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全文专利>正文

螺旋水流型高效污水处理沉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29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螺旋水流型高效污水处理沉降器,由金属外筒(1)、内筒(2)、中心柱(3)、螺旋片(4)、斜管或斜板(5)、进水管(6)、集水槽(7)、污泥管(8)等构成,外筒(1)下端封闭,上端可以封闭也可以不封闭,内筒(2)上端封闭下端开口设置于外筒(1)内,中心柱(3)设置于内筒(2)内,可以两端封闭也可以一端封闭。它通过造成水流旋转状态,比一般的自重力沉降多了一个离心力沉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固液分离沉降效率和速度,达到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设备成本的目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污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螺旋水流型高效污水处理沉降器
技术介绍
现在污水处理一般都采用物理法、生物法、化学法和物化法等技术进行处理,固液分离沉降是其中工艺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采用自重力沉淀的沉降器中,沉降效率与沉降面积有关,面积越大,沉降效果越好。因此在一般污水处理工程中往往占地面积大,这在当前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环境下显得污水处理的成本较高,提高固液分离沉降器的沉降效率是当今沉降器的研究方向。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专利技术了一种高效固液分离沉降器,它通过造成水流旋转状态,比一般的自重力沉降多了一个离心力沉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固液分离沉降效率和速度,达到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设备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由金属外筒、内筒、螺旋片、斜管或斜板、进水管、污泥管、底部装设有污泥管,外筒下端封闭,上端可以封闭也可以不封闭,内筒上端封闭下端开口设置于外筒内,中心柱设置于内简内,可以两端封闭也可以一端封闭。中心柱和内筒之间装设有螺旋片。外筒顶部装设有集水槽,底部装设有污泥管。内筒顶部分别装设有进水管、排气管、排油管。内筒上端装设有金属丝编制的整流网。中心柱可以是中空的,也可以是实心的,形状可为圆柱形,也可为圆锥形。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附图说明附图1、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加入相关药剂后进行絮凝的污水从进水管(6)进入内筒(2),由于容积忽然增大,流动速度减慢,通过整流网(12)后继续往下走,通过螺旋片(4)后,水流呈环流状态,于是水呈螺旋形往下走,这时污水中的絮粒一方面由于自重力下沉,另一方面由于旋转离心力往中心柱(3)会聚,附着在中心柱壁上增厚再往下滑落,微絮粒不断会聚到中心柱壁上与上面的絮粒碰撞,结合成更大絮粒往下滑落。水流通过内筒(2)下端后进入外筒(1),这时容积又忽然增大,形成速度递减,有利于絮粒下沉。这时水仍然呈旋转状态,在外筒(1)和内筒(2)之间螺旋形缓慢上升,这时絮粒一方面靠自重力下降,另一方面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内筒(2)逐渐会聚,附着在内筒的外壁上结合成更大絮粒滑落。较小絮粒一方面朝中心移动不断碰撞内筒(2)壁上的絮体形成较大絮粒下沉,另一方面与从上往下沉的絮粒悬浮层碰撞进一步形成较大絮粒下沉。当水流通过斜管或斜板(5)时,由于浅层沉降原理加速沉降,最后清水通过溢流槽(9)通过集水槽(7)排走,污泥汇聚到底部通过污泥管(8)排走。污水中的气体从排气管(10)排走,油从排油管(11)排走。本设备的优点在于集自重力沉降、离心力沉降、增加絮粒碰撞粘附机会使絮粒长大沉降、斜管或斜板助沉等四种沉降机制于一体,实现了在有限的设备容器内最大可能地加大沉降效率,从而达到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设备成本,提高沉降速度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水流型高效污水处理沉降器,包括外筒(1)、内筒(2)、中心柱(3)、螺旋片(4)、斜管或斜板(5)、进水管(6)、集水槽(7)、污泥管(8),其特征在于,外筒(1)下端封闭,上端可以封闭也可以不封闭,内筒(2)上端封闭下端开口设置于外筒(1)内,中心柱(3)设置于内筒(2)内,可以两端封闭也可以一端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水流型高效污水处理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柱(3)是中空的或者实心的,形状是圆柱形或者圆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水流型高效污水处理沉降器,其特征在于,中心柱(3)和内筒(2)之间装设有螺旋片(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水流型高效污水处理沉降器,其特征在于,外筒(1)顶部装设有集水槽(7),底部装设有污泥管(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水流型高效污水处理沉降器,其特征在于,内筒(2)顶部分别装设有进水管(6)、排气管(10)、排油管(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水流型高效污水处理沉降器,其特征在于,内筒(2)上端装设有整流网(12)。专利摘要螺旋水流型高效污水处理沉降器,由金属外筒(1)、内筒(2)、中心柱(3)、螺旋片(4)、斜管或斜板(5)、进水管(6)、集水槽(7)、污泥管(8)等构成,外筒(1)下端封闭,上端可以封闭也可以不封闭,内筒(2)上端封闭下端开口设置于外筒(1)内,中心柱(3)设置于内筒(2)内,可以两端封闭也可以一端封闭。它通过造成水流旋转状态,比一般的自重力沉降多了一个离心力沉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固液分离沉降效率和速度,达到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设备成本的目的。文档编号B01D21/26GK2910321SQ20062001921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全文 申请人:王全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水流型高效污水处理沉降器,包括外筒(1)、内筒(2)、中心柱(3)、螺旋片(4)、斜管或斜板(5)、进水管(6)、集水槽(7)、污泥管(8),其特征在于,外筒(1)下端封闭,上端可以封闭也可以不封闭,内筒(2)上端封闭下端开口设置于外筒(1)内,中心柱(3)设置于内筒(2)内,可以两端封闭也可以一端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文
申请(专利权)人:王全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