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彦奎专利>正文

炉窑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72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炉窑除尘器,包括至少一个带有旋风子(18)、导气管(16)和导向器(17)三个零件组成的除尘单元,其特征在于:导向器(17)是由密封碗(19)、直管(20)、圆柱筒(21)和至少三个螺旋导向叶片(22)构成一体的零件,所述的密封碗(19)为凹槽型,它的下方为直管(20),直管(20)的外径小于密封碗(19)的内径,在直管(20)的中部附近有一大直径的圆柱筒(21),在直管(20)和圆柱筒(21)之间有螺旋导向叶片(22),螺旋导向叶片(22)的内圆周边与直管(20)外径连接在一起,螺旋导向叶片(22)的外圆周边与圆柱筒(21)的内径连接在一起,在圆柱筒(21)的上部有V形开口,由圆柱筒(21)V形开口处的内壁、直管(20)的外壁与螺旋导向叶片(22)连接在一起而构成螺旋导气孔(23);所述导气管(16)与导向器(17)紧密配合,导气管(16)的下端面装在密封碗(19)内且使导气管(16)与导向器(17)同轴,导气管(16)的内径与直管(20)的内径相同,导气管(16)的外径小于密封碗(19)的内径;所述的圆柱筒(21)的下端面与旋风子(18)的上端面紧密配合,圆柱筒(21)的内外直径与旋风子(18)的内外直径相同,装配后,直管(20)伸入旋风子(18)中且导向器(17)与旋风子(18)同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除尘器,特别是涉及了一种用于炉窑的除尘器。
技术介绍
在炼焦过程用惰性气体干熄焦法中,炽热的焦炭在熄灭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烟尘随着惰性气体一起排出,为了使惰性气体在冷却后重复使用,需要对惰性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在处理时,可使用由旋风子、导气管和导向器组成的除尘单元对惰性气体中的烟尘进行分离。目前的除尘单元一般是直管与导向叶片制成一体,与旋风子和导气管之间套装在一起,组成一个除尘单元。导向叶片与旋风子内壁采用粘接法粘合在一起而成。由于制造精度难于保证,粘接处的间隙大,粘合难度大,粘合面间仍存有未粘合的间隙,烟气过流效率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低。另外,由于粘接强度低,因此,除尘单元的整体强度低,除尘器易损坏,使用寿命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能耐高温、耐磨蚀、耐磨损和除尘效率高的炉窑除尘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种炉窑除尘器,包括至少一个带有旋风子、导气管和导向器三个零件组成的除尘单元,其中导向器是由密封碗、直管、圆柱筒和至少三个螺旋导向叶片构成一体的零件,所述的密封碗为凹槽型,它的下方为直管,直管的外径小于密封碗的内径,在直管的中部附近有一大直径的圆柱筒,在直管和圆柱筒之间有螺旋导向叶片,螺旋导向叶片的内圆周边与直管外径连接在一起,螺旋导向叶片的外圆周边与圆柱筒的内径连接在一起,在圆柱筒的上部有V形开口,由圆柱筒V形开口处的内壁、直管的外壁与螺旋导向叶片连接在一起而构成螺旋导气孔;所述导气管与导向器紧密配合,导气管的下端面装在密封碗内且使导气管与导向器同轴,导气管的内径与直管的内径相同,导气管的外径小于密封碗的内径;所述的圆柱筒的下端面与旋风子的上端面紧密配合,圆柱筒的内外直径与旋风子的内外直径相同,装配后,直管伸入旋风子中且导向器与旋风子同轴。本技术的一种炉窑除尘器,其中所述的旋风子、导向器和导气管的材料为陶瓷。本技术的一种炉窑除尘器,其中所述的紧密配合为用水泥或粘结剂进行的粘接。本技术的一种炉窑除尘器,其中所述的导气管与导向器的紧密配合为导气管外径和密封碗内径之间和导气管的下端面与密封碗的上端面之间进行的水泥粘接。本技术的一种炉窑除尘器,其中所述的导向器圆柱筒的下端面与旋风子上端面的紧密配合为导向器圆柱筒的下端面与旋风子的上端面之间及其其侧面用水泥进行的粘接。本技术的一种炉窑除尘器,其中所述的螺旋导向叶片的内圆周边与直管外径和螺旋导向叶片的外圆周边与圆柱筒的内径的连接为烧结。本技术的一种炉窑除尘器,其中所述的螺旋导向叶片为4个。本技术的一种炉窑除尘器,其中所述的螺旋导向叶片与导向器轴线的夹角为30°。与现有的除尘器相比,本技术的炉窑除尘器,具有良好的陶坯成型工艺性和良好的烧结工艺性,烧结成品率高。由于导向器由密封碗、直管、圆柱筒和螺旋导向叶片构成,在圆柱筒上部开有V形开口,直管的外壁与螺旋导向叶片的内圆周边、螺旋导向叶片的外圆周边与圆柱筒的内壁的连接为烧结,因此消除了各结构之间的间隙,使烟气在与轴线的夹角为30°的螺旋导向叶片的引导下,全部进行左向旋转引导,减少了气流阻力,导向器不易粘灰堵塞。因此炉窑除尘器单元的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陶瓷件制坯工艺性、烧结工艺性和装配工艺性,除尘器对气流密封性强而无泄露,除尘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和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炉窑除尘器单元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炉窑除尘器中的导向器的局部剖面透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炉窑除尘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炉窑除尘器,本技术包括至少一个带有旋风子18、导气管16和导向器17三个零件组成的除尘单元,导向器17是由密封碗19、直管20、圆柱筒21和至少三个螺旋导向叶片22构成一体的零件,所述的密封碗19为凹槽型,它的下方为直管20,直管20的外径小于密封碗19的内径,在直管20的中部附近有一大直径的圆柱筒21,在直管20和圆柱筒21之间有螺旋导向叶片22,螺旋导向叶片22的内圆周边与直管20外径连接在一起,螺旋导向叶片22的外圆周边与圆柱筒21的内径连接在一起,在圆柱筒21的上部有V形开口,由圆柱筒21的V形开口处的内壁、直管20的外壁与螺旋导向叶片22连接在一起而构成螺旋导气孔23;所述导气管16与导向器17紧密配合,导气管16的下端面装在密封碗19内且使导气管16与导向器17同轴,导气管16的内径与直管20的内径相同,导气管16的外径小于密封碗19的内径;所述的圆柱筒21的下端面与旋风子18的上端面紧密配合,圆柱筒21的内外直径与旋风子18的内外直径相同,装配后,直管20伸入旋风子18中且导向器17与旋风子18同轴。旋风子18、导向器17和导气管16的材料为陶瓷;紧密配合为用水泥或粘结剂进行的粘接。导气管16与导向器17的紧密配合为导气管16外径和密封碗19内径之间和导气管16的下端面与密封碗19的上端面之间进行的水泥粘接,导向器17的圆柱筒21的下端面与旋风子18的上端面的紧密配合为导向器17的圆柱筒21的下端面与旋风子18的上端面之间及其侧面用水泥进行的粘接。所述的螺旋导向叶片22的内圆周边与直管20外径和螺旋导向叶片22的外圆周边与圆柱筒21的内径的连接为烧结,螺旋导向叶片为4个,它与导向器17轴线的夹角为30°。除尘单元在整体安装时,箱体内先装入旋风子18,用水泥或粘结剂固定在底板上,再将导向器17座在旋风子18之上,使导向器17的圆柱筒21的下端面与旋风子18的上端面之间及其侧面用水泥或粘结剂粘接密封联结在一起,且使导向器17与旋风子18同轴。然后,再将导气管16放在导向器17的密封碗19内,使导气管16的下端面与直管20对接,在密封碗19的内径与导气管16外径之间和导气管16的下端面与密封碗19的上端面之间填满水泥或粘结剂进行粘结,且使导气管16与导向器17同轴。这就保证了旋风子18、导气管16和导向器17组成的除尘单元零、部件组装界面的密封,使之达到密封不泄露,提高了除尘效果。如图3是炉窑除尘系统的示意图,除尘过程包括惯性除尘8、锅炉9余热回收以及两个并联的双级多管除尘器10和11、单级多管除尘器15和凝聚除尘器14组成。除尘系统主要除尘流程是冷却焦排出口K、胶带机落料口G′G、焦炉顶部X1和焦炉进料口X2等扬尘点分别设置吸尘罩,在引风机13的作用下,各扬尘点的含尘烟气及X3阀排出的SO2等有害气体吸入总管道,经多管除尘器15和凝聚除尘器14将烟气中的尘粒净化、贮存于除尘器中,除尘后的洁净气体由风机13引入烟囱12放空入大气,完成了环境除尘的过程;焦炉含尘的惰性烟气经惯性除尘8、锅炉9余热回收以及两个并联的双级多管除尘器10和11,在引风机7的作用下,含尘烟气经惯性除尘8、两个并联的双级多管除尘器10和11将烟气中的尘粒净化、贮存于除尘器中,除尘后的洁净惰性气体回输到焦炉,从而实现了含尘惰性烟气的除尘净化和惰性气体的重复利用。该炉窑除尘系统即实现了对烟气的除尘净化,又实现了惰性气体的回收和重复利用,从而达到了烟尘净化、保护环境、惰性气体重复利用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双赢目标。权利要求1.一种炉窑除尘器,包括至少一个带有旋风子(18)、导气管(16)和导向器(17)三个零件组成的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彦奎
申请(专利权)人:于彦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