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支架,包括主梁、支撑主梁的若干个可伸缩的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杆下端的底座以及连接主梁与各相管形母线的连接装置;调节支撑杆伸缩,主梁随其向上、向下运动,连接装置吊起各相管形母线一起上下,与各相瓷瓶分离,即可操作各相管形母线地刀的更换。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单次操作实现三相管形母线地刀的更换,也避免了使用吊车需每相分别摆位带来的效率较低、风险大、操作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网维修时使用的工装设备,具体来说是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时使用到的支架。
技术介绍
电气设备均有一定使用寿命,运行时间超过规定期限后其健康状况下降,出现的缺陷故障随之增多,给电网安全带来风险。因此必须对运行时间长、故障率高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根据220kV跃立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计划,原国产220kV管型母线地刀需更换为进口阿海珐产品,因两种地刀结构差异,必须对地刀侧支持瓷瓶一并更换。管形母线结构上与常规钢芯铝绞线相比韧性较差,弯曲幅度有严格限制。瓷瓶拆卸后,由于重力作用,管形母线会下坠,必须有支撑或拉力作用保持管形母线水平,否则管形母线将永久变形甚至断裂。过往IlO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曾使用吊车吊钩在管形母线上方牵引,因吊臂偏摆幅度大,不能微调,且地面操作人员因距离远,难于精确控制,安装调整难度较大。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在管形母线中央,吊车难于摆位,且管形母线高度高达9 米,因相邻管形母线带电,吊臂伸展受限制,远离道路靠近带电管形母线的内侧地刀更换使用吊车则是难上加难。高压场地相对狭窄,只能进入一部吊车,且每更换一相都需重新摆位,花费时间较长。综上所述,吊车方法,作业风险高,施工困难,时间跨度广,易造成管形母线偏摆断裂、相邻管形母线间短路等事故。因此,为降低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必须研究一种新的工具代替传统的吊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支架,达到提高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的工作效率、降低风险的目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支架,包括主梁、支撑主梁的若干个可伸缩的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杆下端的底座以及连接主梁与各相管形母线的连接装置。调节支撑杆伸缩,主梁随其向上、向下运动,连接装置带动各相管形母线一起上下,与原先顶在各相管形母线下方的各个瓷瓶分离,即可同时操作各相管形母线地刀的更换。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在主梁下方的辅梁、依次通过过渡杆、连接板分设于辅梁两端用于抓取管形母线的抱箍。所述支撑杆包括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的螺杆、旋转时可顺着螺杆上下运动的蝶形螺母、套在螺杆上并支撑在蝶形螺母上的钢管。所述的固定在支撑杆下端的各底座统一支撑在一地梁上。所述的支撑杆上端都固定有用于托起主梁、且能防止主梁脱位的定位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一底板、相对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定位块,所述的两定位块上端中部对开有两个孔,孔内穿插一定位杆,所述的主梁置于两定位块之间。所述的各底座上都固定有用于加强支撑杆与底座连接的加强块。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安装完支架后,操作支撑杆伸出,顶起主梁,带动各相管形母线同时平衡上升,与对应设于各相管形母线下方的瓷瓶分离,可同时操作三相地刀的更换,效率高;同时,近距离操作支撑杆伸缩,有助于精确控制,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主梁下的支撑装置的主视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主梁下的支撑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省去了辅梁的连接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1,对应于三相的各管形母线1平衡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主梁2设于其上方,且水平垂直于各相管形母线1,主梁2下方设有四根可伸缩的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如图2所示,包括垂直固定在底座6上的螺杆8、旋转时可顺着螺杆8上下运动的蝶形螺母9、 套在螺杆8上并支撑在蝶形螺母9上的钢管10。所述的支撑杆3上端都固定有用于托起主梁2、且能防止主梁2脱位的定位装置,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一底板12、相对设置于底板12上表面的定位块13,所述的两定位块13 上端中部对开有两个孔,孔内穿插一定位杆11 (见图1),所述的主梁2置于两定位块13之间。插上定位杆11的目的是防止主梁2从上方掉落。各支撑杆3可沿着主梁2移动,便于调节支撑杆3与相邻瓷瓶(图中未画出)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保持各支撑杆3与其相邻瓷瓶之间的距离相等。支撑杆3下端固定有用于保持其平衡的底座6,底座6上固定有用于加强支撑杆3 与底座6连接的加强块7。所述的各底座6统一支撑在一地梁上(图中未画出)。如图1、3所示,管形母线1上端设有连接管形母线1和主梁2的连接装置5,所述的连接装置5包括安装在主梁下方的辅梁4、依次通过过渡杆14、连接板15分设于辅梁4 两端用于抓取管形母线1的抱箍16。为了安装方便,所述的主梁2可由若干个较短的主梁通过衔接梁搭接而成。所述的主梁2、辅梁4、连接板15通过螺栓分别与辅梁4、过渡杆14、抱箍16连接, 所述的主梁2、辅梁4、连接板15相应的开有长孔,松动螺栓后,辅梁4、过渡杆14、抱箍16 的位置水平可调。实践证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操作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操作安全,更换时间明显下降,8小时即可完成,相对之前节省12小时,更换时间利用率高达85%,相对之前提高了 17个百分点。权利要求1.一种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支撑主梁的若干个可伸缩的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杆下端的底座以及连接主梁与各相管形母线的连接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在主梁下方的辅梁、依次通过过渡杆、连接板分设于辅梁两端用于抓取管形母线的抱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的螺杆、旋转时可顺着螺杆上下运动的蝶形螺母、套在螺杆上并支撑在蝶形螺母上的钢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在支撑杆下端的各底座统一支撑在一地梁上。5.根据权利要求1、3、4任一所述的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撑杆上端都固定有用于托起主梁、且能防止主梁脱位的定位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一底板、相对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定位块,所述的两定位块上端中部对开有两个孔, 孔内穿插一定位杆,所述的主梁置于两定位块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底座上都固定有用于加强支撑杆与底座连接的加强块。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支架,包括主梁、支撑主梁的若干个可伸缩的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杆下端的底座以及连接主梁与各相管形母线的连接装置;调节支撑杆伸缩,主梁随其向上、向下运动,连接装置吊起各相管形母线一起上下,与各相瓷瓶分离,即可操作各相管形母线地刀的更换。利用本专利技术可单次操作实现三相管形母线地刀的更换,也避免了使用吊车需每相分别摆位带来的效率较低、风险大、操作困难的问题。文档编号H02B3/00GK102361236SQ20111015483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巫环科 申请人: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网220kV管形母线地刀更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支撑主梁的若干个可伸缩的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杆下端的底座以及连接主梁与各相管形母线的连接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环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