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采用微滤技术对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装置。微滤技术取代传统的加药、絮凝、沉淀的方法生产饮用水,是饮用水生产领域的新技术,对于日产几十吨到万吨左右的饮用水生产量来说,微滤水处理装置具有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容易,投资可分期进行,自动化程度高,管理费用低等优点。目前,这类装置采用多只滤筒连接到共进共出的水管组合而成,每只滤筒内的两头是滤过水分布区,中间是分布着PE粉烧结成的微滤管的过滤区,每只过滤管管腔两头和滤过水分布区相通,从共进的水管中引出一根配水管从滤筒两端贯穿滤筒并在过滤区内为微滤管给配原水,原水通过微滤管过滤后从微滤管腔的两头进入两端滤过水分布区,并从滤过水分布区引出到共出水管。这种结构存在着反冲洗死角多,滤后污物难以排除的缺陷,因此作为微滤技术的重要指标的微滤管恢复率就不可能很高。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微滤管恢复率高,便于反冲洗,结构更加合理的微滤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安装了微滤管的滤筒、共进水管、共出水管组成。滤筒内被安装在两端的多孔隔板隔成三个区域,滤筒两端区域和共进水管相通为原水布水区,中间区域为滤后水布水区,滤 ...
【技术保护点】
微滤水处理装置,由安装了微滤管(5)的滤筒(1)、共进水管、共出水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滤筒(1)内被两端多孔隔板(2)隔成三个区域,滤筒(1)两端区域(8)和共进水管相通为原水布水区,中间区域(7)为滤后水布水区,滤后水布水区上竖直布置 微滤管(5),微滤管管腔(6)两端通过多孔隔板(5)上的孔(3)和原水布水区相通;滤后水布水区中间设有净水出水口(9)。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