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儿童眼科检查的变形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1422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儿童眼科检查的变形床,尤其便于全身麻醉下进行眼部检查,包括固定床板、活动床板、活动座椅、活动支架、固定带、主支架,固定床板与主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动床板与主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活动座椅与主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固定带设置在活动床板上,活动支架的一端与活动床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主支架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具备麻醉床和手推车的功能,并可在麻醉床和手推车之间快速切换,从而使麻醉状态下的患儿在平卧位和垂直坐位之间快速转换,同时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安全性。当作为手推车使用时,可供全身麻醉状态下或清醒状态下的患儿使用,患儿坐位的高度可以通过活动座椅自由快速调节,并且高度范围完全适合于当前各种眼科检查台式设备高度的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儿童眼科检查的变形床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儿童眼病的专科检查一直是国内外眼科界的难题。患儿不配合眼部检查给眼病的诊治带来了极大困难。当前,国外的儿童眼科医师大多推荐采用麻醉下检查 (Examination Under Anesthesia, EUA)的方式解决这一难题。然而,EUA又给儿童眼科医生带来了新的问题。这是因为,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部分眼科检查设备都为台式机,要求被检查者处于坐位,身体垂直,头部固定在台式机的头架上,下颂固定在可调节的下颂托上, 通过调节升降按钮,使被检查者的眼睛处于最佳的检查位置。但是,在麻醉状态下,患儿最佳的麻醉体位是平卧位,一旦出现麻醉意外,必须马上让患儿处于平卧位,以便实行必要的抢救措施。为了给麻醉状态下的患儿在台式机器上进行检查,以往的做法是由父母或麻醉师抱住患儿,让患儿的头部靠在头架和下巴托上,然后用开睑器撑开被检查眼进行。如果发生麻醉意外,需要对患儿进行用药抢救时,则由父母或麻醉师把患儿抱到麻醉床上才能让患儿平卧。传统的做法有两个缺点第一,抱住患儿进行检查时,患儿的胸腹部容易受压造成呼吸困难,而且父母或麻醉师很难配合好眼部检查过程所需要的头部高度、前后和固定位置的要求;第二,一旦发生麻醉意外,不能马上让患儿恢复平卧姿势,患儿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同时具备麻醉床和手推车功能,用于儿童眼科检查的变形床。一种用于儿童眼科检查的变形床,包括固定床板、活动床板、活动座椅、活动支架、 固定带、主支架,固定床板与主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动床板与主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 活动座椅与主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固定带设置在活动床板上,活动支架的一端与活动床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主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用于儿童眼科检查的变形床,其中主支架的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的用于儿童眼科检查的变形床,其中活动座椅包括L形支架、座椅扶手、座椅调节把手、活动座椅面、座椅调节支架,座椅调节支架设置在L形支架上,活动座椅面设置在座椅调节支架上,座椅调节把手与座椅调节支架转动连接,座椅扶手可拆卸设置在L 形支架的端部。所述的用于儿童眼科检查的变形床,其中座椅调节支架采用简易千斤顶。所述的用于儿童眼科检查的变形床,其中固定带采用粘扣带。本技术同时具备麻醉床和手推车的功能,并可在麻醉床和手推车之间快速切换,从而使麻醉状态下的患儿在平卧位和垂直坐位之间快速转换。当作为手推车使用时,可供全身麻醉状态下或清醒状态下的患儿使用,通过万向轮可使处于固定坐位的患儿便捷的在不同台式检查设备之间转换,可快速调节患儿与检查设备的相对位置,特别适合多项检查的需要;患儿坐位的高度可以通过活动座椅自由快速调节,并且高度范围完全适合于当前各种眼科检查台式设备高度的要求。当患儿处于坐位时,躯干可被固定带和座椅扶手固定,相当稳固和安全,而头部保持活动,不仅可适应检查设备对头位的要求,而且利于呼吸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作为麻醉床使用时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活动座椅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从麻醉床切换为手推车的中间过程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作为手推车使用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是用于儿童眼科检查的变形床,尤其便于全身麻醉下进行眼部检查,包括固定床板1、活动床板2、活动座椅3、活动支架4、固定带5 (优选粘扣带)、主支架6。主支架6用于支撑整个变形床。固定床板1与主支架6的顶部固定连接, 活动床板2与主支架6的顶部转动连接,活动座椅3与主支架6的顶部转动连接,固定带5 设置在活动床板2上,优选采用上下两组固定带5。活动支架4的一端与活动床板2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主支架6可拆卸连接。主支架6的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11。活动座椅3包括L形支架13、座椅扶手7、座椅调节把手8、活动座椅面9、座椅调节支架10 (即简易千斤顶),座椅调节支架10设置在L形支架13上,活动座椅面9设置在座椅调节支架10上,座椅调节把手8与座椅调节支架10转动连接,通过旋转座椅调节把手 8,可以控制座椅调节支架10的高度,进而升高或降低活动座椅面9。座椅扶手7可拆卸设置在L形支架13的端部,紧靠活动座椅面9。在具体使用时,把活动座椅3逆时针翻转至7点钟的位置,如图1所示,将活动支架4的一端与活动床板2连接,另一端与主支架6连接,当固定床板1和活动床板2处于水平位时即构成了一张普通的麻醉床。请参阅图3和图4,把活动座椅3顺时针翻转至水平位,再将麻醉下的儿童躯干平卧在活动床板2上,臀部坐在活动座椅面9上,使用上下两对固定带5将儿童躯干固定,并插上座椅扶手7,最后移开活动支架4,将活动床板2和活动座椅3以及固定好的患儿同时从水平位顺时针翻转至垂直位,此时整个设备变成了一部可保持麻醉患儿处于垂直位的手推车。作为手推车使用时,固定床板1此时作为手推车的扶手使用,通过万向轮11可使处于固定坐位的患儿便捷的在不同台式检查设备之间移动,患儿坐位的高度可以通过活动座椅调节把手8自由双向快速调节,使得类似千斤顶原理的座椅调节支架10快速升高或降低,保证了活动座椅面9上面的患儿能够获得适合于当前各种眼科检查台式设备高度的要求,可供全身麻醉状态下或清醒状态下的患儿使用,本技术能快速调节患儿与检查设备的相对位置,特别适合快速完成多项检查的需要。本技术通过活动支架4的支撑与移出两种状态的选择,使得活动床板2和活动座椅3能够同时快速翻转并在水平位和垂直位之间转换,保证麻醉状态下的患儿可快速选择所需要的平卧位或垂直坐位。患儿处于垂直坐位时,躯干被固定带5和座椅扶手7固定,相当稳固和安全,而头部保持活动,不仅可适应检查设备对头位的要求,而且能保证呼吸顺畅。患儿需转换为平卧位时,将固定躯干的固定带5和座椅扶手7快速拆除,活动座椅 3也可迅速逆时针翻转至车床下方的7点钟位置,固定床板1和活动床板2处于水平位置时,即成为一张标准的麻醉床。本技术具备麻醉床和手推车的功能,并可在麻醉床和手推车之间快速切换, 从而使麻醉状态下的患儿在平卧位和垂直坐位之间快速转换。当作为手推车使用时,可供全身麻醉状态下或清醒状态下的患儿使用,通过万向轮可使处于固定坐位的患儿便捷的在不同台式检查设备之间转换,可快速调节患儿与检查设备的相对位置,特别适合多项检查的需要;患儿坐位的高度可以通过活动座椅自由快速调节,并且高度范围完全适合于当前各种眼科检查台式设备高度的要求。当患儿处于坐位时,躯干可被固定带和座椅扶手固定, 相当稳固和安全,而头部保持活动,不仅可适应检查设备对头位的要求,而且利于呼吸顺畅,同时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安全性。本技术的研发过程以及专利申请过程费用受卫生部部属(管)医院 2010-2012年度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机和术式对远期疗效的影响”(项目序号175)资助。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儿童眼科检查的变形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床板、活动床板、活动座椅、活动支架、固定带、主支架,固定床板与主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动床板与主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活动座椅与主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固定带设置在活动床板上,活动支架的一端与活动床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主支架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志林浩添陈伟蓉罗莉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