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博全专利>正文

脚轮调整机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5861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脚轮调整机构改进,其是由直轴、连动轴、弹簧、调整体、本体、滚轮、轴心、套环及抵块所组成,令直轴插置于连动轴的透孔内,再将连动轴穿设弹簧及调整体后,置于本体的容置孔内,并使连动轴的顶缘与调整体的透孔及本体的容置孔处于相同方向,于连动轴底缘外套设套环后,再于套环底部锁设抵块,于本体两侧各固设一滚轮而完成;此时,直轴及连动轴会因重力下压而下移,使抵块抵住地面,则滚轮会接触不到地面而呈空转无法滑移状态,进而处于定位状态;当调整体转动90度,使连动轴顶缘与本体容置孔呈相互垂直方向,则直轴及连动轴在受重力下压时,连动轴顶缘会抵住本体顶面而不下移,此时,滚轮处于与地面接触可滑移的状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脚轮,尤指一种藉旋转调整体,使直轴受重力下压时,直轴及连动轴可下移抵至地面,而使滚轮呈空转无法滑移状态,或使直轴及连动轴无法下移,而使滚轮与地面接触处于可滑移状态的脚轮调整机构改进
技术介绍
按,目前市面所售座椅所使用的脚轮1,请参阅图1所示,是常见脚轮的剖视图,其包括脚轮本体10、轴杆11、下盖12及滚动件13、14 ;其中轴杆11具有一体成型的上盖110, 其是藉其底部的下盖12与脚轮本体10活动结合,于轴杆11的上盖110与脚轮本体10顶面的间设有整圈的滚动件13,于下盖12与脚轮本体10底面之间亦设有整圈的滚动件14, 藉该滚动件13、14使脚轮1可顺畅进行旋转动作;此种脚轮1,由于其无任何可使轮体15固定的煞车结构,致使使用者无法因应环境及使用上的需要,进行煞车或滑移的变换,使用时相当不便。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乃基于多年从事产业的经验及经多方测试,而发展出一种新的脚轮调整机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脚轮调整机构改进,当其转动调整体,即可使其滚轮呈活动或固定状态,以方便使用者因应使用状况的需要做调整。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脚轮调整机构改进,其是由直轴、连动轴、弹簧、调整体、本体、滚轮、轴心、套环及抵块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本体两侧是藉轴心固设滚轮,本体其一侧设有容置孔,于容置孔顶面适处设有相对应的凸缘;调整体,其中心具有与本体的容置孔相同造型的透孔,于其底面适处有两相对应的弧沟,该弧沟与本体顶面的凸缘相对齐;连动轴,其中心具有供直轴插设的透孔,顶部具有与调整体中心透孔相同造型且可置入该透孔内的顶缘,底部则设有供套环套设的底缘;令直轴插置于连动轴的透孔内,再将连动轴穿设弹簧及调整体后置于本体内,再于连动轴底缘外依序固设套环及抵块,则本体顶面凸缘置于调整体底面弧沟的一端内。是以,经由本技术上述的机构,其使用上具有下列的优点一、其仅需转动调整体,即可使主体内部构件下移抵住地面,使滚轮无法与地面接触,藉此使脚轮定位;或使主体内部构件无法下移抵住地面,而使滚轮处于与地面接触的可滑移状态,两种状态于转换使用时方便省力。二、本技术的调整体旋转时,可利用本体顶面凸缘于调整体底面弧沟内做位移,而使调整体的转动距离得到限制;再者,于调整体外侧边设有指示凸缘,可令使用者对目前所处状态一目了然。 本技术的特点可于配合以下附图进一步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常见脚轮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调整体与本体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正视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侧视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的定位状态的正视剖面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定位状态的侧视剖面动作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活动状态的正视剖面动作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活动状态的侧视剖面动作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另一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脚轮调整机构改进,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其是由直轴16、连动轴 2、弹簧3、调整体4、本体5、滚轮6、轴心7、套环8及抵块9所组成,本体5两侧是藉轴心7 固设滚轮6,参图3,其中本体5于其一侧设有容置孔50,该容罝孔50顶面设有相对应的两凸缘51,容置孔50顶部是为阶梯状52 ;调整体4,其中心具有与本体5的容置孔50相同造型的透孔40,于其底面适处有两相对应的弧沟41,该弧沟41是与本体5顶面凸缘51相对齐,调整体4其外侧边设有指示凸缘42 ;连动轴2,其顶部具有与调整体4中心透孔40相同造型且可置入该透孔40内的顶缘20,其中心具有供直轴16下段置入的透孔21,底部则设有供套环8套设的底缘22 ;令直轴16插置于连动轴2的透孔21内,再将连动轴2穿设弹簧3及调整体4后,置于本体5的容置孔50内,并使连动轴2的顶缘21与调整体4的透孔 40及本体5的容置孔50处于相同方向,于连动轴2底缘22外依序固设套环8后,再于套环 8底部以螺丝17锁设抵块9,此时,本体5顶面所设凸缘51是置于调整体4底面弧沟41的一端内,令轴心7穿设本体5的轴孔53后,于轴心7两端各固设滚轮6而完成。请参阅图7、图8所示,当连动轴2的顶缘20及调整体4的透孔40是与本体5的容置孔50处于相同方向,直轴16及连动轴2可因人体重力下压,而在本体5的容置孔50 内进行下移动作,并带动与其结合的套环8及抵块9下移,当抵块9抵至地面时,两侧滚轮6 会因此无法与地面接触而呈空转状态,进而使脚轮定位;请参阅图9、图10所示,当调整体4 旋转90度,使连动轴2的顶缘21及调整体4的透孔40与本体5的容置孔50处于相互垂直方向,本体5顶部凸缘51会位移至调整体4底面弧沟43的另一端,此时,当直轴16受人体重力下压时,连动轴2顶缘20会因与本体5的容置孔50处于相互垂直的方向,而抵于本体5容置孔50的顶面无法下移,则滚轮6仍与地面有所接触,可不受影响的维持滑移状态。请参阅图11、图12所示,当转动调整体4进行脚轮的定位或滑移调整后,可由调整体4外侧边所设的指示凸缘42,使其转动调整后,可由此得知所处的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脚轮调整机构改进,其是由直轴、连动轴、弹簧、调整体、本体、滚轮、轴心、套环及抵块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本体两侧是藉轴心固设滚轮,本体其一侧设有容置孔,于容置孔顶面适处设有相对应的凸缘;调整体,其中心具有与本体的容置孔相同造型的透孔,于其底面适处有两相对应的弧沟,该弧沟与本体顶面的凸缘相对齐;连动轴,其中心具有供直轴插设的透孔,顶部具有与调整体中心透孔相同造型且可置入该透孔内的顶缘,底部则设有供套环套设的底缘;令直轴插置于连动轴的透孔内,再将连动轴穿设弹簧及调整体后置于本体内,再于连动轴底缘外依序固设套环及抵块,则本体顶面凸缘置于调整体底面弧沟的一端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调整机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中调整体外侧边可设指示凸缘,使其转动调整后,可由此得知所处的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调整机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中连动轴的顶缘及调整体的透孔与本体的容置孔处于相同方向,直轴及连动轴可因重力下压而在本体的容置孔内进行下移动作,使抵块抵至地面,则滚轮呈空转状态,进而使脚轮定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调整机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中调整体旋转90度,使连动轴的顶缘及调整体的透孔与本体的容置孔处于相互垂直方向,连动轴顶缘会抵于本体容置孔的顶面,而无法下移,则滚轮处于滑移状态。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脚轮调整机构改进,其是由直轴、连动轴、弹簧、调整体、本体、滚轮、轴心、套环及抵块所组成,令直轴插置于连动轴的透孔内,再将连动轴穿设弹簧及调整体后,置于本体的容置孔内,并使连动轴的顶缘与调整体的透孔及本体的容置孔处于相同方向,于连动轴底缘外套设套环后,再于套环底部锁设抵块,于本体两侧各固设一滚轮而完成;此时,直轴及连动轴会因重力下压而下移,使抵块抵住地面,则滚轮会接触不到地面而呈空转无法滑移状态,进而处于定位状态;当调整体转动90度,使连动轴顶缘与本体容置孔呈相互垂直方向,则直轴及连动轴在受重力下压时,连动轴顶缘会抵住本体顶面而不下移,此时,滚轮处于与地面接触可滑移的状态。文档编号B60B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轮调整机构改进,其是由直轴、连动轴、弹簧、调整体、本体、滚轮、轴心、套环及抵块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本体两侧是藉轴心固设滚轮,本体其一侧设有容置孔,于容置孔顶面适处设有相对应的凸缘;调整体,其中心具有与本体的容置孔相同造型的透孔,于其底面适处有两相对应的弧沟,该弧沟与本体顶面的凸缘相对齐;连动轴,其中心具有供直轴插设的透孔,顶部具有与调整体中心透孔相同造型且可置入该透孔内的顶缘,底部则设有供套环套设的底缘;令直轴插置于连动轴的透孔内,再将连动轴穿设弹簧及调整体后置于本体内,再于连动轴底缘外依序固设套环及抵块,则本体顶面凸缘置于调整体底面弧沟的一端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蔡博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