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海旸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电热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189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电热盘,包括由热盘(1),托架(2),线圈盘(3)组成的具有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和切割高频交变磁力线的磁热盘(60),以及产生高频交变电流的转换器(40),其特征在于:热盘(1),托架(2),线圈盘(3),叠加组成磁热盘(60),磁热盘(60)通过线圈盘(3)的引出线(31)与转换器(40)连接。本技术是通过整合电磁技术无明火、使用安全、功率大且可调、易与电子技术结合和电阻丝电热盘传热均匀的优势,在解决电阻丝电热盘生产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使用功率低、功率不可调及热量损耗大等问题的同时,解决电磁技术对烹饪锅具材质选择性强,热量集中处食物易糊底,热传导不佳处又容易出现夹生等不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烹饪器具领域的一种电热盘,特别是一种电磁电热盘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电阻丝电热盘因传热均勻,煮饭质量好,价格低,被电饭锅、电压力锅等电热烹饪器具广泛应用。电阻丝电热盘的工作原理螺旋状电阻丝通电发热加热电热盘,再通过电热盘将热量,传递给放置在电热盘上不同材质的锅具,加热盛装在锅具内的食物。电阻丝电热盘作为电饭锅、电压力锅等的重要器件,其生产工艺是,将螺旋状电阻丝用氧化镁粉灌封在金属管中,再将灌封好电阻丝的管弯曲成所需的形状后,用模具浇铸、压铸成毛坯电热盘,最后对毛坯电热盘进行车削加工和表面处理。至上世纪电饭锅专利技术以来,电阻丝电热盘一直采用的是上述生产工艺,这种制造方式,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专利号 200320118257的“用于家用热容器的电热盘”,专利号200620041436的“电热盘”等专利技术,力求通过改变电热盘的生产方法,保留电阻丝电热盘传热均勻,煮饭效果好的优点,又解决电阻丝电热盘浇铸、压铸生产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但因未能脱离基本的电阻丝加热原理,因此,生产工艺的改变,尽管解决了一些生产问题,却仍不能解决电阻丝电热盘,使用功率低、功率不可调、热量损耗大的不足。电磁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电热烹饪器具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电磁烹饪器具打破了传统的电阻丝加热原理,利用高频交变磁力线直接作用在具有切割磁力线特性的锅具上,锅具切割高频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使锅体发热实现对食物加热的目的。电磁烹饪器具主要由微晶玻璃陶瓷面板、机身外壳、线圈盘、控制电路板、风扇五大部分组成,而线圈盘则由绞合漆包线、盘架、导磁体构成。电磁技术能很好地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具有无明火、使用安全、能效高、功率大、可调节等优点,但烹饪锅具必须具备“切割磁力线”的属性,且磁力线是直接作用于锅具产生热量,不仅制约了没有切割磁力线属性锅具的使用,同时在使用时,因具有切割磁力线属性锅具的热导率低,涡流产生的热量又集中作用在食物上,以致烹饪米饭或糊状食物时,极易在锅具热量集中处发生糊底,而热传导不佳的部位,又出现夹生等不良现象。综上所述,无论是独立的电阻丝电热盘烹饪器具,还是独立的电磁烹饪器具,在生产、使用中,总是存在不尽人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将电磁技术与电阻丝电热盘技术融为一体。吸取电磁技术无明火、使用安全、功率大、功率大小易调节、与电子技术易结合和电阻丝电热盘传热均勻的优点,在解决电阻丝电热盘生产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使用功率低、 功率不可调及热量损耗大等问题的同时,解决了电磁技术对烹饪锅具材质选择性强,热量集中处食物易糊底,热传导不佳处又容易出现夹生等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电热盘,包括由热盘(1),托架(2),线圈盘(3)组成的具有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和切割高频交变磁力线的磁热盘(60),以及产生高频交变电流的转换器(40),其特征在于热盘(1),托架(2),线圈盘(3),叠加组成磁热盘(60),磁热盘(60)通过线圈盘(3) 的引出线(31)与转换器(40)连接;所述磁热盘(60)是由分别固定在托架(2)两面的热盘(1)和线圈盘(3)叠加组成;所述热盘(1)的形状可以是凸状,也可以是凹状,还可以是平面状;所述热盘⑴可以是独立的零件,也可以由发热体(10)安装在传热体(11)上组成;所述托架⑵由不能切割磁力线的材料制成,托架(2)安装线圈盘⑶的一面,内侧设有固定线圈盘(3)的安装柱(21),外侧设有支撑脚(22);所述组成热盘(1)的发热体(10)由可切割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的材料制成,形状为平面状,传热体(11)由传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传热体(11)未安装发热体(10) —侧的形状可以是凸状,也可以是凹状,还可以是平面状;所述托架⑵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内侧安装柱(21)和外侧支撑脚(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整合电磁技术无明火、使用安全、功率大且可调、易与电子技术结合和电阻丝电热盘传热均勻的优势,将电磁技术中的可切割交变磁力线的锅具,变换成通过电磁电热盘的热盘(1)切割高频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加热热盘(1),再通过热盘(1)将热量均勻地传递给不同材质的锅具,实现对食物的间接加热。这样既解决了电阻丝电热盘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耗高、污染重、产能低、功率低、功率不可调等问题,又克服了电磁技术对烹饪锅具材质选择性强,煮饭质量不理想等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磁电热盘的分解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磁电热盘实施例1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凹状磁热盘(60)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平面状磁热盘(60)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组合型热盘(1)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托架(2)的轴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磁电热盘实施例2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并不因所列实施例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电磁电热盘的结构如附图1、2所示,一种电磁电热盘由独立放置的磁热盘(60)和独立放置的转换器 (40)组成,两者通过线圈盘(3)的引出线(31)连接。磁热盘(60)是由热盘(1)、托架(2)、 线圈盘(3)依次叠加组成,线圈盘(3)等同于现有电磁技术的线圈盘概念,具有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的能力,热盘(1)具有可切割高频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发热的能力;转换器(40)由插装在PCB板上的多种电子元件组成,具有为线圈盘(3)提供高频交变电流,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的能力。磁热盘(60)的结构关系是磁热盘(60)由具有切割高频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发热的热盘(1),以及能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的线圈盘(3),分别安装、固定在由不可切割交变磁力线的材料制成的起承托和连接作用的托架(2)的两侧面。如附图2、3、4所示,所述热盘(1)是由具有切割高频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发热的材料制成的独立零件,其形状可以是凸状,可以是凹状,可以是平面状,也可以是凸凹状。如附图5、7所示,所述热盘(1)是由具有可切割高频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发热的材料制成的发热体(10)和传热性良好的传热体(11)组成,为了取得较高的热效率,平面状的发热体(10)安装、固定在传热体(11)靠近托架(2)的一侧。如附图6所示,由不可切割高频交变磁力线材料制成,起承托、连接作用的托架 (2)安装线圈盘(3)的一面,内侧有2个或2个以上用于安装线圈盘(3)的安装柱(21),外侧有2个或2个以上的支撑脚(22),用于其它安装、连接。实施例1 如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磁电热盘,包括由可切割高频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发热的独立热盘(1),不可切割磁力线的材料制成的起承托和连接作用的托架(2),可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的线圈盘(3)组成的磁热盘(60),以及可产生高频交变电流的转换器 (40)。热盘(1),线圈盘(3),分别安装在托架(2)的两侧,热盘(1),托架(2),线圈盘(3) 叠加组成的磁热盘(60)与转换器(40)分别独立放置,磁热盘(60)通过线圈盘(3)引出的引出线(31)与转换器(40)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磁电热盘工作原理是电流流入转换器(40),在转换器(40)内部电子元件的作用下,不同电压、不同频率的电流被转换成高频交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电热盘,包括由热盘(1),托架(2),线圈盘(3)组成的具有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和切割高频交变磁力线的磁热盘(60),以及产生高频交变电流的转换器(40),其特征在于:热盘(1),托架(2),线圈盘(3),叠加组成磁热盘(60),磁热盘(60)通过线圈盘(3)的引出线(31)与转换器(4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诚
申请(专利权)人:苏海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