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绍平专利>正文

一种从新鲜薯蓣类植物中提取粗总皂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8104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粗总皂甙的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新鲜薯蓣类植物中提取粗总皂甙的方法。一种从新鲜薯蓣类植物中提取粗总皂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粉碎、发酵、微波辐照、二次粉碎、浸入溶剂、滤出混合溶液、回收溶剂。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微波辐照后再进行二次粉碎的方法,使得细胞内容物经过微波辐照迅速膨胀,导致细胞壁随之充分膨胀,然后再进行二次粉碎,就能将细胞壁整体破解,细胞内容物全部释放出来,与溶剂充分接触。这样也就使得提取物能够充分的溶解在溶剂内,大大提高了目标提取物的提取率,可以达到该物料中总皂甙含量的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粗总皂甙的提取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皂甙是存在植物界的一类比较复杂的甙类化合物,皂甙是由皂甙元和糖两部分组成,能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难溶于乙醚或苯中。目前常用的皂甙的萃取技术有用水或含水溶剂的冷浸萃取、加热萃取、超声萃取、超临界萃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被萃取植物及其副产品细分后与溶剂混合在一个容器内一段时间后,皂甙扩散进入溶剂中。 常规的提取方法由于采用将溶剂透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待提取物溶解进溶剂后再一起透过细胞壁从细胞内部带出来,这种提取方法的普遍缺点是能耗高、萃取时间长、萃取产品杂质含量高、目标提取物的提净率较低,很难达到85%以上。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微波无溶剂加热萃取皂甙的方法”(专利号为 200410046954. 2)公开了一种提取皂甙的方法,该方法在提取过程中采用了微波辐照含水分较低的细分后植物组织,细胞内物质迅速膨胀将细胞壁打破,利用皂甙极性高、对微波吸收量大的原理,能够使得皂甙迅速被萃取出来,降低了萃取时间并提高了萃取物的纯度。但是实验测试,这种方法仅对含水量较低的干燥植物原料才有较明显的效果,而对于生鲜植物原料,效果却并不明显。因为生鲜植物的含水量高,细胞壁弹性丰富,细胞内容物再怎么膨胀,细胞壁也很难被撑破。因此目标提取物就不能从细胞内释放出来,从而不能与溶剂充分接触,大大影响了目标提取物的提取率和提取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面所述问题,提供,能够大大提高从新鲜薯蓣类植物中提取粗总皂甙的提取率和缩短提取时间。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薯蓣类植物的根茎切成片状或粉碎成颗粒状,然后存放待其自然发酵, 作为原料。发酵时间为10 — 60小时。(2)将发酵好的原料用微波对其进行辐照10—480秒,当原料温度上升至60°C至 95°C时,停止微波辐照。(3)将微波辐照后的原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粉碎成40目至200目大小的颗粒。(4)将步骤3中得到的颗粒浸泡在浓度为65%至95%的乙醇溶液中1 一 10分钟, 然后滤出混合溶液。(5)剩下的滤渣经微波辐射30—120秒后,再次浸泡在浓度为65%至95%的乙醇溶液中1 一 10分钟,然后滤出混合溶液。(6)重复步骤5的过程,重复3至5次。(7)合并多次过滤得到的溶液,并回收溶液中的乙醇后,即得到所需要的粗总皂为了减少微波辐照能量的浪费,步骤2可以替换为将发酵好的原料稍加脱水后, 使用微波对其进行辐照10—480秒,当原料温度上升至60°C至95°C时,停止微波辐照。步骤4和5中的乙醇可用其他有机溶剂代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微波辐照后再进行二次粉碎的方法,使得细胞内容物经过微波辐照迅速膨胀,导致细胞壁随之充分膨胀,然后再进行二次粉碎,就能将细胞壁整体破解,细胞内容物全部释放出来,与溶剂充分接触。这样也就使得提取物能够充分的溶解在溶剂内,大大提高了目标提取物的提取率,可以达到该物料中总皂甙含量的95%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包括如下步骤。( 1)将新鲜薯蓣类植物的根茎IOOg粉碎成颗粒状,然后存放待其自然发酵,作为原料。发酵时间为12小时。(2)将发酵好的原料置入容器中,使用微波对其进行辐照40秒,原料温度上升至 60 "C。(3)将微波辐照后的原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粉碎成40 - 100目大小的颗粒。(4)将步骤3中得到的颗粒浸泡在浓度为65%的乙醇溶液中1分钟,然后滤出混合溶液。(5)剩下的滤渣经微波辐射30秒后,再次浸泡在浓度为65%的乙醇溶液中1分钟, 然后滤出混合溶液。(6)重复步骤5的过程,重复3次。(7)合并多次过滤得到的溶液,并回收溶液中的乙醇后,即得到所需要的粗总皂试。实施例2。,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薯蓣类植物的根茎150g切成片状,然后存放待其自然发酵,作为原料。 发酵时间为M小时。(2)将发酵好的原料稍加脱水后,置入容器中,使用微波对其进行辐照90秒,原料温度上升至90°C。(3)将微波辐照后的原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粉碎成60 - 120目大小的颗粒。(4)将步骤3中得到的颗粒浸泡在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中3分钟,然后滤出混合溶液。(5)剩下的滤渣经微波辐射70秒后,再次浸泡在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中3分钟, 然后滤出混合溶液。(6)重复步骤5的过程,重复3次。(7)合并多次过滤得到的溶液,并回收溶液中的乙醇后,即得到所需要的粗总皂试。实施例3。—种从新鲜薯蓣类植物中提取粗总皂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薯蓣类植物的根茎300g切成片状或粉碎成颗粒状,然后存放待其自然发酵,作为原料。发酵时间为36小时。(2)将发酵好的原料置入容器中,使用微波对其进行辐照150秒,当原料温度上升至85°C时,停止微波辐照。(3)将微波辐照后的原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粉碎成140目大小的颗粒。(4)将步骤3中得到的颗粒浸泡在浓度为90%的甲醇溶液中5分钟,然后滤出混合溶液。(5)剩下的滤渣经微波辐射80秒后,再次浸泡在浓度为75%的甲醇溶液中5分钟, 然后滤出混合溶液。(6)重复步骤5的过程,重复4次。(7)合并多次过滤得到的溶液,并回收溶液中的醇后,即得到所需要的粗总皂甙。实施例4。—种从新鲜薯蓣类植物中提取粗总皂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薯蓣类植物的根茎300g切成片状或粉碎成颗粒状,然后存放待其自然发酵,作为原料。发酵时间为48小时。(2)将发酵好的原料稍加脱水后,置入容器中,使用微波对其进行辐照200秒,当原料温度上升至93°C时,停止微波辐照。(3)将微波辐照后的原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粉碎成200目大小的颗粒。(4)将步骤3中得到的颗粒浸泡在浓度为85%的正丁醇溶液中7分钟,然后滤出混合溶液。(5)剩下的滤渣经微波辐射100秒后,再次浸泡在浓度为80%的正丁醇溶液中7分钟,然后滤出混合溶液。(6)重复步骤5的过程,重复4次。(7)合并多次过滤得到的溶液,并回收溶液中的正丁醇后,即得到所需要的粗总皂试。实施例5。,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薯蓣类植物的根茎IKg切成片状或粉碎成颗粒状,然后存放待其自然发酵,作为原料。发酵时间为60小时。(2)将发酵好的原料置入容器中,使用微波对其进行辐照480秒,并间歇搅拌,当原料温度上升至95°C时,停止微波辐照。(3)将微波辐照后的原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粉碎成200目大小的颗粒。(4)将步骤3中得到的颗粒浸泡在浓度为90%的乙醇溶液中10分钟,然后滤出混合溶液。(5)剩下的滤渣经微波辐射120秒后,再次浸泡在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中10分钟,然后滤出混合溶液。(6)重复步骤5的过程,重复5次。(7)合并多次过滤得到的溶液,并回收溶液中的乙醇后,即得到所需要的粗总皂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薯蓣类植物的根茎切成片状或粉碎成颗粒状,然后存放待其自然发酵,作为原料;(2)将发酵好的原料用微波对其进行辐照,当原料温度上升至60°C至95°C时,停止微波辐照;(3)将微波辐照后的原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粉碎成40目至200目大小的颗粒;(4)将步骤3中得到的颗粒浸泡在浓度为65%至95%的乙醇溶液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新鲜薯蓣类植物中提取粗总皂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薯蓣类植物的根茎切成片状或粉碎成颗粒状,然后存放待其自然发酵,作为原料;(2)将发酵好的原料用微波对其进行辐照,当原料温度上升至60℃至95℃时,停止微波辐照;(3)将微波辐照后的原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粉碎成40目至200目大小的颗粒;(4)将步骤3中得到的颗粒浸泡在浓度为65%至95%的乙醇溶液中1—10分钟,然后滤出混合溶液;(5)剩下的滤渣经微波辐射后,再次浸泡在浓度为65%至95%的乙醇溶液中1—10分钟,然后滤出混合溶液;(6)重复步骤5的过程,重复3至5次;(7)合并多次过滤得到的溶液,并回收溶液中的乙醇后,即得到所需要的粗总皂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绍平
申请(专利权)人:万绍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