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向夹芯复合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708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多轴向夹芯复合毡,主要包括多轴向缝编毡和短切层,在多轴向缝编毡与短切层之间设置有无纺布,多轴向缝编毡、无纺布和短切层利用高弹涤纶丝缝编复合。所述的多轴向夹芯复合毡,使用多层缝合技术,将多轴向缝编毡、无纺布和短切纱三层叠加,使用高弹涤纶丝缝编复合,无纺布提高了灌胶效率,外层设置短切层则使制品表面更加平整,此产品层结构分布均匀,不卷曲,具有整体质轻、力学性能佳,成型速度快、覆膜性好、可设计性强和制品表面均匀平整等特点。此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传统产品采用方格布单位面积质量重,多层复合平整性差,手糊工艺劳动量大,树脂含量高,FRP板强度差,有害气体及废弃物排放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等难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毡,尤其是一种多轴向夹芯复合毡
技术介绍
多轴向夹芯复合毡是一种全新游艇专用材料,目前,应用于游艇的增强材料为普通方格布,采用原始的手糊成型工艺制作而成,这种方法需要强大的劳动力,并且在制造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及废弃物,这些有害物质对工人和环境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采用原始方法制作的复合毡在后续铺层的过程中产品易出现变形、不服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品表面均勻的多轴向夹芯复合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多轴向夹芯复合毡,它主要包括多轴向缝编毡和短切层,在多轴向缝编毡与短切层之间设置有无纺布,多轴向缝编毡、无纺布和短切层利用高弹涤纶丝缝编复合。这种结构的多轴向夹芯复合毡设置有无纺布,大大提高了灌胶概率。本技术所得到的多轴向夹芯复合毡,使用多层缝合技术,将多轴向缝编毡、无纺布和短切纱三层叠加,使用高弹涤纶丝缝编复合,无纺布提高了灌胶效率,外层设置短切层则使制品表面更加平整,此产品层结构分布均勻,不卷曲,具有整体质轻、力学性能佳,成型速度快、覆膜性好、可设计性强和制品表面均勻平整等特点。此专利技术解决传统产品采用方格布单位面积质量重,多层复合平整性差,手糊工艺劳动量大,树脂含量高,FRP板强度差, 有害气体及废弃物排放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等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多轴向夹芯复合毡,它主要包括多轴向缝编毡1和短切层3,在多轴向缝编毡1与短切层3之间设置有无纺布2,多轴向缝编毡1、无纺布2和短切层3利用高弹涤纶丝4缝编复合,采用士45°系列多轴向缝编毡1。权利要求1.一种多轴向夹芯复合毡,它主要包括多轴向缝编毡(1)和短切层(3),其特征是在多轴向缝编毡(1)与短切层(3)之间设置有无纺布O),多轴向缝编毡(1)、无纺布(2)和短切层( 利用高弹涤纶丝(4)缝编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向夹芯复合毡,其特征是采用士45°系列多轴向缝编毡⑴。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多轴向夹芯复合毡,主要包括多轴向缝编毡和短切层,在多轴向缝编毡与短切层之间设置有无纺布,多轴向缝编毡、无纺布和短切层利用高弹涤纶丝缝编复合。所述的多轴向夹芯复合毡,使用多层缝合技术,将多轴向缝编毡、无纺布和短切纱三层叠加,使用高弹涤纶丝缝编复合,无纺布提高了灌胶效率,外层设置短切层则使制品表面更加平整,此产品层结构分布均匀,不卷曲,具有整体质轻、力学性能佳,成型速度快、覆膜性好、可设计性强和制品表面均匀平整等特点。此专利技术解决传统产品采用方格布单位面积质量重,多层复合平整性差,手糊工艺劳动量大,树脂含量高,FRP板强度差,有害气体及废弃物排放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等难题。文档编号B32B5/26GK202156071SQ20112026387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蔡正杰 申请人:浙江联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轴向夹芯复合毡,它主要包括多轴向缝编毡(1)和短切层(3),其特征是在多轴向缝编毡(1)与短切层(3)之间设置有无纺布(2),多轴向缝编毡(1)、无纺布(2)和短切层(3)利用高弹涤纶丝(4)缝编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正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