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长青专利>正文

一种水洗除油气雾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53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洗除油气雾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清洗室、分别与清洗室连通的进气管、排气管、排污管,所述的进气管内设置有伞状喷头,所述的排气管内设置有排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室内相对进气管的下方设置有清洗器,该清洗器设置有纵向两排相互间隔的内外隔层板,且外排隔层板与内排隔层板相对斜向朝下错排设置,所述相邻两层内排隔层板之间设置有发泡网,所述相邻两层外排隔层板之间设置有挡液网,所述的内排隔层板朝进气管的管径方向伸出,所述的外排隔层板与清洗室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下方与排污管连通,其上方与排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将射流、冲击、泡浴等清洗方式和独特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形成全新垂流泡浴水洗法,此法使气流均匀分散清洗,提高了清洗效果,并且去除气雾彻底避免了二次污染。(*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湿法空气净化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水洗空 气净化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水洗除油气雾空气净化装置。技术背景湿法技术是一类净化效果及佳的技术,湿法技术一般有喷淋射流 法、冲击法、机械法、水浴法。是运用清洗液粘力作用与油烟气体碰 撞接触来捕集油雾和除尘净化的,其设备优点是清洗净化效果佳,设 备自身清洗日常维护简便,并且无消防隐患,清洗液重复使用,排风 阻力小。目前湿式空气净化装置,烟气体与洗涤液的接触大致有液滴、液 膜、气体射流和气泡几种形式,气流与洗涤液的接触形式、接触时间、 接触面是决定洗涤效果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水洗空气净化装置,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是气液分离效果 差,在洗涤过程中洗涤液会被气流冲击喷射和气化成雾状,并在风机 作用下,随着净化后的空气一起被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洗涤液消 耗大,并且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对其处理方法大都是多级 段净化处理,这样又带来了投入成本高,设备阻力大,耗能高等一系 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而提供一 种净化效率高、除雾效果好的水洗除油气雾的空气净化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清洗室、分别与 清洗室连通的进气管、排气管、排污管,所述的进气管内设置有伞状喷头,所述的排气管内设置有排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室内 相对进气管的下方设置有清洗器,该清洗器设置有纵向两排相互间隔 的内外隔层板,且外排隔层板与内排隔层板相对斜向朝下错排设置, 所述相邻两层内排隔层板之间设置有发泡网,所述相邻两层外排隔层 板之间设置有挡液网,所述的内排隔层板朝进气管的管径方向伸出, 所述的外排隔层板与清洗室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下方与排污管连 通,其上方与排气管连通。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清洗器包括纵向贯通的上下圈座,该上下圈 座之间纵向均匀设置有栅板,所述的内外两排隔层板纵向设置在相邻 的每两根栅板上。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上下圈座为两只纵向间隔并排的环形圈座, 所述的栅板圆周均匀插设在两只环形圈座之间,整体构成筒状。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内排隔层板的内侧设置有微滤挡网。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相邻的内外两层隔层板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外排隔层板的外端设置有斜向向下的倒角。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内排最上层的隔层板的端部设置有与进气 管管壁相互配合的导流板。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内排隔层板的斜向角度为与水平面成20-40 ° ,所述的外排隔层板的斜向角度为与水平面成45。。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挡液网为蜂窝网。本技术的优点是将射流、冲击、泡浴等清洗方式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纵向垂流的水幕,而且将气流均匀分散清洗,提高了清洗接 触时间和面积,充分提高了捕集效率,并且去除气雾彻底,避免了二 次污染。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说明书附图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清洗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2所示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清洗室l、分 别与清洗室1连通的进气管2、排气管3、排污管4,所述的进气管3 内设置有伞状喷头4,所述的排气管3内设置有排风机31,所述的清 洗室内相对进气管的下方设置有清洗器,该清洗包括纵向贯通的上下 圈座5,优选地所述的上下圈座5为两只纵向间隔并排的环形圈座, 该环形圈座上纵向圆周均匀插设有栅板51,整体构成筒状,每两根 栅板51之间设置有纵向两排相互间隔的内外隔层板,且外排隔层板 与内排隔层板的各层隔层板相对斜向朝下错排设置,优选地所述的各 层隔层板为插装在栅板上,所述的内排隔层板52的斜向角度为与水 平面成20-40° ,所述的外排隔层板53的斜向角度为与水平面成45 ° ,所述的内排的各层隔层板52之间设置有发泡网54,所述外排的 各层隔层板53之间设置有挡液网55,优选地所述的发泡网54与挡 液网55均为蜂窝网。所述的内排的隔层板52朝进气管的管径方向伸 入,且内排最上层的隔层板的端部设置有与进气管3管壁相互配合的 导流板,如此则经进气管壁留下的清洗液流入到内外两排隔层板之间 的通道内,所述的外排隔层板53的外端部设置有斜向向下的倒角54。 所述的内排隔层板的内侧设置有微滤挡网6,所述的外排隔层板53 与清洗室壁11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下方与排污管4连通,其上方 与排气管3连通,所述的圈座5下方与排污管连通4。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含尘粒气体或湿式废气油雾从进风 管进入后,经伞形喷头喷射清洗后,清洗液经进气管管壁和导流板后 流入到内外两排隔层板之间的间隙中形成水幕,由于内外两排隔层板之间充满了清洗液,形成水封,烟气经过伞形喷头清洗后只能进入圈 座的内部,即内排隔层板的内侧,然后烟气通过微滤挡网,将一些粒 径比较大的烟尘进一步过滤清洗,然后烟气再穿过内排各层隔层板之 间的发泡网,烟气被分化成各个细小的气流,这些细小气流在内外两 排隔层板之间清洗液的水幕中发泡,在物理作用下向下的水流和上升 的气泡相互冲击作用,实现充分碰撞接触冲击清洗,气流中水雾被清 除,清洗后的气流在排风机的吸力作用下,经外排的各层隔层板之间 中的挡液网后通过排气管排出,同时清洗液经挡液网阻挡后向下层隔 层板回流,情况同上最后通过排污管流回蓄水池。本技术的栅板与隔层板均为均匀布置,因此各层各排经过的 风量、风压、液流量相等,使气流更加平稳,而且烟气经过内排隔层 板的发泡网,分散了气流,并在内外两排隔层板之间的水幕中发泡, 提高了清洗液与气流的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使得烟气和水雾清洗更 加彻底,提高了清洗效率。另外外排的各层隔层板之间的的挡液网避 免清洗后的气体中残留的水雾因排气时产生的推液现象而排出减少 了洗涤液的浪费,避免了二次污染。权利要求1.一种水洗除油气雾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清洗室、分别与清洗室连通的进气管、排气管、排污管,所述的进气管内设置有伞状喷头,所述的排气管内设置有排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室内相对进气管的下方设置有清洗器,该清洗器设置有纵向两排相互间隔的内外隔层板,且外排隔层板与内排隔层板相对斜向朝下错排设置,所述相邻两层内排隔层板之间设置有发泡网,所述相邻两层外排隔层板之间设置有挡液网,所述的内排隔层板朝进气管的管径方向伸出,所述的外排隔层板与清洗室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下方与排污管连通,其上方与排气管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洗除油气雾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洗器包括纵向贯通的上下圈座,该上下圈座之间纵向均 匀设置有栅板,所述的内外两排隔层板纵向设置在相邻的每两根 栅板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洗除油气雾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下圈座为两只纵向间隔并排的环形圈座,所述的栅板圆 周均匀插设在两只环形圈座之间,整体构成筒状。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洗除油气雾空气净化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的内外两层隔层板之间的间距相等。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洗除油气雾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排隔层板的内侧设置有微滤挡网。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洗除油气雾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排最上层的隔层板的端部设置有与进气管管壁相互配合 的导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洗除油气雾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清洗室、分别与清洗室连通的进气管、排气管、排污管,所述的进气管内设置有伞状喷头,所述的排气管内设置有排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室内相对进气管的下方设置有清洗器,该清洗器设置有纵向两排相互间隔的内外隔层板,且外排隔层板与内排隔层板相对斜向朝下错排设置,所述相邻两层内排隔层板之间设置有发泡网,所述相邻两层外排隔层板之间设置有挡液网,所述的内排隔层板朝进气管的管径方向伸出,所述的外排隔层板与清洗室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下方与排污管连通,其上方与排气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冯长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