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汲岱昌专利>正文

一种菌毒防冶剂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7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菌毒防治剂及其生产工艺,它是以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和三十烷醇为主要成分,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共同组成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一方面通过选择表面活性剂及相应的复配工艺,以提高使用倍数,扩大防治病毒种类,并辅以植物生理调节,实现防治菌毒的增效功能。较单剂使用,用量减少,功效显著,并扩大了防治范围,运输方便、使用简单、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nti bacterial agent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A virus prevention agent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It is based on the two (Xin Jian ethyl) glycine hydrochloride and thirty alcohol as the main ingredient, and nonionic surfactant and cationic surfactant composed of surfactant systems, on the one hand, through the choice of surface active agent and compounding process according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se ratio expand the types of virus prevention, and supplemented by plant 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to achieve efficiency and function of preventing bacteria poisoning.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agent, the dosage is reduced, the effect is obvious, and the control range is extended, the transportation is convenient, the use is simple, and the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复配农药,特别是涉及一种杀菌毒类农药,具体说,涉及一种含有机氮化合物的复合菌毒防治剂。在我国,每年植物病害对农林作物的危害和损失不少于虫害,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为此做了大量的研制工作,虽然开发了许多杀菌剂如三环唑、甲霜灵、霜脲氰等内吸性杀菌剂,但是大多仅适用于防治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而对因病毒和细菌造成的病害,其防治效果不佳,且此类药物合成工艺复杂、使用成本高、残毒较高,难以长期和连续使用。八十年代开发的以多烷基氨基乙基甘氨酸盐酸盐为杀菌活性组分的复合杀菌剂,如由ZL89106831.7公开的菌毒清,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杀菌剂,它对部分病毒有防治作用,目前它作为杀菌剂应用于农林作物及鸡瘟病。但它还存在着以下缺点如使用时稀释倍数低、用量大、成本高,适用面窄即只对亲油性病毒有防治作用,因而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菌毒防治剂及其生产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该防治剂可以通过选择表面活性剂及相应的复配工艺,提高其单位使用效率,扩大防治病毒种类,辅以植物生理调节剂,以达到实现防治菌毒的增效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以两性表面活性剂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C22H48N3O2.CL)和三十烷醇(CH3(CH2)28CH2OH)为主要成分,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TX-10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共同组成的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由于该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比单一活性剂,能够提高溶点,增加溶解度和吸附量,增大临界胶束浓度,从而导致降低细胞壁膜的表面张力,破坏病原体的壁膜结构,诱导病原物从细胞内脱出而失活,实现杀死菌毒的作用。即其杀病毒活性物的杀灭作用是通过改变病原体的细胞壁膜的理化性质而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菌毒防治剂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为3.0-25%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C22H48N3O2.CL)、0.05-0.5%三十烷醇(CH3(CH2)28CH2OH)、3.0-8.0%TX-10、3.0-20%三氯甲烷、3.0-15%十二烷基硫酸钠、3.0-15%吐温、2.0-10%磷酸二氢钾、1.0-3.0%硫酸铜、余量为澎润土或轻质碳酸钙。由于本专利技术菌毒防治剂是由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和三十烷醇为主要成分组成,即在菌毒清中加三十烷醇乳剂组成。而三十烷醇是一种植物生理活性物,它本身的作用只能对生理代谢起调节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单独使用它无助于对病害的防治。而本专利技术在菌毒清中加入适量的三十烷醇,在使用中较单独使用菌毒清有显著的功效,即由单一使用菌毒清的稀释200-300倍,提高到1000倍,即由含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150-250ppm降低为50ppm。由防治亲油性病毒扩大到亲水性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由病株的自身免疫变为注入生理活性物强化自身免疫康复状态,从而实现对病株调、治结合的防治策略。用6%本专利技术菌毒防治粉剂在山东章丘和河北唐山所作的大田对照试验的测试数据表明,稀释750倍液、1000倍液、1250倍液的第三次用药后五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8%、82.7%、61.7 %。本专利技术菌毒防治剂与菌毒清都含有杀菌毒活性物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都有强渗剂TX-10;本专利技术同三十烷醇乳剂相比,都含有经过乳化的三十烷醇和表面活性剂吐温,十二烷基硫酸钠。但其突出的特征是将菌毒清(10-25%)或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加TX-10,同三十烷醇(86%以上)的乳剂复合为一体。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分为三个工序,第一阶段为乳化阶段,为使乳化顺利进行,可先用三氯甲烷在55-62℃下溶解三十烷醇,待三十烷醇充分溶解后,输入罐内并伴随搅拌,乳化在反应罐内80℃温度下进行40分钟。第二阶段为复合,可用菌毒清或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加入TX-10在40℃温度以下,同上述三十烷醇乳化液在搅拌罐内混合搅拌30-40分钟。第三阶段为合成,加入适量磷酸二氢钾、硫酸铜等辅料和澎润土或轻质碳酸钙,搅拌均匀,出罐后烘干、粉碎、分装即成产品。本专利技术菌毒防治剂的配制工艺如附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①取三十烷醇0.05kg、三氯甲烷3kg,在60℃溶解,用吐温5kg、十二烷基硫酸钠3kg,在80℃下加水乳化40分钟,制成三十烷醇乳剂100kg;②二(辛基氨二基)甘氨酸盐酸盐5.95kg、TX-103.5kg、蒸馏水15kg、冰醋酸适量调PH=7,制成25%的菌毒清24kg。③将①同②常温下混合并加入硫酸铜1kg、磷酸二氢钾2kg,澎润土50kg搅拌均匀并烘干,粉碎填加澎润土至100kg,即成6%本专利技术可湿性菌毒防治剂粉剂。取上述6%本专利技术菌毒防治剂(商品名为6%病毒克可湿性粉剂)15g加水15kg(稀释1000)用于番茄、黄瓜、烟草、玉米病毒病,防效率在80-98%。使用方法将该粉剂定量加水1000倍,喷病株叶的正反两面,每5-7天喷撒一次,连喷三次。实施例2①取三十烷醇0.10kg、三氯甲烷6kg,在60℃溶解,用吐温8kg、十二烷基硫酸钠4kg,在80℃下加水乳化40分钟,制成三十烷醇乳剂100kg;②取二(辛基氨二基)甘氨酸盐酸盐9.9kg、TX-106kg、蒸馏水适量、冰醋酸调PH=7,制成40%的菌毒清25kg。③将①同②常温下混合并加入硫酸铜2kg、磷酸二氢钾8kg,澎润土50kg搅拌均匀并烘干,粉碎填加澎润土至100kg,即成10%本专利技术可湿性菌毒防治剂粉剂。取上述10%本专利技术菌毒防治剂20g加水40kg(稀释2000)用于番茄、黄瓜、烟草、玉米病毒病,防效率在80-98%。使用方法将该粉剂定量加水2000倍,喷病株叶的正反两面,每5-7天喷撒一次,连喷三次。实施例3①取三十烷醇0.15kg、三氯甲烷10kg,在60℃溶解,用吐温15kg、十二烷基硫酸钠9kg,在80℃下加水乳化40分钟,制成三十烷醇乳剂100kg;②二(辛基氨二基)甘氨酸盐酸盐5.85kg、TX-103kg、蒸馏水15kg、冰醋酸调PH=7,制成25%的菌毒清20kg。③将①同②常温下混合并加入硫酸铜1.5kg、磷酸二氢钾5kg,澎润土50kg搅拌均匀并烘干,粉碎填加澎润土至100kg,即成6%本专利技术可湿性菌毒防治剂粉剂。取上述6%本专利技术菌毒防治剂(商品名为6%病毒克可湿性粉剂)15g加水15kg(稀释1000倍)用于番茄、黄瓜、烟草、玉米病毒病,防效率在80-98%。使用方法如前。实施例4①取三十烷醇100g、三氯甲烷6.5kg,在60℃溶解,用吐温10kg、十二烷基硫酸钠5kg,在80℃下乳化40分钟,制成三十烷醇乳剂100kg;②二(辛基氨二基)甘氨酸盐酸盐7.90kg、TX-105kg、蒸馏水适量、冰醋酸调PH=7,制成20%的菌毒清40kg。③将①同②常温下混合并加入硫酸铜1.5kg、磷酸二氢钾5kg,澎润土50kg搅拌均匀并烘干,粉碎填加澎润土至100kg,即成8%本专利技术可湿性菌毒防治剂粉剂。取上述6%本专利技术菌毒防治剂(商品名为6%病毒克可湿性粉剂)10g加水15kg(稀释1500倍)用于番茄、黄瓜、烟草、玉米病毒病,防效率在80-98%。使用方法如前。本专利技术防治剂一方面可以通过选择表面活性剂及相应的复配工艺,将上述两种主要活性物质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菌毒防治剂,由两性表面活性剂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C22H48N3O2.C1)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共同组成的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其特征在于在菌毒清中加入三十烷醇乳剂复合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毒防治剂,由两性表面活性剂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C22H48N3O2·C1)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共同组成的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其特征在于在菌毒清中加入三十烷醇乳剂复合为一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毒防治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为3.0-25%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0.05%-0.5%三十烷醇、5.0-20%三氯甲烷、3.0-15%十二烷基硫酸钠、6.2-20%吐温、5.0-10%磷酸二氢钾、1.0-3.0%硫酸铜、余量为澎润土或轻质碳酸钙。3.按照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汲岱昌
申请(专利权)人:汲岱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