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海旸专利>正文

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701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包括铝锅体(1),发热体(2)和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发热体(2)通过连接件(3)直接安装在铝锅体(1)的外侧底部。实现用常规冲压、压铸生产工艺,高效率制造出更低成本,不怕干烧的高性能燃气电磁两用锅具,并确保锅具在燃气具和电磁炉上使用时,均能获得良好的烹饪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和电磁加热的烹饪锅具,特别是一种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单层不锈钢或铸铁等材质的铁质锅具,在燃气具和电磁炉上均可以加热烹饪食物,但由于不锈钢或铸铁等铁质锅具的导热系数小,使得这类锅具在电磁炉上的烹饪效果及其不佳;铝或铝合金材质的锅具,虽然具有良好的导热系数,因不具备切割交变磁力线的能力,只能在燃气具上使用,不能在电磁炉上加热烹饪食物。为了用较低的生产成本,制造出既能在燃气具和电磁炉使用,又能保证烹饪效果的两用锅具,目前的公有技术有用1.0mm以下可切割交变磁力线的不锈钢板与铝板或铝合金板,通过爆破焊制造的复合材料生产的锅具;铝或铝合金锅体底部,压铆一块厚度在 0. 6mm左右的可切割交变磁力线材料的复合锅具。用1. Omm以下可切割交变磁力线的不锈钢板与铝板或铝合金板,通过爆破焊制造的复合材料生产的锅具,具有盛装食物的内侧可选择不锈钢或铝,以及坚实耐用等优点,但材料成本高,制造工艺难度大,因此,不能满足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只能作为高端产品销售和使用;铝或铝合金锅体底部,压铆一块厚度在0. 6mm左右的可切割交变磁力线材料的复合锅具,因采用压铆技术,制造铝或铝合金锅体的材料厚度不能小于3mm,为了取得良好的压铆效果,压铆设备投入大,压铆工序多且复杂,整体制造成本仅比爆破焊复合材料成本稍低,仍然不能成为大众化产品。而本人申请的申请号201110130649. 1,“一种组合式电磁铝锅”,尽管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成本问题,但因技术方案中,提出在发热体和传热体之间, 填充导热系数良好的材料来加强热量传递,一旦锅具在使用中出现干烧,损害填充材料后, 填充材料将影响热传导,进而影响烹饪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借鉴“一种组合式电磁铝锅”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该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以更低的材料成本,更简单的生产工艺,将导热系数良好的不可切割交变磁力线的材料,与导热系数差可切割交变磁力线的材料,直接组合成性能可靠的燃气电磁两用锅具,以确保锅具在燃气具和电磁炉上均可使用的同时,并能保持良好的烹饪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包括铝锅体(1),发热体( 和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发热体( 通过连接件C3)直接安装在铝锅体(1)的外侧底部。所述发热体O)的厚度大于1. 2mm。所述发热体( 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发热体( 上设有若干吸热孔。所述连接件C3)可以是单独的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连接件C3)将独立的发热体( 和用常规冲压或压铸方法生产的铝锅体(1)直接组合,实现用常规冲压、压铸生产工艺,高效率制造出更低成本,不怕干烧的高性能燃气电磁两用锅具,并确保锅具在燃气具和电磁炉上使用时,均能获得良好的烹饪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设有连接孔和吸热孔发热体O)的平面示意图。图中1、铝锅体;2、发热体;3、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并不因所列实施例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附图3所示,发热体⑵的中心设有,用于将发热体(2)与铝锅体⑴安装固定在一起的连接孔,在连接孔的周边设有燃气燃烧时,大量热能可直接作用在铝锅体(1)的若干孔,以提高燃气的热能利用率。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是两面与用常规冲压或压铸成型的铝锅体(1)底部弧度相同,厚度在1. 2mm以上,由单一的可切割交变磁力线的材料, 或由可切割交变磁力线的材料与其它材料复合制成的发热体O),通过由多个零件组成的连接件(3),直接安装固定在用常规冲压或压铸成型的铝锅体(1)的外侧底部。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是两面与用常规冲压或压铸成型的铝锅体(1)底部弧度相同,厚度在1. 2mm以上,由单一的可切割交变磁力线的材料, 或由可切割交变磁力线的材料与其它材料复合制成的发热体O),通过有卡扣或压铆性质的独立连接件(3),将发热体( 安装固定在用常规冲压或压铸成型的铝锅体(1)的外侧底部。在实施例1、2中,发热体( 底部可以设若干吸热孔,以提高锅具在燃气具上使用时的热效率,也可以不设吸热孔。因铝锅体(1)与发热体( 是通过连接件C3)直接组合为一体,干烧对铝锅体(1)与发热体( 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使得锅具不仅在电磁炉上可以使用,在燃气具上也同样能够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包括铝锅体(1),发热体( 和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发热体( 通过连接件C3)直接安装在铝锅体(1)的外侧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其特征在于发热体O)的厚度大于1. 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其特征在于发热体(2)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其特征在于发热体(2)上设有若干吸热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其特征在于连接件(3)可以是单独的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组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包括铝锅体(1),发热体(2)和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发热体(2)通过连接件(3)直接安装在铝锅体(1)的外侧底部。实现用常规冲压、压铸生产工艺,高效率制造出更低成本,不怕干烧的高性能燃气电磁两用锅具,并确保锅具在燃气具和电磁炉上使用时,均能获得良好的烹饪性能。文档编号A47J36/00GK202146203SQ20112027191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倪诚 申请人:苏海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燃气电磁两用铝锅,包括铝锅体(1),发热体(2)和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发热体(2)通过连接件(3)直接安装在铝锅体(1)的外侧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诚
申请(专利权)人:苏海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