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雾化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884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流雾化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包括烟气进口、喷淋装置、平衡通道、涡流装置、脱水装置,脱硫剂制备装置、夹管排水管,烟气出口及引风机等组成,烟气通过设置有烟气平衡通道,首先经涡流装置,烟气呈涡流状旋转,喷淋装置中一定压力的脱硫剂液与分离后的烟气次充分接触,通过离心力被甩向分离筒筒壁而流向除尘器底部,从而在分离筒中完成与烟气的分离,净化的烟气经脱水装置后经烟气出口由引风机排向烟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实现除尘、脱硫、脱水和除雾一体化;除尘率高、脱硫率大;不堵灰、烟气不带水、装置阻力小;运行费用低。(*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计一种改进型的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设备,适用于各种燃煤燃油锅炉及炉窑烟气除尘脱硫的场合。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燃煤生成的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是烟气的除尘脱硫,改善和保护大气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随头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普通的除尘或脱硫装置已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烟气排放标准。目前,在脱硫除尘多采用传统湿法或干法除尘脱硫装置,还有复合式除尘脱硫装置,干法只能脱硫;在湿法除尘脱硫中,经常碰到三大难题堵灰、烟气带水、高阻力;在复合式除尘脱硫中,效率低、防腐防磨技术不够完善、运行费用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各种燃煤锅炉的涡流雾化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涡流雾化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包括烟气进口、外筒、平衡通道、涡流装置、喷淋装置、脱水装置,夹管排水管,烟气出口引风机等组成,进口烟道沿切线方向设置,其上设有第一个喷淋装置,设置若干个喷液口,与烟气方向相向,锅炉燃煤产生的含烟尘、SO2等污染物的烟气通过沿切线方向的烟气平衡通道,首先经涡流装置,烟气呈涡流状旋转,涡流装置上盘装有一定高度的分离筒,用分离筒定位板等距离的把分离筒固定在外筒中间,由于涡流装置的高能量使烟气在分离筒中高速旋转,使烟气中形成的较大尘埃及液体被离心甩向分离筒壁,而达到与烟气分离的目的,处于分离筒和除雾器之间设置第三喷淋装置,设有多个喷淋口,与烟气方向相对应,有一定压力的脱硫剂液与分离后的烟气再次充分接触,通过涡流器后的烟气在中心力场作用下,旋转上升,并使液滴相互凝聚成更大颗粒后,通过离心力被甩向分离筒筒壁而流向除尘器底部,从而在分离筒中完成与烟气的分离,在分离筒出口处方又安装了高效离心式除雾器,并装有挡水圈,组成组合式的脱水装置,可避免发生烟气带水的现象,净化的烟气经脱水装置后经由引风机排向烟囱,而除雾过程在降低烟气含水量的同时也起到了捕获尘与SO2的作用。由于整个净化装置给予烟气与脱硫剂充分的接触时间、接触空间与接触面积,并且涡流装置的高能量使烟气高速旋转,从而达到烟气中的尘(含小于10Pm的亚微米尘埃)、SO2被充分捕获,得到高效除尘脱硫的目的。该装置除尘脱硫的过程为带有尘及SO2的烟气与带有脱硫剂的液体充分混合,使烟气中的尘逐步形成较大的尘埃,SO2接触水后,生成亚硫酸,通过碱性脱硫剂产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从而去除烟气中的SO2,烟气中SO2及尘形成的较大的颗粒后,再从烟气中分离出来,从而完成一个除尘脱硫的全过程。第三喷淋装置除尘脱硫后的废水通过夹套排水管导入到除尘器的底部进入循环水池,脱硫剂制备装置包括CaO溶解池(如采用双碱法),液碱槽,循环水池,自来水和调解阀及循环泵等组成。本技术进一步在于,所述的涡流装置设置在除尘器本体内的下盘支撑石之上,装有若干个带有一定角度的涡流导向板,涡流导向板上有通孔,涡流导向板四周保持了足够的烟气通道,涡流装置四周设有第二喷淋装置,有若干个喷液口,与烟气方向相向,有一定压力的脱硫剂进入涡流装置时呈细雾状态,增加液体表面积,充满整个烟室,使烟气与脱硫剂液有很大的接触面积,能高效的捕获烟气中的尘埃及SO2,凝聚成较大的颗粒,易于分离。由于涡流器通道面积大,所以为烟气在通过涡流器时不会发生堵塞现象,阻力也相对减少,故本装置运行中无烟尘堵塞现象,阻力也小。本技术还在于,所述的外筒可以采用优质花筒石、不锈钢、耐腐蚀复合钢板;所述的分离器可以采用不锈钢、花岗石、耐磨耐腐蚀材料;所述的涡流器可以采用优质花岗石,不锈钢、耐磨耐腐蚀材料;所述除雾器可选择不锈钢和轻质耐腐蚀材料。本技术所述的碱性脱硫剂是碱性废液,也可以为氧化镁、石灰石、生石灰等物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1.实现除尘、脱硫、脱水和除雾一体化;2.除尘率高(大于98%)、脱硫率(大于80%);3.不堵灰、烟气不带水、装置阻力小(小于800Pa);4.运行费用低; 5.还具有捕获10Pm以下的微米尘埃的功能(Pm2.5去除率38.45%,Pm10去除率84.87%)。附图说明图1为涡流雾化除尘脱硫装置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的剖面图;图4为图2中B-B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给出本技术的详细实施例。本技术包括烟气进口(4)、外筒(22)、平衡通道(26)、涡流装置、喷淋装置、脱水装置,夹管排水管(12),烟气出口(24)及引风机等组成,其中所述的烟气进口通道(4)沿切线方向设置,其上设有第一个喷淋装置,设置若干个喷液口(20),与烟气方向相向;其中所述的涡流装置设置在除尘器本体(6)内的下盘支撑石(11)之上,涡流装置下盘(9)有若干个带有一定角度的涡流导向板(8),涡流导向板(8)上有通孔,涡流导向板(8)四周保持了足够的烟气通道,涡流装置四周设有第二喷淋装置,有若干个喷液口(20),与烟气方向相向,有一定压力的脱硫剂进入涡流装置时呈细雾状态;锅炉燃煤产生的含烟尘、SO2等污染物的烟气通过沿切线方向的烟气进口通道(4),首先经涡流装置,烟气呈涡流状旋转,涡流装置上盘(14)装有一定高度的分离筒(16),用分离筒定位板(17)等距离的把分离筒(16)固定在外筒(22)中间,由于涡流装置的高能量使烟气在分离筒中高速旋转,使烟气中形成的较大尘埃及液体被离心甩向分离筒壁,而达到与烟气分离的目的,处于分离筒(16)和除雾器(21)之间的主筒内(22)设置第三喷淋装置,设有多个喷淋口(20),与烟气方向相对应,有一定压力的脱硫剂液与分离后的烟气再次充分接触,通过涡流器后的烟气在中心力场作用下,旋转上升,并使液滴相互凝聚成更大颗粒后,通过离心力被甩向主筒筒壁而流向除尘器底部,从而在主筒(22)中完成与烟气的分离,在分离筒出口处方又安装了高效离心式除雾器(21),并装有挡水圈(23),组成组合式的脱水装置,可避免发生烟气带水的现象,净化的烟气经脱水装置后经由引风机排向烟囱,除尘脱硫后的废水通过夹套排水管(12)导入到除尘器的底部进入循环水池(3),脱硫剂制备装置包括CaO溶解池(1),液碱槽(2),循环水池(3),自来水和调解阀及循环泵等组成。其中,第三喷淋装置可以是在外筒(22)外部设一水泥平台(18),其上放置喷头媒介器(19),设有多个喷液口(22);在外筒(22)外部,涡流器上盘(14)上部和挡水圈(23)下部各设一个检查人孔(15);夹套排水管(12)设置在外筒(22)底部的外侧,其上设有一管道视镜(13)。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CaO溶解池;2-液碱槽;3-循环水池;4-烟气进口;5-脱硫装置;6-除尘器本体;7-烟道检查孔;8-涡流装置导向板;9-涡流装置下盘;10-水封口;11-下盘支撑石;12-夹管排水管;13-管道视镜;14-涡流装置上盘;15-检查人孔;16-分离筒;17-分离筒定位板;18-水泥平台;19-喷头媒介器;20-喷液口;21-除雾器;22-外筒;23-挡水圈;24-烟气出口;25-喷嘴;26-平衡通道权利要求1.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流雾化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包括烟气进口、平衡通道、喷淋装置、涡流装置、脱水装置,脱硫剂制备装置、夹管排水管,烟气出口及引风机,其特点在于:所述的平衡通道沿切线方向设置;所述的喷淋装置设有若干个喷液口,与烟气方向相向,其 中:第一喷淋装置设置在平衡通道中;第二喷淋装置设置在涡流装置四周;第三喷淋装置设置在处于分离筒和除雾器之间的外筒上;所述的涡流装置装设置在除尘器本体上呈凹形的下盘支撑石之上,涡流装置下盘有若干个带有一定角度的 涡流导向板,涡流导向板上有通孔,涡流导向板四周保持了足够的烟气通道;所述的脱水装置由:一安装在涡流装置上盘的一定高度的分离筒,一安装在分离筒出口处的除雾器,及一挡水圈,组成组合式的脱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泉刘贤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鑫泽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