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翻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516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翻转台,该翻转台包括有带动工件翻转的转盘,转盘的两端与卡钳相连接,卡钳与转轴相连接,转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固定在支架上,其中一转轴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下面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与翻转台的翻转轴线相垂直,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与所述转盘配合用于翻转工件。该工件翻转台翻转、升降、移动工件灵活快捷,即可以移动、升降工件,又可以将工件翻转。它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占用空间小,工作效率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具体涉及一种一种工件翻转台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若对大型工件的上下两面进行加工,就需要将一面加工好后,将工件上下翻转再对另一面进行加工,如将工件安装在加工中心上加工,需要将工件抬高,然后再平移到设备的加工工位。由于加工中心之类的加工机械是封闭式结构,不适宜用吊装设备将工件吊装到加工工位,而有些被加工的工件的尺寸较大,重量较重。要将这类工件搬运到设备的加工工位,并对其进行翻转,以往的做法是使用叉车,或预先将工件用天车吊装到移动架上,在移动架上用吊车翻转工件,然后再通过移动架将工件转移到加工设备的加工工位上。采用上述方法既费时费力,又不能保证移动的位置准确,再有有些加工设备安装位置比较紧凑,没有叉车运行空间,或吊车的移动空间。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专用的装夹工具,以用于工件的翻转和/或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工件移动、升降、翻转快捷,且位置准确工装夹具既翻转工作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工件翻转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台包括有带动工件翻转的转盘,转盘的两端与卡钳相连接,卡钳与转轴相连接,转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固定在支架上,其中一转轴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下面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与翻转台的翻转轴线相垂直,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与所述转盘配合用于翻转工件。其中,在所述转盘上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用于穿插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工件固定在转台上。其中,所述的转盘为圆盘状,所述的沟槽呈放射状设置在所述翻转台上,所述的沟槽为通透长槽或为T形槽。其中,在所述滑台的下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连接在框架上,在所述框架的上端装有平台。其中,在所述框架与平台之间设有液压升降机构。其中,在所述导轨上设有两个滑台,所述两个滑台分别位于支架的两侧,所述两个滑台分别用于上料与卸料。其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减速器。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工件翻转台翻转、升降、移动工件灵活快捷,即可以移动、升降工件,又可以将工件翻转。它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占用空间小, 工作效率高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件翻转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件翻转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工件翻转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工件翻转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盘;2、卡钳;3、转轴;4、轴承与轴承座;5、支架;6、导轨;7、滑台;8、工件;9、沟槽;10、紧固件;11、滚轮;12、框架;13、平台;14、液压升降机构;15、驱动电机与减速器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所示1,本技术是一种工件翻转台,所述翻转台包括有带动工件翻转的转盘1,将转盘1的两端与卡钳2相连接,再将卡钳2与转轴3固定连接,而转轴3通过轴承与轴承座4固定在支架5上,其中一转轴3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在所述支架5的下面设有导轨6,所述导轨6与翻转台的翻转轴线相垂直,在所述导轨6上设置有滑台7,所述滑台7与所述转盘1配合用于翻转工件8。在本技术中,在所述转盘1上设有沟槽9,所述沟槽用于穿插紧固件10,所述紧固件用于将工件8固定在转盘1上。所述的转盘1为圆盘状,所述的沟槽9呈放射状设置在所述转盘1上,所述的沟槽9为通透长槽或为T形槽状。在本技术中,在所述滑7台的下端设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连接在框架12 上,在所述框架的上端装有平台13。在所述框架12与平台13之间设有液压升降机构14。在本技术中,在所述导轨6上设有两个滑台7,所述两个滑台7分别位于支架 5的两侧,所述两个滑台7分别用于上料与卸料。在本技术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减速器15。本技术工件翻转台的工作过程是先将转盘1用于安装工件的一面翻转向下,将工件8安置在平台13上,将滑台7通过滚轮11与导轨6的配合推到支架5的下方,然后通过升降机构14将工件8升到与转盘接触上,用紧固件10穿过转盘1上的沟槽9将工件8固定在转盘1上,然后将升降机构降落,再将滑台7推开远离支架5的下方,有驱动机构驱动电机与减速器驱动转盘1旋转180°,将紧固件松开10,然后由加工设备中的其它装置将工件固定在加工工位上,至此完成了工件的上料工作。工件的一面被加工完后,再由工设备中的其它装置将工件移回到转盘1上,将滑台7推到转盘1的一侧,用升降机构14将平台13上升到与转盘1平齐的位置,将工件8推到平台13上,再将滑台推开远离支架5,同时将升降机构14降落,然后将转盘1旋转180°,使转盘1用于安装工件的一面翻转向下, 再将滑台7推开远离支架5的下方,然后通过升降机构14将工件8升到与转盘1加工好的一面接触上,用紧固件10穿过转盘1上的沟槽9将工件8固定在转盘1上,然后将升降机构降落,再将滑台7推开远离支架5的下方,有驱动机构驱动电机与减速器驱动转盘1旋转180°,将紧固件松开10,然后由加工设备中的其它装置将工件固定在加工工位上。工件4的另一面被加工完后,再由工设备中的其它装置将工件移回到转盘1上,然后将支架另一侧上的第二滑台7推到推到转盘1的另一侧,用升降机构14将平台13上升到与转盘1平齐的位置,将工件8推到平台13上,再将第二滑台7推开远离支架5,同时将升降机构14降落,至此完成了工件的卸料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工件翻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台包括有带动工件翻转的转盘,转盘的两端与卡钳相连接,卡钳与转轴相连接,转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固定在支架上,其中一转轴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下面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与翻转台的翻转轴线相垂直,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与所述转盘配合用于翻转工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翻转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盘上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用于穿插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工件固定在翻转台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翻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为圆盘状,所述的沟槽呈放射状设置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的沟槽为通透长槽或为T形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翻转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台的下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连接在框架上,在所述框架的上端装有平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翻转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与平台之间设有液压升降机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翻转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轨上设有两个滑台,所述两个滑台分别位于支架的两侧,所述两个滑台分别用于上料与卸料。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件翻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减速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翻转台,该翻转台包括有带动工件翻转的转盘,转盘的两端与卡钳相连接,卡钳与转轴相连接,转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固定在支架上,其中一转轴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下面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与翻转台的翻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翻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台包括有带动工件翻转的转盘,转盘的两端与卡钳相连接,卡钳与转轴相连接,转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固定在支架上,其中一转轴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下面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与翻转台的翻转轴线相垂直,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与所述转盘配合用于翻转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惠民缪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惠尔信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