定量计数,测试不同大小和种类鱼类的繁殖行为,为鱼类繁殖行为学研究提供一种行为学装置,能满足鱼类繁殖行为观察、鱼卵收集和探讨水流及光照等环境因子对鱼类繁殖行为影响等多种需求;通过设置由控时器控制光照周期的照明灯,可得到周期变化的光照,用以观察鱼类对光照周期的行为变化;通过空中摄像头和水下摄像头通过对行为观察区的摄像,实现全面的视频监控;可在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铺上不同类型或颜色的底质,如不同大小鹅卵石等用以观察鱼类对底质的选择。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大水槽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大水槽1,大水槽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墙2,分隔墙2两端与大水槽1的内壁有一定距离将大水槽1的内部分隔成成环形泳道,大水槽1 与进水管6连通,环形泳道分为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和非观察鱼类行为区域两部分,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底部铺设有仿自然的底质3,非观察鱼类行为区域设置有集卵池4,集卵池4底部与大水槽1外的立式出水管5连通,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前部安装有与3000W的变频电机8 连接的螺旋桨7。大水槽1高1. 5m,分隔墙由硬质材料如水泥构成,集卵池4为圆锥形的中间稍低, 四周稍高的水泥底坡,用于将鱼卵集中。空中摄像头9通过可调支架12架设在大水槽1上方,环形泳道内安装有水下摄像头10,空中摄像头9和水下摄像头10分别与电脑11连接。可调支架12上安装有不透光幕布13,不透光幕布13的下端与大水槽1相配合,空中摄像头9安装于不透光幕布13内。大水槽1上方安装有带有控时器15的照明灯14。仿自然的底质3为鹅卵石底质,直径0. 02—0. 05m。大水槽1为椭圆形或圆形透明水槽。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通过控制变频电机8,实现水流速度的可控;通过对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的摄像, 实现全面的视频监控。通过设置由控时器15控制光照周期的照明灯14,可得到周期变化的光照,用以观察鱼类对光照周期的行为变化。可在繁殖区铺上不同类型或颜色仿自然的的底质3,如不同大小鹅卵石等用以观察鱼类对底质的选择;通过集卵池4实现鱼卵的定量计数,测试不同大小和种类鱼类的繁殖行为。立式出水管5可调整高度,兼具排水和从集卵池4收集鱼卵的功能,在收集卵或放水的时候放低即可实现将卵随水流从集卵池4导出,或者实现排水功能。 整个大水槽1内的水由进水管6提供,由立式出水管5控制水位。权利要求1.一种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包括大水槽(1),大水槽(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墙(2), 分隔墙(2)两端与大水槽(1)的内壁有一定距离将大水槽(1)的内部分隔成成环形泳道,大水槽(1)与进水管(6)连通,其特征在于环形泳道分为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和非观察鱼类行为区域两部分,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底部铺设有仿自然的底质(3),非观察鱼类行为区域设置有集卵池(4),集卵池(4)底部与大水槽(1)外的立式出水管(5)连通,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前部安装有与变频电机(8)连接的螺旋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空中摄像头(9)通过可调支架(12)架设在大水槽(1)上方,环形泳道内安装有水下摄像头(10),空中摄像头(9) 和水下摄像头(10)分别与电脑(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支架(12)上安装有不透光幕布(13),不透光幕布(13)的下端与大水槽(1)相配合,空中摄像头(9)安装于不透光幕布(1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大水槽(1)上方安装有带有控时器(15)的照明灯(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仿自然的底质(3)为鹅卵石底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大水槽(1)为椭圆形或圆形透明水槽。专利摘要一种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包括大水槽,大水槽的内部设置有分隔墙,分隔墙两端与大水槽的内壁有一定距离将大水槽的内部分隔成成环形泳道,大水槽与进水管连通,环形泳道分为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和非观察鱼类行为区域两部分,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底部铺设有仿自然的底质,非观察鱼类行为区域设置有集卵池,集卵池底部与大水槽外的立式出水管连通,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前部安装有与变频电机连接的螺旋桨。本技术提供的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为鱼类繁殖行为学研究提供一种行为学装置,能满足鱼类繁殖行为观察、鱼卵收集和探讨水流及光照等环境因子对鱼类繁殖行为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繁殖行为试验装置,包括大水槽(1),大水槽(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墙(2),分隔墙(2)两端与大水槽(1)的内壁有一定距离将大水槽(1)的内部分隔成成环形泳道,大水槽(1)与进水管(6)连通,其特征在于:环形泳道分为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和非观察鱼类行为区域两部分,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底部铺设有仿自然的底质(3),非观察鱼类行为区域设置有集卵池(4),集卵池(4)底部与大水槽(1)外的立式出水管(5)连通,拟观察鱼类行为区域前部安装有与变频电机(8)连接的螺旋桨(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小涛陈求稳姜伟刘德富黄应平刘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